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威 楊振偉(駐馬店市中醫(yī)院心內(nèi)一科,河南駐馬店463000)
急性冠脈綜合征病變程度與血清白蛋白水平的關系分析
趙威 楊振偉
(駐馬店市中醫(yī)院心內(nèi)一科,河南駐馬店463000)
目的探討急性冠脈綜合征病變程度與血清白蛋白(ALB)水平的關系分析。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及同期來我院體檢的30例健康志愿者為研究對象,依據(jù)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病變程度分為實驗組60例(冠狀動脈狹窄程度>50%)及研究組30例(無冠狀動脈狹窄亦或狹窄程度<50%),30例健康志愿者為對照組,檢測三組ALB水平,并對實驗組進行亞組分析,同時比較不同病變程度的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的ALB表達。結果與對照組比較,實驗組及研究組ALB表達水平均顯著降低(P<0.05);實驗組ALB表達水平較研究組顯著降低,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病變嚴重組ALB表達水平較病變簡單組顯著降低(P<0.05),而實驗組分成的3小亞分組中ALB表達水平高低隨冠脈Gensini積分增加而減小,三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急性冠脈綜合征病變程度與血清ALB水平呈負相關,臨床可依據(jù)血清ALB表達水平預測疾病嚴重程度。
急性冠脈綜合征;血清白蛋白;相關性
急性冠脈綜合征為現(xiàn)階段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類型之一,有高發(fā)病率及高病死率特點,及時早期診斷治療對提高患者預后生存率至為關鍵[1]。大量臨床實踐證實導致冠心病的病理基礎與內(nèi)皮損傷、炎癥因子以及脂肪浸潤的相互作用密切相關[2],目前不少臨床研究中將炎癥因子及血清學因子表達水平變化作為預測冠心病病變程度及預后的指標,而目前有關急性冠脈綜合癥病變程度與ALB水平的關系的相關研究報道較少[3],為此本文展開對照性研究,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收集2013年3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冠脈綜合癥患者及同期來我院體檢的30例健康志愿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患者均符合WHO相關診斷標準,同時排除肝腎疾病、腫瘤、傳染性疾病者。依據(jù)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病變程度分為實驗組60例(冠狀動脈狹窄程度>50%)及研究組30例(無冠狀動脈狹窄亦或狹窄程度<50%),30例健康志愿者為對照組,實驗組男35例,女25例,年齡51~72歲,中位年齡(60.21±5.68)歲;研究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52~73歲,中位年齡(60.20±5.54)歲;對照組男15例,女15例,年齡50~73歲,中位年齡(60.22±5.57)歲。三組患者性別所占比例、年齡基線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①ALB表達水平檢測方法:所納入研究對象檢測前一夜禁食12 h,采集患者5 mL肘靜脈血于真空抗凝血管中,常規(guī)離心分離血漿后,在本院檢驗科檢測ALB表達水平,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三組ALB表達水平,ALB正常參考值范圍為35~55 g/L;②分組方法:依據(jù)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病變程度分為實驗組60例(冠狀動脈狹窄程度>50%)及研究組30例(無冠狀動脈狹窄亦或狹窄程度<50%),30例健康志愿者記為對照組;其中實驗組可依據(jù)患者病變特點分為病變嚴重組(28例)及病變簡單組(32例),病變嚴重組評估標準:冠狀動脈彌漫亦或不規(guī)則形態(tài),官腔內(nèi)充盈缺損,或有息肉狀突出亦或伴有血栓形成;病變簡單組評估標準:病變較局限,同心型狹窄或偏心型狹窄,表面較光滑;同時實驗組可依據(jù)冠脈Gensini積分分為A組(20例患者冠脈Gensini積分<20分)、B組(22例患者20分≤A組冠脈Gensini積分≤40分)、C組(18例患者冠脈Gensini積分>40分)。
