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現(xiàn)金,陶有為,張會娜
(解放軍第159中心醫(yī)院血液內分泌科,河南 駐馬店 463700)
補腎健脾湯聯(lián)合鯊肝醇治療白細胞減少癥的臨床研究
李現(xiàn)金,陶有為,張會娜
(解放軍第159中心醫(yī)院血液內分泌科,河南 駐馬店 463700)
目的研究補腎健脾湯聯(lián)合鯊肝醇治療白細胞減少癥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白細胞減少癥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給予鯊肝醇及維生素B4片,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服補腎健脾湯,均治療2個月,比較治療有效率,并記錄治療前、治療后2個月、4個月兩組白細胞(WBC)水平及不良反應。結果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2.5%高于對照組75.0%(P<0.05);治療后2個月、4個月觀察組WBC[(5.26±0.18)×109/L、(7.27±1.25)×109/L]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7.5%、5.0%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補腎健脾湯聯(lián)合鯊肝醇可有效治療白細胞減少癥,且安全性高,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補腎健脾湯;鯊肝醇;白細胞減少癥
白細胞減少癥為臨床血液科常見病、多發(fā)病,其治療方法頗多,其中鯊肝醇為預防白細胞減少常用藥,目前已聯(lián)合咖啡酸片、甘麥大棗湯等應用于白細胞減少癥,但隨化療療程及次數(shù)增加,患者耐受性降低,反而惡化癥狀,預后效果仍較差[1-2]。中醫(yī)認為白細胞減少癥屬“虛勞”、“血虛”范疇,血者水谷之精也,生化于脾,而腎主藏精,血為精所化,因而中醫(yī)主張從腎、脾論治白細胞減少癥[3]。補腎健脾湯主治慢性乙型肝炎等,具有健脾補腎、養(yǎng)肝祛邪之效,本文選取白細胞減少癥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分析補腎健脾湯聯(lián)合鯊肝醇治療本病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3年2月~2015年1月本院血液科收治的白細胞減少癥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均符合《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4]中白細胞減少癥診斷標準,入院時以頭暈、乏力、低熱、失眠為主要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發(fā)現(xiàn)外周血白細胞計數(shù)持續(xù)<4×109/L,后經(jīng)血象、骨髓象、原發(fā)性疾病檢查、抗中性粒細胞抗體測定等確診。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24~56歲,平均(36.43±1.59)歲。對照組男20例,女20例;年齡23~57歲,平均(36.41±1.60)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鯊肝醇常州四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3770,規(guī)格:25 mg,1次/片,3次/d)及維生素B4片(河北東風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3021875,規(guī)格:10 mg,1次/片,3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服補腎健脾湯,方劑組成:黃芪30 g,黃精、淮山各20 g,黨參、白術、川續(xù)斷、仙靈脾、白花蛇舌草、枸杞各15 g,茯苓、虎杖各10 g,夜尿甚多者加覆盆子、女貞子各12 g,肝區(qū)疼痛者加桑寄生15 g,木瓜12 g,水煎服,2次/d。兩組均治療2個月。
1.3 觀察指標 (1)兩組WBC變化情況分析:取外周靜脈血3 mL,分析治療前、治療后2個月、治療后4個月兩組WBC變化,正常值為(4.0~10.0)×109/L。(2)兩組治療有效率比較,參照《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中白細胞減少癥診斷標準設定療效評定標準,治愈:臨床癥狀消失,癥狀減分率>95%,顯效:自覺癥狀基本改善,癥狀減分率達75%~95%,WBC計數(shù)增加0.5×109/L以上,有效:癥狀有所改善,WBC計數(shù)增加(0.1~0.5)×109/L,無效為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例數(shù)×100%。(3)記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n)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有效率比較(n,%)
2.2 兩組治療前后WBC變化分析 治療前兩組WBC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WBC明顯升高(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WBC變化分析(±s,×109/L)
表2 兩組治療前后WBC變化分析(±s,×109/L)
項目治療前治療后2個月治療后4個月對照組(n=40)3.45±0.67 5.26±0.18a7.27±1.25ab觀察組(n=40)3.46±0.65 5.19±0.09a6.43±1.02abt值0.07 2.20 3.29P值>0.05<0.05<0.05
2.3 兩組不良反應觀察 治療后觀察組出現(xiàn)口干3例,對照組2例出現(xiàn)口干,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7.5%、5.0%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213,P>0.05)。
白細胞減少癥為人體外周血WBC計數(shù)持續(xù)低于4× 109/L的血液科常見病之一,患者以頭暈、乏力、低熱、失眠、黏膜潰瘍等為主要表現(xiàn),幾乎所有癌癥的放化療均伴隨不同程度的白細胞減少癥,此外機體甲狀腺功能亢進亦是本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具有慢性、周期性發(fā)作特點,因而白細胞減少癥的治療是臨床關注焦點[5]。中醫(yī)認為“脾為后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而白細胞減少癥屬祖國醫(yī)學“虛勞”范疇,因而中醫(yī)治療本病多采用益氣養(yǎng)血、補腎益精、健脾養(yǎng)胃為主,輔以活血化瘀、清熱解毒[6]。補腎健脾湯有調整機體免疫功能、提升白血球作用,具有健脾補腎、養(yǎng)肝祛邪之效,但目前在白細胞減少癥中應用較少[7]。
周慶兵等[8]采用青黃散及健脾補腎方藥聯(lián)合西藥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107例,結果顯示治療后治療組WBC明顯升高,且無明顯不良反應發(fā)生,本研究應用補腎健脾湯聯(lián)合鯊肝醇治療白細胞減少癥80例,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治療后2個月、4個月WBC明顯升高至正常范圍,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這與上述研究結果相似,考慮可能是因為方中黨參、黃芪、白術、仙靈脾、淮山健脾益氣,茯苓、黃精健脾寧心,輔以白花蛇舌草、枸杞、淮山、虎杖益氣活血、解毒消熱,諸藥共奏健脾補腎、養(yǎng)肝祛邪之效,此外聯(lián)合西藥鯊肝醇片及維生素B4片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且西藥減少用量,降低不良反應,因而安全性較高。
綜上,補腎健脾湯聯(lián)合鯊肝醇可有效升高白細胞減少癥患者白細胞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1]吳春農(nóng).咖啡酸片治療甲亢藥所致白細胞減少癥療效觀察[J].四川醫(yī)學,2015,36(8):1160-1162.
[2]佟玉濤,李慶芬,李麗艷,等.甘麥大棗湯治療婦科惡性腫瘤放化療后白細胞減少癥臨床研究[J].中醫(yī)學報,2015,30(5): 624-625.
[3]沈富林,孫云.中醫(yī)辨證施治治療放化療白細胞減少癥的臨床研究[J].四川醫(yī)學,2014,35(2):239-241.
[4]張之南,沈悌.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第3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232-235
[5]史艷明.甲狀腺功能亢進合并白細胞減少臨床特征與轉歸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5,21(33):55-56.
[6]李虹,張蓉蓉.中藥復方治療白細胞減少癥用藥規(guī)律分析[J].中醫(yī)雜志,2015,56(4):338-341.
[7]張守琳.補腎健脾、利濕化瘀法治療慢性腎炎血尿臨床研究[J].吉林中醫(yī)藥,2013,33(2):161,174.
[8]周慶兵,王洪志,楊秀鵬,等.青黃散及健脾補腎方藥聯(lián)合西藥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107例臨床觀察[J].中醫(yī)雜志,2014,55(10):838-841.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