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云童
初中生物是初中階段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其知識點雜而亂,各成體系,但卻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教學中,初中生物教師應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實現(xiàn)本真生物課堂呢?由于初中生自學能力不強,知識儲備不多,自制力不強,外加語數外等中考科目的強勢,學生在學習中很少將主動性和深入性放在生物的學習之中。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緊扣“立本求真”原則,即堅持科學的探索規(guī)律,堅持真理,著眼于學生身心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更重要的是,教師要能夠從學生已掌握的知識經驗,熟知的生活現(xiàn)象入手,并且科學地使用各種教學手段,教學道具,誘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從而給予學生良好的啟發(fā)、引導與幫助。
緊扣教材,啟發(fā)學生探究能力
在初中階段,學生的學業(yè)負擔及精神壓力逐漸加重,而且學生之間的差異也越來越大,雖然素質教育提倡綜合評價學生,但是中考分數錄取是目前唯一的錄取方式,這種方式讓應試背景下的約束讓許多學生都出現(xiàn)“厭學”的現(xiàn)象,甚至一些學生在生理方面,出現(xiàn)“亞健康”癥狀,比如多夢、精神疲勞等。因此,生物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身心狀態(tài),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緊扣教材,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生物知識。
以《人體的呼吸》這一課為例,在授課之前,教師應先評估一下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如果過于沉悶,情緒不佳等,安排較少知識內容,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在教學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首先通過一段視頻,即一位存在呼吸道疾病的老年病人用呼吸機。教師引導學生觀看視頻,并思考:為什么老年病人要用呼吸機呢?生活中,什么樣的病人要使用呼吸機?這樣的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有學生說,病人用呼吸機是因為肺功能衰竭。有學生說,可以增加病人供氧量。也有個別學生說,無法呼吸的病人要使用呼吸機。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問:呼吸對人體很重要嗎?然后設計了一個實踐活動,即讓學生摒住呼吸十秒,談一談感受。很快學生都會感覺到憋氣的難受,從而認識到呼吸的重要性,進而快速地切入到新課的講解。因此,在本真生物課堂中,教師要善于從生活實踐中,引導學生感知生物知識,從而幫助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
聯(lián)系實際,培養(yǎng)學生思考能力
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側重于知識點的傳授,忽略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樣的教學是不符合現(xiàn)代教學需要的,更不易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拋棄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幫助學生在探究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教師要善于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的生活現(xiàn)象來引導學生思考。比如,用鹽腌蘿卜、青菜一段時間后,壇子的水會變多,多出的水從哪里來?從現(xiàn)象引發(fā)學生思考,從而找到現(xiàn)象背后的原因。這樣的方式,會讓學生感受到生物的樂趣,以及成就感。
以《植物的生殖》這一課為例,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是了解有性生殖、無性生殖的概念,教學重難點在于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的異同等問題。知識點過于抽象,學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更要從學生身邊的事例入手,比如,校園里種了很多柳樹,有誰知道柳樹是怎樣繁殖的呢?這樣的一個問題,學生很容易回答,是通過柳枝扦插而發(fā)育出來。進而引出無性生殖的概念,并且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找一找現(xiàn)實生活中哪些植物是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繁殖的。有的學生也能回答出來,比如,仙人掌,富貴竹等,從而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在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之下,教師不要事事包辦,通過學生熟知的日?,F(xiàn)象,創(chuàng)設問題去引發(fā)學生探究,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
在互動中,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一個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師生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教師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要關注到學生的差異性特點。要給予學生足夠的學習時間與空間,增強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目前,有一大部分教師在課堂上不愿“放權”,做不到“以人為本”,依舊占據課堂中心,當然也有一小部分教師過于“放權”,淡出課堂,看不到教師的“影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生物教師要針對學情特點,發(fā)揮主導性作用,搭建一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平臺,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以《食物鏈》這一課為例,這一課教師根據教學目標,設計了一個導學案,并且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每一個小組五人,按照學習成績的優(yōu)中差進行組合,每一小組安排一名成績好的學生做為組長,組織小組成員根據導學案自學。在自學過程中,小組學生要共同完成一道問題,比如,“螳螂捕蟬,黃雀在后”說明了一個什么生物現(xiàn)象?整個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各小組學習情況,及時介入,進行指導,給予幫助,從而促使各學習小組的學習活動順利地開展下去。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一切圍繞學情入手,科學地設計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參與其中,從而提高自學能力。
本真課堂沒有固定的模式可循,這就需要初中生物教師在新課標的指導下,不斷結合學生的內在需求和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不斷塑造,不斷進取,借鑒他人的優(yōu)秀經驗,去粗取精,不斷地探索、總結、提升,從而提升初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東方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