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敏,黎蓉
重慶市黔江中心醫(yī)院,重慶409000
風險防范式護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
冉敏,黎蓉
重慶市黔江中心醫(yī)院,重慶409000
目的探討風險防范式護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選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該院兒科收治的186例患兒為研究對象,隨機抽取93例為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另93例為研究組行風險防范式護理,比較兩組患兒的護理管理效果。結果研究組患兒護理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護理糾紛、護理差錯及護理風險事件發(fā)生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兒科護理管理中應用風險防范式護理,提高了護理質量,滿足了患兒及其家長的護理需求,大大減少了護理糾紛、差錯等出現(xiàn),值得推廣。
風險防范式護理;兒科護理;應用效果
護理風險主要是指護理執(zhí)業(yè)人員在護理工作中存在的不確定因素,使患者或其家屬遭受到了直接或間接的損害。兒科護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與風險性,因患兒年齡小、病情復雜、病種繁多,因此,增加了護理風險發(fā)生幾率[1]。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兒家屬對兒科護理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旦出現(xiàn)差錯或意外,則會激化護患矛盾,威脅患兒生命。為了提高兒科護理質量,該院管理中應用了風險防范式護理,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效果顯著,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5年5月—2016年5月,該院兒科收治了186例患兒,其中男100例,女86例,最小3歲、最大13歲,平均(6.6±2.5)歲,平均住院時間(9.4±1.6)d。納入標準:①患兒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②均無嚴重器質性疾病、精神疾病。隨機劃分為對兩組,各93例,患兒性別、年齡、住院時間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僅給予入院指導、宣教、用藥、飲食等指導。
1.2.2 研究組風險防范式護理,具體措施如下:①組建風險防范小組。組內護理人員應具有豐富的經(jīng)驗及較強的責任心、使命感,在護士長帶領下開展風險防范護理。小組成員調查兒科護理中既有及可能出現(xiàn)的風險,探討各個事件的成因、預防措施等;此外,相關人員參與定期培訓與交流,使其全面了解風險防范式護理知識,如:法律知識,并樹立風險防范意識;同時對入院患兒展開全方位評估,分析其風險因素,設計個性化的防范方案。②采取彈性排班。兒科護理風險常見于高峰期及特殊時段,如:夜班或節(jié)假日,因此,管理中應利用彈性排班制度,合理配置護理人員,在高發(fā)時間段增加護理人員數(shù)量,并對護理人員進行了合理分組,確保各小組均擁有高年資、高文化水平人員,以此保證各組護理水平,實踐中經(jīng)驗豐富、年資高的護理人員及時指導、監(jiān)督其他護士,不僅可減輕年輕護理人員的心理負擔,還可避免護理風險出現(xiàn)。③加強管理制度建設。為了提高兒科護理管理的規(guī)范性與有序性,積極完善了相關制度:如查對制度,以靜脈穿刺為例,護理人員應詳細核對輸液卡信息是否與患兒一致,實踐中邀請患兒家長參與醫(yī)療安全,以此保證治療護理準確性;此外,護理人員應注重護理文書書寫,確保其規(guī)范、全面、及時與準確;同時,利用風險防范制度,排查可能出現(xiàn)的風險或差錯,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則啟動應急預案。④注重兒科藥品管理?;純航邮苤委煏r所用藥物繁多,但因其年齡偏小,用藥依從性較差,藥物敏感性較強,稍有不慎便可能造成醫(yī)療事故。因此,實踐中應對藥物進行嚴格管理,將此項工作視為日常護理重點。另外,兒科藥物應及時更新、補充,結合其生產(chǎn)日期、有效期等合理擺放,如果藥物已經(jīng)過期,則禁止使用。由專人負責管理高危藥物、特殊藥品等,使用警示牌或其他標識等與其他藥物區(qū)別。在用藥期間,護理人員應向患兒家屬講解其作用機制、注意事項及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等,以便于提高用藥安全與可靠。
1.3 觀察指標
觀察護理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護理糾紛發(fā)生率、護理差錯發(fā)生率、護理風險事件發(fā)生率。
1.4 效果判定
護理質量評分,4個條目,采取百分制,分值與護理質量呈正相關[2]。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觀察護理糾紛、差錯及風險事件發(fā)生情況,同時了解患兒及其家屬滿意度情況,問卷186份,由護理人員指導填寫,全部回收,回收率100%[3]。
表1 研究組和對照組護理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比較(±s)
表1 研究組和對照組護理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比較(±s)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研究組(n=93)對照組(n=93)tP護理質量評分護患溝通基本護理安全護理病區(qū)管理(93.23±4.43)*79.34±8.28 14.264 3 0.000 0(94.35±2.48)*76.24±7.74 21.488 1 0.000 0(91.47±2.53)*78.43±5.11 22.054 2 0.000 0(91.34±3.54)*77.63±6.19 18.541 4 0.000 0護理滿意度(97.85±1.64)*89.97±5.42 13.419 8 0.000 0
