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反思傳統(tǒng)翻譯教學中的弊端,提出在英語專業(yè)翻譯教學中滲入非文學翻譯教學的理念,并通過外宣翻譯教學和新聞翻譯教學的實踐論證非文學翻譯教學的可行性和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非文學翻譯;翻譯教學
隨著經濟建設與對外開放的深入發(fā)展,社會對外語專業(yè)人才的需求也日漸增大。然而在此背景下,英語專業(yè)卻由昔日的金牌專業(yè)演變?yōu)檫M入的黃牌專業(yè)??傮w上看,很多理工類院校都是在宏觀層面對培養(yǎng)方式進行了探索,如通過復合英語專業(yè)與其他專業(yè),或通過雙學位培養(yǎng),或通過給英語專業(yè)學生增開理工科選修課等方式來培養(yǎng)復合人才。而從微觀上來看,結合學校自身定位對英語專業(yè)傳統(tǒng)各課程依據(jù)社會發(fā)展的需求進行一定的改革的研究仍不夠深入,
傳統(tǒng)的翻譯教材大多側重文學文體的翻譯,而非文學翻譯即應用型文體翻譯所占比例很小,但是在實際翻譯活動中,只有少量內容是文學翻譯,而且學生畢業(yè)之后翻譯的大部分材料是實用文體材料。
非文學翻譯,也被稱為應用或實用翻譯,包括文學及純理論文本以外的人們日常接觸和實際應用的各類文字,涉及對外宣傳、社會生活、生產領域等的方方面面。隨著對外經濟合作交流的不斷發(fā)展,對英語應用翻譯人才的需求大幅度增加。技術應用型本科院校中的英語專業(yè)如何沖破邊緣化的趨勢,結合學校自身定位對英語專業(yè)傳統(tǒng)各課程依據(jù)社會發(fā)展的需求進行一定的改革,培養(yǎng)出大量合格的英語應用翻譯人才成為英語翻譯教學,乃至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
加大非文學翻譯教學的力度,可以改變英語專業(yè)學生知識結構單一、應用能力差的現(xiàn)狀,以此推動應用型英語人才的培養(yǎng)。比如 “外宣翻譯”課程教學,主要加強學生在政治文獻,政府報告,領導講話,旅游景點,中式菜單,廣告及公示語應用翻譯實踐活動中的能力提高,以及注重學生譯德的教育問題。再如,“新聞翻譯”教學,讓學生通過了解英語新聞與漢語新聞的不同寫作體例,分析英漢新聞翻譯和漢英新聞編譯的不同側重點,掌握對于新聞導語、新聞標題及主體的翻譯和編譯基本方法,引導學生對翻譯的忠實性進行重新解讀,理解不同意識形態(tài)對于新聞翻譯的影響以及翻譯編譯的原則。通過這兩門課,學生對于基本的翻譯理論有了新的解讀,不再拘泥于所謂的翻譯技巧和翻譯方法,反而可以站在較高的視角宏觀地查看整個翻譯過程和翻譯的影響因子。
通過普通翻譯課程,講授翻譯的基本理論和技巧, 使學生基本上掌握一般的翻譯原則、方法和技巧,并對英漢兩種語言的異同有一定的比較和心得。在此基礎上, 開設應用翻譯課程,講授各種不同應用問題的翻譯。教師可根據(jù)實際的社會需求和學生的興趣,講授各種非文學的翻譯文體時注意詳略得當。如對于外宣翻譯,商務翻譯、科技翻譯、廣告翻譯、新聞翻譯和旅游翻譯等這些學生畢業(yè)后涉足的可能性較大的應用文體翻譯,可以結合相關專業(yè)課如商務英語、國際貿易課程、機電英語、新聞報刊選讀、跨文化交際等課程雙管齊下,同時利用每學期的實訓課程盡量多安排些相關的翻譯實踐活動。而對于法律翻譯、政論翻譯等學生涉足可能較少的應用文體則可以概要介紹該文體的文體特征以及翻譯原則和翻譯方法。同時可以安排適當?shù)漠數(shù)臅r間講授部分文學翻譯的理論及翻譯策略,這樣既讓學生對非文學翻譯和文學翻譯的不同文體特征及翻譯理論、翻譯策略有所比較,有所了解,也彌補了只講授非文學翻譯而導致學生對文學翻譯不屑一顧的誤區(qū)。這樣,對翻譯真正感興趣的同學還可以利用大四最后一年的時間思考自己考研的方向和今后的發(fā)展領域,準備踏入工作崗位的同學則可以利用非文學翻譯課上學到的各種不同實用文體的翻譯技巧和翻譯策略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非文學類翻譯課程的授課中也存在很多問題,首當其沖的便是尋找合適的非文學翻譯教材,這是有效進行非文學翻譯教學、培養(yǎng)合格應用翻譯人才的重要內容。目前國內市場上翻譯教材種類繁多,然而以不同類別的語料為素材的應用文體翻譯教程并不多見。國內缺乏綜合性的非文學翻譯教材,為開設非文學翻譯課程增加了難度;而已經開設了非文學翻譯課程的教師,不得不通過各種途徑找資料、編教案 。因此,非文學翻譯教材的建設勢在必行。
