宋光榮
“三步作文”導學法指說、寫、改三位一體的作文指導方法。說就是指導學生說現(xiàn)場觀察與感悟,說往事與情感,說現(xiàn)實與想象,說審題立意,說結構,說選材,說提綱設計,說修改意圖,說寫作心得等;寫就是指導學生在口頭表達的基礎上完成相應的書面表達;改就是指導學生對所說或所寫的內(nèi)容進行評改,目的在于糾其錯,調(diào)其序,補其漏,潤其色,使文章書寫正確,表達清楚,富有一定的文采。
作文教學中,如何運用“三步作文導學法”呢?
一、說、寫、改相結合
說、寫、改相結合具體可以分為三種情況:說與寫相結合,說與改相結合,寫與改相結合。
1.說寫相結合
在初中作文訓練中,說寫結合的方式主要有先說后寫、先寫后說、邊寫邊說、先改后說四種方式。先說后寫指學生正式動筆作文之前,先向同伴說自己的審題、選材、提綱以及文章的開頭和結尾等;先寫后說指學生完成作文之后,向同伴說為什么這樣選材,這樣安排結構,這樣寫開頭和結尾;邊寫邊說指把要寫的內(nèi)容先說出來,然后按照自己說的去寫,另一種方式是把寫下的內(nèi)容再說一遍;先改后說就是向同伴說明哪里需要修改,怎樣修改,為什么這樣修改。
2.說與改相結合
說改結合有兩種方式:一是“說”改;二是“改”說。
“說”改就是在認真閱讀作文的基礎上,先說自己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再說自己準備怎么處理這些問題,最后根據(jù)自己的處理意見進行書面修改;或者先修改,然后說自己修改的理由;或者在認真研究別人的修改的基礎上,說哪些修改合理,哪些修改需要調(diào)整和補充,然后進行二次修改?!案摹闭f就是及時發(fā)現(xiàn)同伴說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糾正和補充。
3.寫與改相結合
寫改結合的主要方式有寫中改、寫后改兩種。寫中改屬于自我修改,即學生邊寫邊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修改。寫后改,既可以是自我修改,又可以是別人幫助修改。修改哪些內(nèi)容呢?修改文字書寫、詞語運用、句子表達、材料選擇、文章結構(開頭、結尾、過渡、照應、詳略等)等。
改的形式靈活多樣:一是自改,即邊寫邊改,寫后自改;二是互改,就是讓作文水平相近的學生結對修改;三是集體同改,即全班學生獨立修改同一篇作文,或者集體合作修改同一篇作文,這種修改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生作文水平的不同,分配不同的修改任務。
二、專項訓練與常規(guī)訓練結合
專項作文訓練是針對某個寫作能力點的專題訓練,比如特定表達方式、內(nèi)容描寫、文章結構設計的訓練等。常規(guī)作文訓練是有題目、有主題、有開頭、有結尾、有主體、有起承轉合的完整作文訓練。
專題訓練是常規(guī)訓練的分解,目的是落實作文能力“點”的訓練。相對于常規(guī)訓練而言,專題訓練難度較小、周期較短、易于操作、易于高密度訓練。因此,它能較好地解決學生不愿說、不能說、不能寫的問題,為常規(guī)作文奠定基礎。常規(guī)訓練著眼于學生作文能力“點”的綜合運用。這就像打組合拳一樣,各種單一的拳法得到有效訓練之后,再將其合理組合,就能形成有效的攻擊力。
專項作文訓練與常規(guī)作文訓練怎樣結合呢?我們可以采取三周一循環(huán)的方式,即前兩周分別選擇一個訓練點進行專項訓練,第三周要求學生將前兩個專項訓練的能力點運用到常規(guī)作文訓練中去。這樣一點一點地專項訓練,一次一次地綜合運用,步步推進,循環(huán)往復,學生的作文綜合能力就會螺旋上升。
筆者根據(jù)作文能力點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設計了《初中作文專項訓練序列》。該序列分修辭、記敘、說明、描寫、議論、抒情、布局謀篇等專題,共含35個子專題。按照這個序列訓練,學生的作文能力得到了明顯提升。
三、課內(nèi)作文與課外作文結合
課內(nèi)作文與課外作文結合的目的在于擴大學生觀察與寫作的空間,拓展學生觀察與寫作的內(nèi)容。課內(nèi)作文與課外作文的結合點在哪里呢?
