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紹益
隨著幼兒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導致安全事故的原因也在逐漸增多。除了日常生活中的安全事故,幼兒在園內的安全隱患也在逐漸增加。因此,在幼兒安全教育中,教師要秉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相互融合,增進幼兒的安全教育水平。本文針對幼兒安全教育的價值含義、常見問題和強化對策進行探究,供大家借鑒參考。
顧名思義,幼兒安全教育指的是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幫助幼兒獲取和掌握日常生活中最為基本的安全知識和社會技能所進行的教育模式。通過融入安全教育,使幼兒逐步懂得保護自己和愛護別人,不斷增進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對于幼兒時期的孩子們來說,他們尚處于懵懂時期,對于外界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因此對什么事情都想親手去觸摸、主動去感受。這在無形中就增加了幼兒安全教育的教學難度,往往因他們無知的行為陷入危險的境地之中。同時引起一系列的安全事故,對幼兒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
1 幼兒安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幼兒安全管理制度較為疏松
從幼兒踏進園區(qū)大門的這一刻,教師就已經(jīng)開始履行全程監(jiān)護的義務和職責。幼兒安全管理的主要責任人是教師,除此之外,食堂、門衛(wèi)、保安等工作人員在幼兒安全管理中要肩負著重要的責任。在幼兒園安全責任制度的劃分上,園區(qū)在內部的管理制度上出現(xiàn)了一定的問題。例如在衛(wèi)生條件上說,食堂衛(wèi)生水平是否達標,所蒸煮的食物會不會對幼兒的健康造成負面影響。門衛(wèi)對幼兒家長接送學生的檢查是否到位,會不會出現(xiàn)園區(qū)門口混亂的情況。園區(qū)的安保制度是不是完善,這些問題往往沒有一個精準的衡量制度,表現(xiàn)出了幼兒安全管理制度松散的發(fā)展現(xiàn)狀。
1.2 幼兒園各項設施的安全維護
在幼兒園運動設施的安全工作中,往往存在著“進園易、維護難”的現(xiàn)狀。一些幼兒園的娛樂設備、運動設備逐漸老化,特別是一些充氣、機械的大型玩具失修已久,在幼兒玩耍使用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多安全隱患。除了游戲設備,還包括消防設備、教學設施管理等多種設備管理情況。從根本上說,園區(qū)教育工作者對不同設備器材的忽視,很可能對幼兒安全教育產生風險性,必須要引起大家的重視。
1.3 幼兒安全教育方法較為保守
通常情況下,教師對幼兒安全教育開展往往采用了傳統(tǒng)的“說教式”教學。但是在增進幼兒安全防范的過程中,很多教師沒有著力加深幼兒的自我安全意識。使幼兒在安全教育中缺乏的預見性。再加上因為幼兒年齡的特點,一些教師忽略了對幼兒安全教育的引導,導致幼兒安全教育成效較淺,效果不明。
2 增進幼兒安全教育效果的具體對策
2.1 完善幼兒園安全教育規(guī)章
首先,教師要和園區(qū)管理人員攜起手來,在園區(qū)環(huán)境上入手,構建一個安全的園區(qū)管理體系,加強幼兒在突發(fā)事件及應急預案的設置和處理。例如,可以征求當?shù)卣蜕鐣C構的意見,聯(lián)合當?shù)嘏沙鏊O立民警值班室,真正解決幼兒人生安全危機。在幼兒園的日常工作中,要結合教育、衛(wèi)生、安保等各項安全管理環(huán)節(jié),進行一系列的優(yōu)化,特別是要做好園內游戲教育設備的檢修維護工作,從根本上加深幼兒安全管理的操作性。
對于幼兒園保健室和幼兒園食堂等重點環(huán)節(jié),要組織專項管理小組,進行不定時、不定期的監(jiān)督和抽查,從而確保幼兒在醫(yī)療、食品上的安全。要根據(jù)不同的幼兒管理工作,制定有針對性的工作流暢,通過《幼兒園食堂工作準則》、《園區(qū)安全保護巡查制度》等一系列的制度準則,對幼兒園內的安全工作進行嚴格的規(guī)定和管理。定期組織衛(wèi)生、文化等相關部門對園區(qū)制度建設進行評價、建議和檢查,更好的規(guī)范幼兒園的安全教育秩序。
2.2 增進幼兒自我安全保護意識
對于幼兒來說,光靠教師單方面的訓導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必須要通過一系列的教育強化措施,加深幼兒對于危險事物的感知能力,盡可能提升他們對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識。教師可以立足于幼兒園的環(huán)境,在墻體、門口張貼安全標志,并在班級的黑板報上繪畫上不同的安全標志、應急電話和安全提示小故事,使幼兒能夠在活動、上學、放學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感受到安全標志的意義。教師還要以4人為一小組,組織學生在班級開辟安全教育宣傳海報,使學生能夠通過集體學習安全教育知識,達到集體教育的目的。并借助于觀看安全教育動畫片、舉辦“安全小故事”表演大賽等教學手法,使幼兒園學生能夠提高自我安全意識,發(fā)揮學習安全知識的創(chuàng)造性和主動性。
2.3 聯(lián)合家庭社會實施全面引導
為了進一步鞏固幼兒的安全意識,教師要通過《致家長的一封信》、開展《教育孩子保護自己36個法則》班會等活動,加深教師和家長之間的信息交流。要在班級中形成“教師教育、家長鞏固、社會關注”的安全教育意識,使全社會都能夠對幼兒安全環(huán)境保持高度的關注。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今天我是小交警”、“文明小市民一日行”、“和諧祖國我來幫您”等社會實踐活動,使幼兒能夠明白安全課程的重要性。
3 總結
綜上,在幼兒活動中,導致安全事故的因素包括很多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安全事故包括摔燙傷、誤事、夾傷等等,這些安全事故往往是因為家長或教師的安全意識淡薄導致。因此,廣大教育工作者要在幼兒教育工作中保持警惕性和防范性,進一步增進我國幼兒安全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水平。
(作者單位:黎平縣城關第二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