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秀
摘要: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是觀察、實驗和科學思維相結合的產(chǎn)物。物理學使用數(shù)學作為工具,是一門定量的科學。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發(fā)展,人們逐步認識到物理實驗不僅是物理學研究的基礎,也是物理教學的基礎。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采用學生邊學邊實驗的教學形式,對于大面積提高物理教學質(zhì)量,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
一、邊學邊實驗教學的特點
所謂邊學邊實驗,就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一邊學習一邊進行實驗的教學組織形式。
1、針對初中學生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動眼、動腦、動手、動口進行學習,使各種感官受到刺激,就能延長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由于學生自己做實驗,還可以討論講述,因此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就能得到充分發(fā)揮。
2、邊學邊實驗一般安排在教室里進行。每張桌上都有一套儀器,每位學生都有動手的機會,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邊學邊實驗起到演示與學生分組實驗的綜合作用。
3、邊學邊實驗是一種效率高負擔輕的中學物理教學活動。縱觀初中物理所涉及的全部物理實驗,其精確度要求不高,有的只要能表現(xiàn)出一些物理現(xiàn)象和事實即可達到教學目的??梢哉f所有初中物理實驗除配備一定的基本儀器外,都可以就地取材,自制儀器來進行。
進行邊學邊實驗教學的形式可以根據(jù)教材、學生以及器材的實際情況,采用多種方式進行。它可以安排在新課的開始,作為設疑引學;也可以安排在新課的教學過程中,用來建立物理概念或得出物理規(guī)律。在教學時間上,可以用幾分鐘或半節(jié)課。
二、邊學邊實驗教學的實施策略
1、凡是與教學過程緊密結合,便于隨堂進行并利于學生動眼、動腦、動手、動口,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的實驗方法和良好的操作習慣,利于發(fā)展他們智能的內(nèi)容,都可選為學生邊學邊實驗教學的內(nèi)容。
(1)根據(jù)中學物理新課標對能力、技能的具體要求,安排邊學邊實驗的內(nèi)容。增加學生對儀器的使用頻率,逐步提高學生使用儀器技能方面的要求。
(2)對器材的要求不是很高的演示實驗,可以改為學生邊學邊實驗。例如,《平面鏡》一節(jié)的演示實驗,如改為邊學邊實驗,就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準備一塊玻璃、一張白紙、一張復寫紙、兩只跳棋。實驗時,只要將玻璃立在白紙的中央,跳棋分別放在玻璃的兩側(cè),透過玻璃的一邊看到它與另一邊的像完全重合,記下兩只跳棋的位置,就可以很容易得到平面鏡成像特點。
(3)將課本上的小實驗和一些實驗習題改為邊學邊實驗。例如,用紙盒可以燒開水的小實驗,反復彎折鐵絲后彎折處會發(fā)燙等實驗習題,都可以配合新課教學作為學生邊學邊實驗的內(nèi)容。
2、邊學邊實驗是一種上課形式的學習實驗,一般要求兩個學生用一套實驗儀器。由于物理實驗儀器一般都比較簡單,多數(shù)實驗都是定性的,有些定量的實驗精確度要求也不高。因此,大部分初中物理實驗儀器都可以自制,可供選擇器材也很廣泛。例如,沒有燒杯,可用廢舊礦泉水瓶來代替;沒有彈簧秤,可發(fā)動學生用廢鋼絲繞制等等。
3、還有經(jīng)強化實驗操作的基本訓練,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如天平、秒表、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等基本儀器要求做到“五會”,即會合理選擇,會調(diào)試校正,會正確使用,會準確讀數(shù),會判斷故障。這就要在課堂教學中有計劃地予以落實,認真上好學生邊學邊實驗課。邊學邊實驗課一般包含下列三個環(huán)節(jié):“設疑引學,辨疑解難,釋疑鞏固”?!霸O疑引學”是教師通過一些物理現(xiàn)象和問題情景,使學生產(chǎn)生疑問,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氨嬉山怆y”是要求學生對他們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假設,猜想結果,擬定實驗方案。并在學生實驗觀察和測定的基礎上開展討論、分析。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思考、討論、練習等,做到四動,從而既學到了知識,又培養(yǎng)了能力?!搬屢伸柟獭笔窃诮處煹闹笇屡懦蓡枺ㄟ^練習、應用和小結等來運用和鞏固所學的知識。上好邊學邊實驗課的關鍵在于放手讓學生去看、去想、去做、去說,盡量讓學生提出問題,大膽猜想,設計實驗和進行實驗。教師做的主要工作是巡視中“布疑”、“點撥”,對個別差生進行適當輔導,對難點、重點和分歧大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如在學習并做初二的串、并聯(lián)電路實驗后,學生已熟知一般情況下,開關處于斷開時,用電器將停止工作,開關處于閉合時,用電器正常工作。向?qū)W生提出,在一個電路中,有一個電源E,一個開關K,兩個燈泡L和L,若這兩個燈泡串聯(lián),當開關K斷開時,L 、L 均正常;當K閉合時,L 停止工作,L 正常工作,這種情況存在不存在?畫出電路圖,從而讓學生沖出“開關只能與用電器串聯(lián)”的思維定勢,既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又激發(fā)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到此結束這節(jié)課,懸念留下來了,這就為課后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探究的話題,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和能力訓練得到延伸。
總之,邊學邊實驗,必須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原則,要設計好邊學邊實驗的梯度,幫助學生步步深入。在設計方案時,應注意了解學生實際,對實驗教學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可能遇到的困難等,都要做充分的估計和準備,以便邊學邊實驗教學取得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