問題之二,學生缺乏應用翻譯實踐可能是英語專業(yè)非文學翻譯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致命傷”。翻譯水平的提高一定是以大量的翻譯實踐為基礎的,非文學文體的各種文體風格大相徑庭,譬如廣告翻譯與說明書翻譯,由此而衍生的不同翻譯策略也是頗為迥異,廣告翻譯采用的交際翻譯法語說明書翻譯采用的語義翻譯法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如果缺乏大量的應用翻譯實踐經驗,就很難把握各種不同文體的特征,從而采用適當?shù)姆g方法。除教師布置的課堂作業(yè)和課后練習外,學生很少或者幾乎沒有進行過其他的應用翻譯實踐活動。而由于時間和精力所限,教師所布置的隨堂作業(yè)和課后練習量一般也不會很大,所涵蓋的面也不會很廣,這就造成了學生非文學翻譯理論與實際翻譯操作脫節(jié)的局面。故可以考慮將一定字數(shù)的應用翻譯練習與該課程學期期末總評分數(shù)相關聯(lián)的方式,提高學生完成應用翻譯練習的積極性,避免學生敷衍了事。但是,僅僅如此還是治標不治本。要解決翻譯實踐少這個問題,根本還在學生自己。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方設法多參加應用翻譯實踐活動,如各種會展翻譯、經貿翻譯等,參與各類橫向課題的翻譯項目。處理解決翻譯“量”上的問題之外,翻譯的“質”也是至關重要。教師應引導學生在充分利用所學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注重利用平行文本來解決一些難點的翻譯,通過小組討論切磋的過程來共同提高。當然,學生也可以再教師的指導和鼓勵下從事一些有償翻譯活動,提高應用翻譯實踐的技能和從事應用翻譯的積極性。
當今社會中,應用翻譯人才是全球經濟發(fā)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英語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更應立足于學校定位,緊密貼近行業(yè)發(fā)展的需求,大力推進非文學翻譯的力度,重視學生應用翻譯能力的培養(yǎng),努力改變傳統(tǒng)意義上理工科院校中英語專業(yè)邊緣化的趨勢。
參考文獻:
[1]陳浪,柴明穎.多元化:翻譯教學的必然發(fā)展趨勢——以英國高校的翻譯教學為例[J].外語界,2008,(2).
[2]方夢之,毛忠明.英漢-漢英應用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
[3]高等學校外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大綱[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4]郭建中.翻譯導讀:實用文體翻譯[J].中國翻譯,2005,(6).
[5]韓子滿.應用翻譯研究[J].中國科技翻譯,2005,(4).
[6]何其莘.翻譯和外語教學[J].中國翻譯,2007,(4).
[7]黃皓,鄧月萍,李和慶,王珍珍.新編英語筆譯教程——對比 技巧 工具[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8]李長栓.非文學翻譯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4.
[9]李軍,黃寶印,朱瑞.改革和完善外語專業(yè)研究生培養(yǎng)模式培養(yǎng)翻譯專業(yè)碩士學位人才[J].中國翻譯,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