1.3 觀察指標:①實驗組、研究組、對照組ALB表達水平比較;②病變嚴重組、病變簡單組及實驗組3亞分組ALB表達水平比較。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本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對比行t值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實驗組、研究組、對照組ALB表達水平比較:與對照組比較,實驗組及研究組ALB表達水平均顯著降低(P<0.05);實驗組ALB表達水平較研究組顯著降低(P<0.05),詳見表1。
表1 實驗組、研究組、對照組ALB表達水平比較(s)
表1 實驗組、研究組、對照組ALB表達水平比較(s)
注:與對照組相較,*P<0.05;與實驗組相較,#P<0.05
組別例數(shù)ALB表達水平(g/L)實驗組6026.32±3.10*研究組3032.08±4.02*#對照組3047.98±5.72#
2.2 病變嚴重組、病變簡單組及實驗組3亞分組ALB表達水平比較:病變嚴重組ALB表達水平較病變簡單組顯著低(P<0.05),而實驗組分成的3小亞分組中ALB表達水平高低隨冠脈Gensini積分增加而減小,A組最高,B組其次,C組最低,三組間相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急性冠脈綜合征是一類因心肌急性缺血引發(fā)的一系列臨床綜合征,其疾病類型包含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多為動脈粥樣硬化基礎上引發(fā)的急性事件,病情嚴重,病死率高。
表2 病變嚴重組、病變簡單組及實驗組3亞分組ALB表達水平比較(±s)
表2 病變嚴重組、病變簡單組及實驗組3亞分組ALB表達水平比較(±s)
組別例數(shù)ALB表達水平(g/L)病變嚴重組2822.32±2.09*病變簡單組3228.08±2.92*#A組2024.98±2.19#B組2221.98±1.29#C組1818.98±1.09#
王培等[4]研究結果指出缺血修飾白蛋白可作為反映心肌缺血的生化標志物之一,利于急性冠脈綜合征早期診斷并可對疾病病變程度進行分層反映,利于患者科學治療方案的實施,但鮮有文獻內(nèi)容有關急性冠脈綜合征病變程度與ALB水平的相關性研究,因而本文展開臨床設計性研究,結果顯示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的ALB水平較健康者顯著降低,且隨著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病變程度加重ALB水平隨之降低,提示血清ALB水平與急性冠脈綜合征病情緊密相關,且急性冠脈綜合征病情嚴重程度與患者血清ALB水平呈負相關。ALB是反應臨床結局關系的重要指標,為各大小型醫(yī)院常規(guī)生化檢查項目,臨床中很少將其作為反映疾病嚴重程度的指標,自國外學者提出疾病的嚴重程度和低蛋白血征密切相關,同時低蛋白血癥同時還可反映各類疾病并發(fā)癥狀態(tài),可將其作為預測疾病預后的重要指標[6];本研究結果提示隨著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病變程度加重ALB水平隨之降低,急性冠脈綜合征為一種程度較重的炎癥及應激反應,而炎癥過程中大量不同類型的炎癥因子作用于肝臟,并阻斷了血清ALB的mRNA表達,進一步導致血清ALB表達水平降低;而機體在嚴重應激狀態(tài)下,肝臟通過降低ALB在血清中的合成而先行合成急性期蛋白,導致血清中ALB表達水平顯著降低,可見臨床中可依據(jù)血清ALB表達水平判斷急性冠脈綜合征病變程度,為治療方案制定提供參考。
綜上所述,血清ALB對急性冠脈綜合征的病變程度的診斷價值高,是一項值得臨床推廣應用的檢測指標。
[1]祖素云,王爽,楊鳳蘭,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水平變化及其與病變嚴重程度的關系[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6,20(5):163-164.
[2]王開森,牛愛軍,孫曉,等.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血清缺血修飾白蛋白水平的變化[J].實用醫(yī)藥雜志,2013,30(2):100-102.
[3]張運芳.血清白蛋白水平在急性冠脈綜合征中的變化及對預后影響[J].當代醫(yī)學,2012,18(2):121-122.
[4]王培,鄭曉暉,王彥方,等.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血清缺血修飾白蛋白水平與冠脈病變的關系[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2015,7(5):650-651.
R541
B學科分類代碼:32024
1001-8131(2017)02-0154-02
2016-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