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連根
我們小朋友都非常喜歡閱讀童話故事,因為童話故事既生動有趣,又給人以聰明和智慧,使人倍受教育。有許多小朋友喜歡編寫童話,那么,我們寫童話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童話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要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
童話中的人物可以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也可以是動植物,如《狼和小羊》《蒲公英》。甚至山水日月,風雪雨露,用具玩品等。還可以幾者兼而有之。但不管是人還是物,作為童話中的主人公,其性格特征必須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即使是擬人化的“物”也必須要符合它們各自的特點。如《狼和小羊》中的狼是兇殘的,小羊是溫和的、善良的。猴子是聰明的,狐貍是狡猾的。你不能把它們的性格特征改變掉,應該用它們各自的特征來反映現(xiàn)實生活中各種人物的性格特點,來反映現(xiàn)實生活中這些人的思想品質。
二、童話故事的情節(jié)可不受現(xiàn)實生活的限制。
童話故事的情節(jié)不一定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所有,有的甚至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所找不到。但你可以充分展開自己的想象來構思,來豐富童話故事的內(nèi)容。如《神筆馬良》中馬良手中的神筆,畫只公雞能打鳴,畫頭水牛能犁地,畫什么就變成什么。這是勞動人民幻想中的美好事物,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找不到的,但這樣寫是符合人們的心理需求的。所以,無論你想讓桌子說話,還是讓小樹起舞,都要符合現(xiàn)實生活中的某些現(xiàn)象,要賦予某種人的動作語言的特點。而絕不能隨心所欲,胡編亂造。這就是說,童話故事的情節(jié)雖不受現(xiàn)實生活的限制,但必須符合人們的心理需求。一句話,想象要合乎情理。
三、童話故事可借助各種修辭方法來反映生活。
我們在寫童話故事時,把動物、植物等事物賦予人的語言、動作和情感,使這些事物“活”起來。如《青蛙看?!分械那嗤軐ιn鷹說:“天哪,這么高的山!我沒有一雙像你一樣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腿,怎么上得去呢?”這是用擬人的手法,賦予青蛙以人的情感和動作?!顿u火柴的小女孩》是通過小女孩的四次幻想,四次幻想的破滅來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的。《神筆馬良》運用了夸張的手法,寫出了馬良對窮苦百姓的同情,對統(tǒng)治者的仇恨。
四、科普童話的編寫要做到對科學知識的準確無誤。
《小壁虎找媽媽》中的小壁虎的尾巴斷了,在找媽媽的過程中自己長出來了,這是根據(jù)壁虎尾巴能再生的生理特點來敘述的?!端巷w機》中的海上救護機對小海鷗說的話,是與海上救護機性能特點相吻合的。所以,科學童話的編寫,內(nèi)容一定要來源于科學知識??茖W童話必須是為普及科學知識服務的,所以編寫科學童話一定要做到對科學知識的準確無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