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海平
【摘要】在高中生的成長過程中,學生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如果班主任管理行為和家庭教育結合得比較好,則學生各方面的表現(xiàn)普遍好,反之,學生的表現(xiàn)較差。因此,作為班主任,應對家庭教育方式對高中生的行為所造成的影響進行分析,以尋求最為適合的教育高中生的方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家庭教育方式 高中生問題行為 影響 對策
一、現(xiàn)狀分析
家庭教育對人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墒牵蠋焸儼l(fā)現(xiàn),大部分問題學生的背后是有問題的家長。
(一)學生家長觀念陳舊
受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的影響,許多家長仍然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而現(xiàn)實呢?隨著考試制度的改革和人事制度的不斷完善,“鐵飯碗”被打破。許多農(nóng)村孩子大學畢業(yè)后不但沒找到穩(wěn)定工作,還花光了家里的積蓄,街坊鄰居也會說長道短、看笑話,這時,家長們會覺得沒有面子。而有些打工者掙到大錢而“榮歸故里”且“光宗耀祖”,這也給村里的其他孩子和家長帶來了負面影響,學生的求學欲望和家長供子女讀書的思想均受到影響。但是,打工又需要有高文憑,所以多數(shù)高中生是來“混文憑的”,不是來學知識的。
(二)家庭環(huán)境惡劣
環(huán)境教育是人最主要的后天教育。家庭環(huán)境對每個人的成長都特別重要。而在我國的一些現(xiàn)代家庭中,家庭教育和家庭環(huán)境對學生的影響呈惡化趨勢。
第一,有些家庭父母或其他成員有劣跡,尤其是父母的道德品質(zhì)低劣和有犯罪行為的,對孩子產(chǎn)生了不良影響。心理學家認為,青少年有的可塑性大,善于模仿,父母的言行無時無刻不在給子女做出示范。有的家庭,其主要成員不務正業(yè),整天打牌打麻將,純正的家風蕩然無存。當班主任期間,我遇到這樣一個家庭:父親長期在外打工,母親在家管孩子,她每天不分早晚打麻將。這個孩子,對麻將的每個牌都能認識,對麻將術語可以隨口說出。他經(jīng)常在老師上課期間拿出手機打麻將,屢教不改。我聯(lián)系了他的母親,希望她母親來一趟學校,共同幫助孩子改掉陋習。這位母親卻說:“老師,你要等一會兒啊,我現(xiàn)在在麻將館,手氣不錯,等我打完了下午再來學校啊。”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的影響可想而知。
第二,喪失管教能力,放任自流的家庭,容易使孩子染上惡習。有的家庭把教育子女的責任完全推給社會、學校,父母從不過問。他們認為教育孩子是學校老師的事,而自己沒有責任,對孩子的缺點和出現(xiàn)的問題,他們不管不問。我和很多同事接到過這樣的電話:“告訴你,××老師,你心不要那么黑喲!”弄得我們摸不著頭腦,最后才知道是學生打著老師收費的旗號騙家長的錢,數(shù)額還挺大。有的家庭對孩子基本上喪失了管教能力,使孩子逐漸占據(jù)到“駕馭”全家的位置。對孩子如此這般遷就和放任自流,必然使家庭教育的功能淡化和削弱,嚴重的還會導致孩子違法犯罪。
第三,嬌縱、偏袒子女的家庭,使孩子形成不良的個性品質(zhì)。生活在這類家庭環(huán)境中的孩子,父母或祖父母的偏袒、嬌縱,使他們把老師的教導當作耳邊風,甚至無法無天。一個高一學生,本來生性聰穎,雖然偶爾有些調(diào)皮,但老師的話還能夠聽得進去??墒?,他的母親說:“凡事不要膽小,我可以給你撐腰?!庇谑窃撋铡爸肌毙惺拢?jīng)常違反紀律,無故毆打同學。事實證明,溺愛教育,只能造成青少年心理上的扭曲,形成不良的個性品質(zhì),甚至毀滅一個人。
(三)學生缺少安全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而我所任教的學校,許多學生為留守學生。這些孩子因留守而缺少家庭的親情溫暖,因父母的遠離而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沒有父母之愛的他們感到孤寂無助,缺乏安全感,易產(chǎn)生自卑、叛逆等心理問題,導致孩子們出現(xiàn)了很多不良習慣,嚴重的甚至會制造違紀違法事件。
二、反思及對策
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是第一任老師,家庭是第一所學校。家庭教育對學生身體的發(fā)育、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yǎng)、道德的陶冶、個性的形成至關重要。進入高中后的學生,雖然已初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但仍有極大的可塑性,只要我們加強學校與家庭的聯(lián)系,剖析學生的心理特征,尋找合理的教育方法,幫助學生尋找正確的價值取向,那么我們的教育就會少走彎路,逐漸走向成功。
(一)父母要提高自己的素質(zhì)
孩子的素質(zhì)與民族的興衰是息息相關的,而孩子的素質(zhì)又受父母素質(zhì)的影響。那么如何提高父母的素質(zhì)呢?父母要不斷學習,要有長遠的眼光,要認識到現(xiàn)在是知識時代。
(二)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科學研究表明,孩子最早的學習是從模仿開始的。他們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會將看到、聽到、感覺到的東西融入正在發(fā)育的大腦,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知不覺地加以效仿。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任老師,他們的每句話、每個舉動、每個眼神,甚至看不見的精神世界,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因此,欲使孩子成才,先要教孩子做人,這是父母的首要任務。認識不到這一點的家長,也培養(yǎng)不出懂得孝敬長輩的子女,更別說國之棟梁、社會精英了。
(三)加強學校與家長的良好溝通
提升班主任的綜合能力,加強家校之間的溝通,學校要加強對家長的正面引導。生動、活潑的活動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學校完全可以以傳統(tǒng)節(jié)日為契機,引導學生和家長開展豐富多彩的家庭活動。在活動中,家長以“情感”為橋梁,以“親情”為紐帶,適時對孩子進行教育,讓孩子懂得禮貌待人、關愛他人、關愛老人,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