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林
(北京平谷區(qū)夏各莊鎮(zhèn)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北京 101200)
替米沙坦不同給藥時間治療非杓型社區(qū)高血壓患者的臨床探討
王會林
(北京平谷區(qū)夏各莊鎮(zhèn)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北京 101200)
目的分析替米沙坦不同給藥時間在非杓型社區(qū)高血壓患者治療中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衛(wèi)生服務中心收治的非杓型社區(qū)高血壓患者160例,隨機數字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80例。觀察組于晚間服用替米沙坦,對照組于晨間服用替米沙坦,對比2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用藥治療后,舒張壓、收縮壓、血壓類型轉變率等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用藥期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2.5%)低于對照組(13.75%),2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為非杓型社區(qū)高血壓患者選擇替米沙坦進行治療時,患者于晚間服藥效果更為明顯。
替米沙坦;非杓型社區(qū)高血壓;血壓類型轉變率
高血壓屬于慢性疾病范疇,不僅病程長,同時難治愈,對患者身心健康具有嚴重影響。根據患者血壓波動與晝夜節(jié)律之間的關系,對高血壓進行分型,其中非杓型高血壓夜間活動頻率要明顯高于白晝,因此應對其服藥時間進行嚴格控制。本研究選取160例非杓型社區(qū)高血壓患者進行詳細分析,現做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衛(wèi)生服務中心收治的非杓型社區(qū)高血壓患者160例,隨機數字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80例。觀察組男35例,女45例,年齡45~73歲,平均年齡(62.52±3.54)歲,病程2~16年,平均病程(10.26±2.14)年。對照組男34例,女46例,年齡46~74歲,平均年齡(10.09±4.59)歲病程3~17年,平均病程(10.76±2.14)年。所選病例均滿足WHO對高血壓疾病的相關定義及診斷標準[1],且臨床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標準
病例排除標準:①不符合非杓型高血壓相關診斷及治療指征者;②合并全身性感染及器質性病變者;③無法配合相關診療工作者;④合并精神分裂癥、抑郁癥等精神類疾病者;⑤多種原因致服藥中斷者;⑥無法定監(jiān)護人及孤寡老人。
1.3 治療方法
1.3.1 觀察組
本組患者于晚間20:00時服用替米沙坦片(海南賽力克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171,規(guī)格:40mg),服藥劑量為80mg,每天給藥1次即可。
1.3.2 對照組
本組患者于晨間8:00時服用替米沙坦片(海南賽力克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171,規(guī)格:40mg),服藥劑量為80mg,每天給藥1次即可。
1.4 評價指標
2組治療時間均為3個月,后對2組臨床治療情況進行比較,包括治療后舒張壓、收縮壓、血壓類型轉變率等情況。與此同時,對2組患者用藥期間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進行統(tǒng)計,并做詳細記錄。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涉及計量資料及計數資料,均采用SPSS 19.0軟件統(tǒng)計,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值檢驗。計數資料則用(%)表示,采用x2值檢驗,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用藥治療后,舒張壓、收縮壓改善明顯,同時血壓類型轉變率明顯高于對照組,2組療效差異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用藥期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5%,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3.75%,2組存在顯著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各項護理質量評分比較(s)
表1 2組患者各項護理質量評分比較(s)
組別 n 舒張壓(mmHg) 收縮壓(mmHg) 血壓類型轉變率(n/%) 并發(fā)癥(n/%)觀察組 80 84.22±4.08 133.69±10.63 60(75.0) 2(2.5)對照組 80 91.03±4.39 149.33±8.52 24(30.0) 11(13.75)t值/x2值 6.524 10.652 6.841 5.413 P值 0.000 0.000 0.001 0.006
高血壓屬于慢性病,具有非傳染性,由于高血壓疾病無法根治,因此家庭保健是預防和控制高血壓病情進展的主要方法。在日常工作中不斷開展多種形式慢性疾病防控活動,對改善高血壓患者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意義重大。
權威文獻[2]研究發(fā)現,高血壓患者存在一定的晝夜節(jié)律變化,與心血管發(fā)生情況存在較大聯系。非杓型高血壓并發(fā)癥較多,且對患者預后具有嚴重制約。替米沙坦片屬于非肽類抑制劑,具有較強的選擇性,可對AT1受體產生作用。同時,替米沙坦片半衰期較長,患者服藥依從性及耐受性良好,能夠有效改善血壓水平。經過臨床實踐發(fā)現,患者不同時間點服用替米沙坦片,臨床療效存在較大差異,晚間服藥效果更佳明顯,且能夠減少對心血管功能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用藥治療后,舒張壓、收縮壓、血壓類型轉變率等優(yōu)于對照組,且用藥期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李進峰[3]的臨床研究結果基本一致。通過本研究證實,非杓型社區(qū)高血壓患者在服用替米沙坦時,晚間服藥效果更為顯著,主要原因在于減少清晨血壓的前提下,可促進血壓血壓峰谷值趨于正常水平。
[1] 張小平,鄧艷.替米沙坦不同給藥時間治療非杓型高血壓的臨床分析[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16,14(01):17-19.
[2] 趙艷,韓寧,趙洪民,等.不同時間給予替米沙坦對高血壓患者左室質量指數及血壓變異性的影響[J].中國新藥雜志,2012,22(18):2178-2182.
[3] 李進峰.替米沙坦對中老年非杓型高血壓及寬脈壓的影響[J].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11,06(01):121-122.
本文編輯:王雨辰
R544.1
B
ISSN.2095-8242.2017.009.17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