1.5 統(tǒng)計方法
以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資料,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組間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護理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
研究組患兒護理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護理糾紛、護理差錯、護理風險事件發(fā)生率
研究組的護理糾紛、護理差錯及護理風險事件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糾紛、護理差錯及護理風險事件發(fā)生率對比[n(%)]
兒科護理作為高風險服務,如果出現(xiàn)差錯或不良事件,則會直接影響患兒健康,甚至威脅其生命安全,也會增加醫(yī)護患糾紛?;純阂蚰挲g小、病情復雜、進展迅速,并且難以準確表達,從而增加了護理難度[4]。
該文以該院收治的186例患兒為研究對象,經(jīng)對照分析顯示,研究組的護理質量評分及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同時護理糾紛、差錯及風險事件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此結果表明,風險防范式護理應用于兒科護理管理,提升了護理水平,保證了患兒安全,減少了醫(yī)患矛盾,值得推廣。
任志萍等[5]經(jīng)回顧性研究證實,風險防范式護理實施后,護理風險發(fā)生率明顯降低,護理滿意率及護理質量評分均大幅度提高,與實施前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與該研究報道一致。
護理實踐中兒科護士長及責任護士等要充分了解患兒情況,評估其護理風險影響因素,結合既往的資料與信息,制定適合的防范規(guī)劃;全體護理人員均應主動學習,特別是法律知識,逐漸完善自身知識體系,提高護理專業(yè)技能,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及風險防范意識。在工作中應以保證患兒安全為前提,開展基礎護理、病房管理、心理疏導等,確保各項操作均具有規(guī)范性,避免病區(qū)內存在不安全物品,使患兒及其家屬均以樂觀與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治療與護理。此外,護理人員應對高?;純航o予重點關注,向其介紹講解疾病、治療及預后等知識,并指導其合理飲食、科學運動、規(guī)范用藥,通過熱情、主動及真誠的服務,盡量獲得其信任,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以此減少護患糾紛的出現(xiàn)[6]。
與此同時,兒科護理人員應了解護理風險因素,具體有醫(yī)生、護理人員、患兒及其家屬、病房設施等,醫(yī)護人員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盡量滿足患兒及家屬的需求,對意外情況進行有效處理,尤其是護理人員應以熱情、認真的態(tài)度服務每個患兒。入院時,向家長介紹相關注意事項,護理操作時遵循各個流程,增強自身的操作技能,防止因操作不當而引起對患兒的傷害;另外,兒科病區(qū)應合理設計,注意通風、消毒,保持地面干燥,護欄穩(wěn)固,避免滑倒、墜床等事件出現(xiàn)[7]。
綜上所述,在兒科護理管理中應用風險防范式護理,組建風險小組、完善防范制度、加強藥品管理、明確了各影響因素,不僅提高了患兒及其家屬滿意度,還緩解了醫(yī)護患緊張關系,避免了醫(yī)療糾紛或不良事件的出現(xiàn)。
[1]許兆萍.護理風險管理在兒科病房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5,12(2):168-169.
[2]薄偉潔.細節(jié)管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生物技術世界,2015(3):57.
[3]譚海玲.兒科護理管理中風險防范護理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15(4):44,46.
[4]韓穎.細節(jié)護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15,11(6):77-79.
[5]任志萍,李蘭鳳,張瑜聯(lián),等.護理風險管理在兒科重癥監(jiān)護病房中的應用[J].河北醫(yī)藥,2013,15(5):2387-2388.
[6]趙春華,余艷麗.護理風險管理在兒科病房中的實施與效果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6,19(6):44-46.
[7]梅妍.風險管理和常規(guī)護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效果觀察[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16,12(8):1111,1116.
R473.72
A
1672-5654(2017)03(b)-0108-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8.108
2016-12-11)
冉敏(1971-),女,土家族,重慶人,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新生兒護理。
黎蓉(1974-),女,重慶人,本科,副主任護師,研究方向:手術室護理管理,E-mail:14197272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