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慶霞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烏什縣阿合雅鎮(zhèn)荒地民漢合校 新疆烏什縣阿合雅鎮(zhèn) 843000)
摘要: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推廣,以往的灌輸式教學逐漸不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一大批的實踐教學、多媒體教學、探究式教學、合作學習教學等新型教學模式。這些教學模式注重以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圍繞學生開展教學活動。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打破了以往的教學方式,使教學方式更加多樣化,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主動性,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本文主要從
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占據(jù)著教學主體地位,學生處于被動學習和強制記憶,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相對比較少,單方面注重教的作用,忽視學生學習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在這種教學環(huán)境中,學生的學習情況往往不盡人意。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教育方式的不斷更新,小學教育方式呈現(xiàn)多樣化的趨勢,游戲教學、合作學習教學、探究教學等新型教學方式層出不窮。合作學習教學作為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教學方式,注重以學生作為教學主體,注重學生的個人學習與集體學習的統(tǒng)一,使學生在合作的氛圍中,提升學習效果,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技能。
1合理科學地進行合作學習分組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是以集體學習作為方式,以合作小組作為形式的教學手段[1]。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實施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應該根據(jù)教學的實際情況,分析各個學生的個性特定、學習能力等情況,依據(jù)優(yōu)勢互補、相互傾向的原則,合理科學地進行分組,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合作的氛圍中有所收獲。合作學習小組應該依據(jù)優(yōu)等生、中等生、學困生之間的差異,按照一定的比率進行合理分組,以4名學生而言,起形成的合作學習小組,應該是1名優(yōu)等生、2名中等生、1名學困生組成,這種形式能夠很好地發(fā)揮優(yōu)等生的典范作用和幫助作用,又能很好地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還仍是中等生有所進步,從而有效地促進整個小組成員的學習效果的提升。合理的合作學習分組,是實施合作學習的基礎,是保證學習質(zhì)量的關鍵。在合理分組的基礎之上,還應該注重小組成員之間的分工合作,充分發(fā)揮每個成員的主觀能動性,使每個成員都能組主動參與到合作學習活動中,避免合作學習的形式化情況,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獲。
2為解決語文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提升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巧妙地設置相應的語文問題,引導合作學習小組對相應語文問題進行集體分析,分工合作,收集材料,從而解答相應的問題[2]。例如,在學習《靜夜思》這一首詩歌時候,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設計如下問題:
這首詩歌的創(chuàng)作者是誰,他的背景如何?
這首詩歌是在什么情況下創(chuàng)作的?
這首詩歌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
為什么詩人會時而舉頭,時而低頭?
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其認識會嚴重不足,要回答這些問題,學生必須要收集相應的資料,加以研究和分析。在這些問題的指導下,合作學習小組能夠全面地開展學習,從而獲取相關知識和技能,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從而達到相應的教學目的和教學要求。
3為了解人物特點,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語文知識是一門以語言、文字、書寫等組成的學科,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使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要使學生充分掌握語文知識,就應該實際出發(f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中,使學生自主地探究和掌握語文知識。例如,在學習《小蝌蚪找媽媽》這一類文章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對這部分的內(nèi)容進行相應的改變,轉(zhuǎn)化成相應的劇本,由小組成員但當相應的角色,充分詮釋文章中的中心思想,讓學生深刻認識各個角色在文章中的作用和意義。當然,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對相關文章進行分飾角色、朗讀文章,這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便于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和學習效果。
4為了避免學生的思維的局限性,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由于每個學生的特點、家庭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在面對相同的語文問題的時候,往往會產(chǎn)生不同的答案[3]。為了避免學生固守在自己的思想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相應的合作學習,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劇烈討論、思想的交鋒、智慧的碰撞,從而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在學習《諾貝爾》這一篇文章的時候,諾貝爾發(fā)明了炸彈,使得劈山筑路等方面更加便捷,但是炸彈被運用到戰(zhàn)爭之后,對于人類文明和人類生命的破壞極為嚴重。那么,炸彈的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這個問題便能引導到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使學生最終明白,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
5結(jié)語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是以學生作為教學主體,以教師作為教學輔助而開展的一種教學方式。要很好地實施合作學習教學,教師就應該充分分析學生的特點,合理科學地進行分組,注重分工合作,根據(jù)教學實際情況,賦予學生合作學習的機會。在解決語文問題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分工要明確,收集相應的材料加以解答,在理解語文人物特點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使學生但當相應的角色,從而深刻的把握文章內(nèi)容,提升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哈斯巴根,王發(fā). 探析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J]. 赤子(上中旬),2015,17(12):291.
[2]黃本俊. 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初探[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9(21):198.
[3]杜令麗. 試析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0(05):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