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雯雯
臺灣“司改國是會議”18日的會議決議通過“通奸除罪化”,廢止“刑法”第239條“有配偶而與人通奸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其相奸者亦同”?!皠钴盎饡眻?zhí)行長紀惠容感慨地說,為了廢除這一條,婦女團體努力了二十幾年的時間。
綠營對廢除通奸罪表示贊同。民進黨“立委”段宜康18日稱,通奸罪是落伍而不公平的刑罰。該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李俊俋說,通奸除罪化過去有很多討論,現(xiàn)在“司改會議”討論通過,但要具體落實,還是要在“立法院”修法。
一些法官表示樂觀其成。有不愿具名的資深法官認為,通奸罪中可以撤回對配偶的告訴,卻不能撤回對“小三”的告訴,這樣的特殊化處理會造成“女人為難女人、男人為難男人”的情況,也無法制裁最該被制裁,即那個背叛婚姻的人。因此,倘若通奸除罪化真的修法通過,符合世界潮流。他還表示,從犯罪偵查角度來看,通奸和強制性交等定義不同,舉證困難,通奸除罪化通過后,有助于遏制私家偵探亂找證據(jù)的亂象。據(jù)了解,臺灣此前曾發(fā)生女學生遭男老師性侵犯,卻反被師母告通奸的案例。
臺灣是少數(shù)還設有通奸罪的地區(qū)。與廢除死刑一樣,“通奸除罪化”議題在島內討論很久,但遲遲沒有廢除。2013年3月,時任“文化部長”龍應臺在“立法院”稱,每個人都有身體自主權,婚姻關系不是靠警察敲門或偵探錄像維持。她的表態(tài)得到很多支持,但2015年6月臺灣“法務部”的一份調查顯示,反對通奸除罪的比例高達近九成。
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條法律被島內一些人認為是正室勇斗“小三”的利器。不過由于傳統(tǒng)家庭觀念的影響,這類案件常常以和解收場。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妻子撤告比例遠高于丈夫,通奸罪最終等于在保護男性。律師賴芳玉撰文稱,通奸罪的存在是為了保護婚姻制度,而不是保護婚姻內的幸福,因此它實際上保護了很多奇怪的狀況,更保護了很多“痛苦的存在”,比如“保護被指控性侵害或性騷擾的配偶”,這種方式反而把婚姻推到離幸福更遙遠的地方,“那么我們真的還需要通奸罪的存在嗎?”
不過,也有人對通奸除罪化不認可。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廖國棟說,國民黨是堅持家庭價值觀的政黨,民進黨當局首先解開了同婚議題,現(xiàn)在又要通奸除罪化,讓他很擔心未來臺灣社會道德的發(fā)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