一是以課內(nèi)的讀寫訓練內(nèi)容為結合點。比如,“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作文訓練內(nèi)容是“學習寫詩歌”。教學這個單元時,當學完《雨說》之后,教師就給學生布置一篇課外作文《云的自述》,要求文章主要介紹云的形成、特點、作用等。在此基礎上再指導寫詩歌,學生完成起來就會比較容易。
二是以發(fā)展學生的觀察、體驗、表達能力為結合點。筆者曾讓學生寫過《放鞭炮》的作文。課前,教師給學生擬出了比較詳細的體驗提示:一定要親手放鞭炮;要注意自己放鞭炮前、點鞭炮時、聽到鞭炮爆炸時的心情、動作,然后把這些情況說給家長聽,最后再動筆作文。由于指導到位,不少學生寫出了很精彩的作文。比如,一名學生這樣描述自己放鞭炮的過程:“我把爆竹輕輕地立在地上,然后遠遠地蹲著,盡量伸長手臂,用燃著的香去點鞭炮。由于緊張,香頭不停地抖動,怎么也觸不到引線。后來,好不容易觸上了,我立即縮回手,拔腿就跑。等了很長時間,仍然沒有聽到那聲“驚天動地”的響聲。我小心翼翼地蹭回去一看,原來根本就沒點著?!边@樣精彩的語句,如果沒有親自觀察與體驗,是寫不出來的。
四、強化過程指導
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離不開教師的精心指導。指導落實了,學生明白了寫作目的和思路,找到了材料,寫起來就會很輕松。
筆者指導學生寫過《名字是自己的招牌》《我們的幸福哪里來》《我能無動于衷嗎》等作文。從題目來看,這些作文是有一定難度的,但學生完成的作文質量很高。原因在哪里?在于教師細心的指導。筆者以《我們的幸福哪里來》為例,具體介紹一下指導過程。
這是一節(jié)班會課。教師開門見山地說:“學校要求我們利用這節(jié)班會課對大家進行安全教育。老師想先讓大家思考兩個問題——人人都希望得到幸福,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我們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去獲得呢?明白了這兩個問題,也就明白了我們?yōu)槭裁匆匾暟踩珕栴}了。”
學生思考和交流之后,紛紛發(fā)表了自己的想法。教師歸納并板書了這些意見:幸福就是人們美好的感受;幸福從安全中來;幸福從奉獻中來;幸福從創(chuàng)造中來;幸福從勞動中來;幸福從理解中來;幸福從被別人理解中來;幸福從健康中來;幸福從貢獻中來;幸福從寬容中來;幸福從別人的表揚中來;幸福從鍛煉中來;幸福從寫作中來。
接著,教師讓學們對有包含關系的內(nèi)容進行合并。學生經(jīng)過思考,整理出五個方面的內(nèi)容:幸福從安全中來;幸福從健康中來;幸福從創(chuàng)造中來;幸福從理解中來;幸福從奉獻中來。
然后,教師要求學生分組并選擇某一個方面,尋找依據(jù)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學生討論后,形成了以下看法——
第一小組代表:我們認為幸福從安全中來。如果我們總是受到火災、雷電、洪水、交通等的威脅,我們就會生活在焦慮和痛苦之中,如果我們每天都平平安安,我們自然會感覺到快樂和幸福。第二小組代表:我們認為幸福從奉獻中來。生活中總會遇到需要幫助的人,如果我們盡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別人就會感謝我們,這種感謝會讓我們在心靈深處感覺到快樂和幸福。第三小組代表:我們認為健康可以讓人感到幸福。比如,我媽媽有頸椎病,每次疼起來很痛苦。后來,爸爸陪媽媽打羽毛球,堅持了一年,媽媽的頸椎病基本好了,她的臉上經(jīng)常掛滿了笑容。第四小組代表:我們認為幸福從創(chuàng)造中來。愛迪生之所以堅持不懈地發(fā)明創(chuàng)造,是因為他在發(fā)明創(chuàng)造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幸福。再比如,上周我的一篇文章經(jīng)小組推薦,登在了教室后面的黑板上,這件事讓我感到非常自豪和幸福。第五小組代表:我們認為幸??梢詮睦斫庵衼?。比如,有一次因病耽誤了功課,我的考試成績不理想。老師不僅沒批評我,還幫助我分析發(fā)揮失常的原因,并鼓勵我主動把耽誤的功課補起來。聽了老師的話,我特別開心。
最后,教師讓大家思考:如果以《我們的幸福哪里來》為題作文,該怎樣設計寫作思路?學生很快達成共識:文章采用總——分——總的結構方式;分述部分根據(jù)自己掌握的材料,選取上述五個方面中的二至三個具體論述。
看似有一定難度的題目,由于教師指導到位,學生很容易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