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泉華
(咸寧市中醫(yī)醫(yī)院婦產科,湖北 咸寧 437100)
?
宮頸環(huán)形電切術聯合殼聚糖抗菌膜治療宮頸糜爛的療效
劉泉華
(咸寧市中醫(yī)醫(yī)院婦產科,湖北 咸寧 437100)
目的 研究分析宮頸環(huán)形電切術聯合殼聚糖抗菌膜在治療宮頸糜爛中的療效。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期間收治的61例宮頸糜爛患者作為此次觀察分析的對象,按隨機分配的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30例)與觀察組(31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宮頸環(huán)形電切術進行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添加殼聚糖抗菌膜進行治療,分析并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陰道流血的情況。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陰道出血量明顯對照組少(P<0.05)。結論 應用宮頸環(huán)形電切術與殼聚糖抗菌膜聯合治療宮頸糜爛,可有效減少患者的陰道出血量,治療效果顯著,有臨床推廣與應用價值。
宮頸環(huán)形電切術;殼聚糖抗菌膜;宮頸糜爛
宮頸糜爛是一種慢性炎癥,若患者處于輕度糜爛階段時,通常僅伴有白帶增多的表現,不常引起患者的注意[1],而宮頸糜爛又是誘發(fā)宮頸癌的高危因素,若不及時診治,則會導致嚴重后果。目前,常見的治療方法為宮頸環(huán)形電切術,但多數患者在術后常出現陰道流液、脫痂出血,創(chuàng)面易感染等現象,因此,如何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已成為廣大醫(yī)學研究者們急需解決的問題[2]。殼聚糖抗菌膜不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抗炎抗感染等作用,還能對創(chuàng)面組織有很好的修復作用。近年來,我院采用了宮頸環(huán)形電切術與殼聚糖抗菌膜聯合治療宮頸糜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于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期間收治的61例宮頸糜爛患者作為此次觀察分析的對象,并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30例,平均年齡(31.05±1.03)歲;有10例為輕度糜爛,13例為中度,7例為重度。觀察組31例,平均年齡(31.87±1.79)歲;有11例為輕度糜爛,12例為中度,8例為重度。根據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分析,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可行組間比較。
1.2 治療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宮頸環(huán)形電切術進行治療,在月經結束3~7d后行該手術,切口為宮頸9點處,待高頻電波刀的電圈切除術環(huán)形刀進入之后,自3點拉出(中間呈弧形),切除掉病變組織,并于術后1周內,給予患者常規(guī)抗生素。觀察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立即加用1枚殼聚糖抗菌膜并外敷在切口處,在該手術1~2周后再次對患者進行檢查,同時給予1枚殼聚糖抗菌膜進行外敷。4周后,對兩組患者的陰道出血量進行隨訪觀察,并進行療效評定。
1.3 療效判定標準 治療4周后,若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宮頸糜爛面消失50%及以上,為顯效;若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所改善,宮頸糜爛面消失小于50%,為有效;若患者的臨床癥狀與宮頸糜爛無改變跡象或病情嚴重程度不降反升,為無效。顯效率+有效率=總有效率。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的比較 治療4周后,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高,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兩組患者陰道出血量的比較 治療4周后,觀察組的陰道出血量顯著比對照組少,有統(tǒng)計學差異存在(P<0.05)。如表2。
表2 兩組陰道出血量的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P<0.05
宮頸糜爛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婦女疾病之一[4],在患病早期時,若給予有效的治療,一般不會對身體產生太大的影響,但當糜爛發(fā)展為中度或是重度宮頸糜爛時,則可能會導致女性不孕[5]。因此,必須對該疾病患者采取科學有效的治療措施,以促進患者的康復。本文對宮頸糜爛患者采用宮頸環(huán)形電切術聯合殼聚糖抗菌膜進行治療,其中,宮頸環(huán)形電切術是根據病變組織本身的阻抗吸收電波而產生瞬時高熱的原理,再利用高頻電刀經由環(huán)形電極尖端產生的高頻電波接觸患者的病變組織,從而完成切割目的[6]。該方法具有手術時間短、操作簡單、患者疼痛較輕、花費較低等特點[7],但單純應用該方法,也會給患者帶來一系列并發(fā)癥,如創(chuàng)面修復時間長、陰道出血量大等。在本研究中,觀察組在上述方法的基礎上添加殼聚糖抗菌膜,由于殼聚糖抗菌膜能緊貼患者宮頸與宮頸管處,具有軟化痂皮、吸收滲液的作用,從而最大程度地減少了創(chuàng)面脫痂時的出血現象(減少陰道的出血量),同時還能有效幫助患者切口保持濕潤狀態(tài),促進肉芽生長與創(chuàng)面的愈合,保護新生的上皮組織,大大避免了頸管內柱狀上皮外翻的情況[8]。因此,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6.77%,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73.33%,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高(P<0.05),觀察組患者的陰道出血量顯著比對照組少(P<0.05),有統(tǒng)計學差異存在。
綜上所述,應用宮頸環(huán)形電切術與殼聚糖抗菌膜聯合治療宮頸糜爛,可有效減少患者的陰道出血量,治療效果顯著,有臨床推廣與應用價值。
[1]林玲.乳酸菌陰道膠囊聯合宮頸環(huán)形電切術治療宮頸糜爛伴慢性宮頸炎療效觀察[J].中國藥師,2015,18(1):101
[2]羅永芳,黃麗.LEEP刀聯合明膠海綿及殼聚糖抗菌膜治療中重度宮頸糜爛的臨床療效[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4,16(4):567
[3]韓秀霞,唐龍國,劉桂英,等.殼聚糖抗菌膜治療宮頸癌前病變的臨床效果[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5,22(2):197
[4]張國瓊.應用殼聚糖宮頸抗菌膜對宮頸創(chuàng)面愈合的影響及安全性[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4,11(13):1798
[5]魏冬梅.宮頸環(huán)形電切除術聯合α-干擾素治療中、重度宮頸糜爛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15):213
[6]梅耀玲.宮頸電熱圈環(huán)形切除術聯合殼聚糖治療宮頸糜爛170例臨床分析[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4,43(15):1838
[7]陳燕玲.宮頸環(huán)形電切刀和微波治療中重度宮頸糜爛的療效對比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7):1596
[8]貟艷麗,徐玲娣.中西醫(yī)結合聯合手術治療宮頸糜爛的效果觀察[J].四川中醫(yī),2015,33(1):112
R711
B
2095-4646(2017)02-0144-02
10.16751/j.cnki.2095-4646.2017.02.0144
2016-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