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姍
摘 要:作為一門基礎自然學科,化學的發(fā)展關系著其他學科,進一步來說,關乎社會的發(fā)展?;瘜W的重要作用,從在新課程中對其越來越高,越來越明確的要求便可以看出。在新課程改革中,化學實驗課的目的再次更新,即在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使高中化學實驗課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探究打下基礎。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方法;有效課堂
一、構建雙基體系的具體途徑
在時間與空間都十分有限的情況下,采取合理恰當?shù)慕虒W方式,培養(yǎng)高中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誘發(fā)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整個學習過程當中,這便是高效的化學課堂。從高中生的角度說,高效的課堂,是高中生積極思考、主動學習的課堂,是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課堂,是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課堂。從高中化學教師的角度看,構建“雙基”體系,形成科學的思維,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首先,高中化學任課教師必須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課程標準的要求,合理科學地確定教學目標;其次,在教學過程中,務必確保高中生積極主動參與;最后,在教學進行中,任課老師必須做到適時地檢測、跟進、反饋,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下面我就如何構建“雙基”體系,形成科學思維,形成高效的高中化學課堂談談觀點探究。
二、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提高學習針對性
高中化學教師在做到以上三點之后,還應該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管理好學習目標,努力讓每一位高中生的學習目標都可以當堂練習、當堂掌握、當堂完成,而不是過多地寄希望于課后的死記硬背。高中的學習時間本來就是相當緊迫的,有些化學老師卻往往比較喜歡占用大量課堂時間講公式、習題,不僅讓高中生聽得昏昏欲睡,而且挫傷高中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教學效率大打折扣。同時,由于這種教學模式,老師占用的太多課堂時間,許多學習目標并沒有當堂實現(xiàn),這就要求高中生課后拿出大量時間完成,這無疑大大加重了高中生的學習負擔。因此,高中化學教師務必做到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并合理地管理學習目標,提高教學效率。
三、注重課前預習,打造高效課堂
預習效果將直接影響高中生接受新課的程度,間接影響新授課的教學效率;預習不僅是學習新課的基礎,而且如果要想打造高效的課堂環(huán)境,預習這個環(huán)節(jié)則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預習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前提條件。在實際教學中,一些高中化學老師往往不是那么重視預習工作,沒有對學生的預習做到嚴把關,有些高中化學老師甚至忽視了預習這個環(huán)節(jié)。要想強化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果,任課教師務必讓高中生做好課前預習工作。不僅要對學生嚴格要求,更要對高中生的預習進行有效的督促,制訂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與策略;而且要對其預習工作進行相關指導,制定相應的預習目標,使其進行有目的的預習,讓高中生在學習新課的過程中,達到事半功倍的課堂教學效果。
四、督促自主學習,強化自我提升
評價一個課堂是否是高效的課堂,不是看在有限的時間里教師教授了多少知識,而是看高中生在這一節(jié)課學到了多少知識。要想打造高效課堂,必須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把學生放在教學首位,讓他們成為教學的主體,充分調動積極性,進行自主學習。要想構建“雙基”體系,就必須打破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的課堂教學模式,把課堂的主動權、時間都交給高中生,讓他們進行自主安排,做到“精講、少講、多練”,創(chuàng)建“高效”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比如在進行高效課堂教學時,授課教師首先要引導高中生進行相應的練習與交談,讓他們對這節(jié)課的主題進行一定了解;充分利用高中生自身的特點,對其自主學習進行相應強化訓練;最后,在大量的活動練習基礎上,讓學生自主總結這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再通過一些比較有針對性的自測題目,對這節(jié)課的某些知識點進行鞏固與反饋。通過這種形式,不僅逐漸培養(yǎng)高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讓他們發(fā)現(xiàn)學習并不是一件枯燥無趣的事情,反而學習可以變得如此輕松、快樂。
五、運用多種教學設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許多高科技的教學設備被引入高中教學中,利用這些高科技教學設備,無疑會極大提高教學效率。電化教學早已取代了傳統(tǒng)一支筆、一本書的教學模式,使教學形勢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高中化學教師如果可以利用多種教學設備,運用多媒體課件,以獨特、新穎的形式,通過聲光電不同的刺激,激發(fā)高中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那么不僅可以極大地調動高中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可以通過極大的課件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六、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tǒng)的高中化學課堂中,一般都是教師在講臺上講授,學生在下面認真聽講。學生學習知識的途徑完全是通過教師的講授,鮮有機會提出自己的疑惑和看法。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雖然能夠讓學生記牢基本知識,卻大大抑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并且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也有一定的負面影響?;诟纳苽鹘y(tǒng)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目的,教師應在高中化學課堂上創(chuàng)設相關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增加問答環(huán)節(jié),靈活運用教學道具和實驗器材,向學生展示豐富多彩的化學內容。其次,教師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時,要注意情境的真實性與問題的有效性,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積極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參考文獻:
[1]郝愛蓮,在新課程標準下探討高中化學教學方法[J],考試周刊,2010.
[2]張健,淺議高中化學教學方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