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
不久前有了一次期待已久的旅行,目的地是東京。
到了東京怎能不來筑地市場,之前一直聽說筑地市場,去之前就好期待去看魚市的繁華景象。旅行最后一天上午特地去了一趟。即便幾天來走的路不少,筑地也定是來東京的朋友絕對不能錯過的一個必到之處。
筑地市場絕對是東京一大特色,因為住在日本橋,起個大早乘地鐵都營大江戶線到筑地市場站出來步行可到。8點多走出筑地地鐵站,一到街上當真有些傻眼,熙熙攘攘的人群都是涌向筑地市場的,跟著指示牌和人流走就行,因為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去筑地市場的。
吃飯和市場是分開的,場內(nèi)市場已經(jīng)關(guān)閉,筑地場外市場小吃很多,主要針對的就是世界各地游客、食客和家庭主婦。市場真的很大,分為外圍市場及內(nèi)部市場,內(nèi)部市場里大約有四五條小巷弄,由于盛名在外,這里的場面是日本景點中少有的摩肩接踵。里面都是各式小店,專門賣各類海產(chǎn)品,種類繁多,和水產(chǎn)相關(guān)的東西都能看到,都是很大只的那種,價格低廉實惠。還有現(xiàn)場即做的鮮活海鮮刺身、壽司,但真的沒有臟亂差,店主也都很熱情,各種要買的手信還可以試吃,雖然不會日語,但基本都可以溝通的。
對于游客來說,筑地市場的確是個獵奇的好地方。市場本身是個類似菜場的地方,不但能見識到真正的日本市場生活,還能享受到最新鮮的日本料理。別忘了日本料理最大特色就是新鮮,海鮮更加是重頭戲。哪里的魚生食材有這里齊全而鮮活呢?隨便哪一家都是好吃的,還能看到超大的魚頭,身臨其境啊。不想花太多錢,又想吃最新鮮美味的壽司,筑地市場適合你。很多店需要排很久隊,感覺逛完這里大概需要一天時間,但是很多店都是早早打烊的,所以來這里需要早起。
遠遠就見人頭攢動,很多食檔很小很小,售賣各色食肆,比較特色的有玉子燒、鮮貝燒,還有各種壽司和海鮮飯,價錢也很劃算。筑地場外市場的熱鬧已經(jīng)足以讓我驚嘆了。
鄰近主路的那條小路旁則全都是各種制作壽司、拉面、牛肉飯、海鮮飯的小店。不到筑地就不算感受過世界人民(當然也有本地人)對日本料理的癡狂,每家店門口都有數(shù)十人排隊,就算那家店沒有座位需要站著吃,就算那家店連站著吃的地方都沒有,人們也執(zhí)著地排著長隊,任由來來往往的行人蹭來蹭去,更需要不停閃躲那些歡天喜地端著碗找地兒吃飯的人。
除了很出名的牛肉飯之外,還有一家蕎麥面天婦羅和一家中華面。一早兒就很多人排隊,只有三種可以選,一種是齋面,超級多人吃;一種看不懂,應該是加了日式叉燒肉的;還有一種是再加了云吞的。我是選了加云吞的,但是強烈建議選齋面就好。天氣微冷,一大早吃這個很舒服。然后進市場吃海鮮。
筑地市場以生冷食物為主,許多老餮不遠萬里來到這里,忍受著漫長的排隊等待,只為嘗一口這零距離的鮮美。金槍魚、三文魚、八爪魚、海膽、螃蟹等等各式各樣的海產(chǎn)品,無論是做成壽司、刺身,還是蓋飯,都能讓你感受到十足的鮮美,而且真的就是當天凌晨剛從海里打撈上來的魚。
可以現(xiàn)場吃也可以在居酒屋享用,更可以買回去慢慢烹煮。我們選擇的是路邊吃,觀光客必選。
必須點的菜就是三文魚飯,絕對新鮮美味,因為店小,外面都排隊,建議早點去以免人多要排一兩個小時。點了鮪魚刺身,很大的分量,含有12片,切得極厚極大,我能說實在太劃算了么,鮪魚的味道比吞拿以及三文魚還是高級多了,略似肥肉的溫厚又不油膩,可以嘗到其油脂有股清香。還嘗了炭燒北海道北極貝,700日元一大片,立貝很大一粒,貝黃也很多,老板很厚道,還加了很多小貝搭配其中,淋點醬油,美死啦。生蠔是加點檸檬汁直接生吃的,口感清香有甜,鮮美無比??編ё由厦婕雍D?,稻荷壽司上面加魚籽和海膽,剛做好的玉子燒,都超好吃。這個時候就會恨自己為什么胃不夠大。
在筑地吃壽司,不僅僅可以得到頂級的味覺享受,更可以空前地感受到美食對人們的影響力?;蛟S對很多人來說,加入這些執(zhí)著的食客的行列里湊湊熱鬧本身就已經(jīng)很有意思了,畢竟在一個清晨如此眾多為食物瘋狂的人聚集在一起,并不是哪里都會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
吃完還可以看看周邊的小商品市場,很多食材可以購買,推薦最后一條橫街的店鋪,鮮少有人過去,每家都在極力推銷自家的產(chǎn)品,從農(nóng)副產(chǎn)品到魚貨海貨到廚房用具各式雜貨,肯定不會讓你失望。
逛筑地,不一定找攻略推薦的店,隨便挑一家,都很讓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