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聰 黃增遼
摘 要: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和數理統計法,從安全教育與自衛(wèi)防身術項目的特點出發(fā),對普通高校自衛(wèi)防身選項課的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考核形式進行改革,構建了“安全常識融入現實案例、自衛(wèi)術創(chuàng)設情境、模擬實戰(zhàn)”的課程教學新模式。研究結果顯示:新的安全教育與自衛(wèi)防身課程教學模式,體現了自衛(wèi)防身的本質屬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本文在全面分析普通高校自衛(wèi)防身術選項課發(fā)展現狀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應進一步提高認識。
關鍵詞:安全教育;自衛(wèi);實踐教學;改革;對策
《安全教育與自衛(wèi)防身》課程教學內容體系借鑒了美國大學自衛(wèi)防身教育的經驗,從理論和技、戰(zhàn)術兩個方面進行教學,首先對學生進行情商教育;其次是通過智力防范罪、智力脫身;最后,若理性判斷問題嚴重,提前出擊,先下手為強,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找準時機,一招致勝,盡快逃離。課程通過理論知識和各種案例分析,使學生提高身衛(wèi)防身意識、預防能力及臨場應變能力。在實踐方面是將拳擊、武術、散打、摔跤、柔道、跆拳道、空手道、合氣道、擒拿格斗等動作進行實用組合教學,在實踐中讓學生初步提高身體素質。
一、自衛(wèi)防身術課程開設現狀
在現行高校體育教學中,確立“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在安全教育的方方面面體現人文精神,這是時代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是大勢所趨。2002年教育部頒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明確提出要做好現有運動項目的改造和對新興、傳統體育項目的利用,開發(fā)運動項目資源。作為新興體育項目,自衛(wèi)防身術以其特色鮮明的實用功能、豐富多彩的內容和形式,獨特的風格,較強的思想性、趣味性,集實用、健身、娛樂等為一體的活動方式深受大學生歡迎,具備在普通高校開展的現實可行性?;趪抑笇晕募?、安全教學研究與體育課程發(fā)展趨勢和國內外研究現狀等外部環(huán)境,依據教育學、體育學、法律學、行為學、心理學等有關理論,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邏輯分析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普通高校自衛(wèi)防身術選項課的開展情況、現任和潛在課程師資的整體情況、學生對課程 的期望視野、評價以及建議進行調查和分析,發(fā)現了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對策,旨在為普通高校自衛(wèi)防身術選項課的發(fā)展提供理論與實踐的依據。
通過研究得出以下結論:1、現行刑法擴大了正當防衛(wèi)的權限,同時減少了防衛(wèi)過當的認定,進一步鼓勵公民勇于同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進行斗爭,積極實施正當防衛(wèi)行為。大學生作為社會個體,面對復雜多變的社會環(huán)境,可能遇上各種形式的暴力犯罪,在普通高校開設自衛(wèi)防身術選項課已具備國家政策倡導、師資隊伍齊全、場地器材充分、 學生興趣濃厚等基本條件,可行性和必要性較強。同時,自衛(wèi)防身術教育的受益者不應該僅限于女生。2、目前普通高校自衛(wèi)防身術選項課總體開課率不高,存在教材匱乏、教學內容針對性不強、教學方法和手段相對保守、師資力量有待整合等問題。
二、改進“安全教育”課程教學的相關措施
(一)課程設置更加規(guī)范
重視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就必須認真研究制定符合本校實際的教學大綱,使課程設置更加系統、完整和明確。重點關注大學生活適應性、網絡安全和信仰等安全教育,通過專題講座的形式開展就業(yè)安全、廉政教育等多方面教育。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專業(yè)、年級特點,課程貫穿于大學生整個學習期間。同時,要通過多種途徑保證此課程的課時量,而不能讓課程論為形式,因此,教務在課程安排時,保證“大學生安全教育課”具有足夠的課時。
(二)教學內容應該更加全面
教師要根據不同年級和不同專業(yè)學生的需求來講授不同的內容。
(三)教學方法應該更加豐富
當前高校大學生基本都是“95后”,在網絡時代和新媒體環(huán)境下,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吸收就顯得格外重要。“安全教育”課程教學中可以運用的新方法有以下幾種1、實踐性教學法。2、案例教學法。3、新媒體教學法。
(四)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
1、充分尊重學生興趣和需求,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 推動自衛(wèi)防身術選項課在普通高校的全面普及;2、加大專項資金投入,完善職后教育機制,廓清師資培訓和交流渠道,形成良好的技能交流、互補與整合態(tài)勢, 提升師資整體實力;3、總結經驗,設計方案,有針對性地化解不利因素的干擾,完善教學內容體系;4、集思廣益,修訂教學文件,博采眾長,編寫高質量的教材;5、針對自衛(wèi)防身術選項課學生突出的防身動機,應結合課程特點,適當多選用實戰(zhàn)訓練法、案例分析法、模擬場景法等教學方法與手段實施教學;6、在對學生的考試評價上仍應 注重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基于發(fā)展學生體質、培養(yǎng)學生的健身習慣、最大程度地獲得自衛(wèi)防身能力來構建科學的考評體系等建議。
三、結語
“生命健康權”是人類最基本的權利,人身安全是人們生活安康最基本的條件。即使在和平時期,各種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等不可預見的突發(fā)事件也隨處可見。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fā)展,校園暴力事件及各種刑事案件頻頻發(fā)生,即將步入社會的在校大學生是極易受害的群體。對在校大學生進行自衛(wèi)防身術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自衛(wèi)防身術順應大學生生理、心理特征。它的特點是運用反常思維和超常規(guī)手段,以最少的力量,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和最簡單的武器,在最短的時間內重創(chuàng)侵害者和施暴者,而保全自己。
參考文獻:
[1]董世彪.高校武術自衛(wèi)防身術課程內容構建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9.
[2]李建波.湖北省普通高校自衛(wèi)防身術選項課開設現狀與對策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9.
[3]王東升.山東省普通高校女子防身術選項課教學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