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彩霞
摘 要:在實施素質教育但應試教育還大有市場的今天,教育要“松綁”,學生要“減負”,但教育質量要提高,“既要馬兒好,又要馬兒少吃草”,這于教育一線的所有教師而言確實是一個大難題。要在有限的四十分鐘時間內,使學生學有所得,掌握學法,且學得快樂,這確實是一門學問,值得研究。筆者從幾個方面提出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方法。
關鍵詞:素質教育;教學的有效性;老師的主動性
目前素質教育還難以攻破應試教育,如何在這場較量中求得生存與發(fā)展,這是擺在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嚴峻的現(xiàn)實。在這樣一個現(xiàn)實背景下,教育界給自己提出“教學的有效性”這一研究課題,即通過課堂教學活動促進全體學生素質和個性的最優(yōu)化發(fā)展。作為一名小學的語文老師,對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一些思考。
一、深入鉆研文本,充分開發(fā)利用教學資源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途徑在于教師必須先鉆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幾個來回”,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挖掘訓練要素,并選取符合教材與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如果教師自身對文本沒有吃透,不了解編寫意圖,教學目標不明,教學重點不詳,甚至南轅北轍,便很難做到以文本為憑借,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yǎng)。
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應該這樣去做:對一篇新的課文,總應先通讀一遍,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畫出學生可能不理解的詞語,對這些詞語的理解方法作出“預設”,或查字典解釋,或對照近義詞、反義詞理解,或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這個過程中,要花費許多時間與精力,甚至包括一些“無用功”,但它卻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環(huán)。
二、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學生學習積極性指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有濃厚的興趣,主動、自覺地進行學習內容的探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越高,課堂教學效率就越高。
設置懸念,激發(fā)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秘方。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開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種。開端引趣的方式除“設疑”以外,還有“謎語引趣”、“懸念引趣”、“故事引趣”等。一節(jié)課的開端實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戰(zhàn)斗中選擇一個突破口一樣,輝煌的戰(zhàn)果就是從這里開始的。“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重視開端時的趣味性。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參與競爭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措施。比賽的形式可以是以學生個體為競爭對手,也可以是以小組為單位成為競爭對手等。刻意求新,也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喜新是人的共同心理,好奇更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征。教師要想方設法使每一堂課都有“新意”。講戲劇未嘗不可以演一演;講詩歌不妨舉行個朗誦會;范讀時不妨放一段錄音……新的方式可以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聯(lián)系生活實際,激趣的效果也是相當明顯的。學生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就能喜歡學習,上課能積極參與,精力集中,在學習過程中能自覺學習,能提出各種疑難問題,勤于請教;能積極參加學習小組的討論研究,設法解決有一定難度的題目,并且主動地尋找具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他們的學習目標已不是為了分數(shù),而是切切實實地掌握和運用知識。
三、組織學生運用多種形式學習,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認識內化成行為的具體表現(xiàn)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主動參與,即主體參與認識的行為實踐是自覺的、積極的、主動的。如果學生主動性越明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首先,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勤思多問。其次,提倡學生合作學習,取長補短?!昂献鲗W習”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放手在小組內討論,尋找解決策略,教師所做的正是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的工作。在小組合作學習、交流中,學生要發(fā)言,要聽取同學的意見,在評價中要當小老師,這樣,學生參與的量和質都得到了提高,主體地位更加突出。教師要投入到小組中,以一名探索者的身份出現(xiàn),提高學生積極性。教師也可以在練習的過程中展開“合作學習”。小學生的思維比較單一,題目形式稍有變化往往會影響解決問題方法的選擇,甚至失誤。設計一題多想,同一問題多種解決等,在學生獨立解決的基礎上,然后組織小組討論、辨別、交流,有利于解決問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發(fā)揮評價的激勵、導向、調控功能,使學生學有動力,學有方向,學有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對學生的日常表現(xiàn),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性的評價為主,采用激勵性的評語,盡量從正面引導。事實上,任何人都有獲得新鮮刺激的需求,對于兒童而言,更是渴望變化,期待驚喜,追求新鮮。
其一,我們可以在口頭語言的評價上機智多變,靈活地采用激勵式言語評價、導學式言語評價、明理式言語評價、幽默式言語評價等。最好能廣泛收集,加強積累,使評價用語定期更換、常用常新、層出不窮,時時給學生以因時因景因文因人而異的新鮮評價或富有情趣的評價語,讓學生聽而不厭,學而不倦;其二,我們可以將口頭語言的評價和體態(tài)語的評價相結合,愛撫地摸頭、由衷的鼓掌、有力的大拇指,加上真誠的贊語,更能傳播一種情緒,交流一種感情。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的評價是體現(xiàn)教師主導作用的一個重要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運用積極性評價的過程中,還要有全人觀念,評價的內容應具有廣泛性,使評價從智力因素向非智力因素延伸,應重視對學生進步性指導,給予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閱讀的評價,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認識的提高,情感的發(fā)展,價值觀的形成。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們必須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chuàng)新,熟練地運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關素霞.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淺析[J].學周刊,2016,(02):74.
[2]李茂林.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對策分析[J].學周刊,2016,(32):96.
[3]楊孝武.淺析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才智,2015,(13):199.
[4]陳小娥.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5,(1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