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我臉上冒出很多紅色的痘痘,有輕微痛癢感,到醫(yī)院就診,醫(yī)生說是痤瘡。外用一些藥膏治療后,效果不是很好。后來,朋友給介紹了一個偏方:取白花蛇舌草50克,水煎服,每日1劑。藥渣加1000毫升水再煎,晾溫后搽洗患處,每天3次。我試著用幾天后感覺見好,不知這個方子能不能長期用。
河南 劉女士
點評:
痤瘡,屬中醫(yī)“肺風粉刺”“粉刺”等范疇,多因情志波動、肝氣郁結所致,飲食不節(jié)、過食肥甘厚味也會導致肺胃濕熱、外感風熱毒邪而發(fā)病。因此,治療應以清熱解毒、活血化淤、排膿利濕為主。
該方中,白花蛇舌草又名蛇舌草、竹葉菜,其味苦,性寒,入心、肺、脾、肝經,可清熱解毒,排膿利濕,活血消腫。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具有抗感染、抗菌、鎮(zhèn)靜、鎮(zhèn)痛、抑制雄性激素分泌的作用。臨床上,也有用白花蛇舌草內服并外洗治療痤瘡的報道。需要提醒的是,由于面部痤瘡病程較長,治療不應過急,一般情況下,需堅持治療1個月以上。
用該方的同時,患者還應保持心情愉悅、睡眠充足、大便通暢;酒、韭菜、蒜、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甜食最好少吃;禁止用手擠壓和刺激患處,少用或盡量不用化妝品。
山東萊州市慢性病防治院
主治醫(yī)師 郭旭光
川芎白芍天麻止頭痛
最近幾年,不知道怎么回事,每逢春天我都要頭痛好幾次,吃了頭痛粉效果也不好。家人四處搜尋,后找到一方,效果明顯。具體如下:川芎、白芍各15克,天麻10克,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用。服用了幾天,頭痛不適就消失了。特推薦給大家。
山西 宋先生
點評:
春季是頭痛患者易發(fā)病的季節(jié)。春天對應肝臟,五行屬木,肝氣偏旺,肝火上升到頭目,容易引發(fā)頭痛、頭暈、失眠、煩躁易怒等。春季多風,氣溫變化大,風邪夾雜濕邪等從頭部侵入人體,可能導致風寒頭痛或腦部血脈淤滯而發(fā)生頭痛。另外,春天氣候轉暖,體表的毛細血管因舒展而需要增加血流量,這時腦組織的血流量就會相應減少,容易出現疲乏、嗜睡等癥狀,嚴重時也會出現頭痛。
該方中,川芎辛溫,歸肝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作用;白芍微苦能補陰,略酸能收斂,還能補血養(yǎng)血、平抑肝陽、柔肝止痛;天麻味甘性平,有熄風止痙、祛風通絡的功效。川芎、天麻、白芍三味中藥皆善止痛,相得益彰,對治療血虛頭痛、肝陽頭痛、肝郁頭痛、肝火頭痛、淤血頭痛等各種頭痛效果都不錯。
需要注意的是,引起頭痛的原因很多,如感冒、飲酒過多、睡眠不足、情緒激動、頸椎病等,一些外傷也可能會導致頭痛。服藥前,建議最好先去醫(yī)院做相關檢查,明確病因后再合理治療。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治未病中心
副主任醫(yī)師 孫其偉
柑橘皮汁可醒酒
我從事銷售工作,應酬比較多,經常喝多,醉酒和醒來后會有嘔吐、頭疼、渾身乏力等不適。最近有人推薦了個醒酒的簡單方子——柑橘皮汁。具體做法是:柑橘皮適量,加入少許食鹽,溫水沖泡服用。一般情況下,喝500毫升左右即可;若醉得比較厲害,可適當多喝一些。請問這是什么原理呢?真能解酒嗎?
江蘇 陸先生
點評:
中醫(yī)認為,胃為“太倉”,主受納,主通降。醉酒后,不但會影響胃的受納功能,導致飲食不入或食入不化,還會損傷胃的通降功能,胃氣不降上逆而出現反酸、打嗝、惡心、嘔吐等癥狀。
柑橘皮為柑橘類水果的皮,包括橙子、橘子、柚子等的皮,此類水果大多性寒涼,味甘酸,具有降逆止嘔、理氣、和中開胃、除積消食、醒酒毒等功效。食用柑橘皮后,可使氣機通暢,上逆的胃氣下降,并能消除胃中積食,以致諸癥緩解?,F代研究,柑橘類水果中含有大量的果酸(有機酸),能與酒中的主要成分乙醇相互作用而形成酯類物質,從而達到解酒的目的。
此外,如果第二天早上醒來還有宿醉等不適,比如頭疼、渾身乏力等,可喝些綠豆芽汁。具體方法是:綠豆芽適量,榨汁飲用,也可與其他食物一起煲湯服用。中醫(yī)認為,綠豆芽性味甘涼,能清暑熱、調五臟、通經脈、解諸毒,適用于飲酒過度造成的濕熱郁滯、食少倦怠等證。
成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中醫(yī)科
副主任醫(yī)師 寧蔚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