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依依
浙江省臺州市臨海市白水洋鎮(zhèn)中心校
摘 要:進入新一輪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綜合實踐活動這一門新的課程,以其全新的理念,獨有的形式,全方位的要求,無可避免地百在我們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如何去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挖掘教育資源,讓這門新課程展現(xiàn)出獨有的魅力呢?我們應根據(jù)自身的特點,緊扣現(xiàn)實生活,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通過多種活動方式,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開展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性、自主性、趣味性、創(chuàng)新性為主要特征的綜合實踐活動,讓它充滿生命活力。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一門新生的課程,沒有現(xiàn)成的教案,沒有固定的教學模式,沒有可借鑒的經(jīng)驗,也沒有專業(yè)的師資。在這樣的背景下,要上好綜合實踐課,需要發(fā)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實踐證明,要讓綜合實踐課上出成效,活動是最好的載體。
關鍵詞:活動;課堂;精彩紛呈
一、巧妙利用資源,在體驗式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1.勞動基地的實踐探索。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讓他們了解平時所吃的蔬菜是怎樣來的。我們學校在生物園里開辟了一大片樂農(nóng)基地,分配給三年級以上的班級,孩子們都把這塊基地稱為“開心農(nóng)場”。2004屆1班的同學充分利用這一塊實踐基地,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上到實踐基地松土、播種,然后分小組每天輪流給蔬菜澆水,并在老師的指導下將觀察到的蔬菜生長情況記在日記本上。就三年級那一年,他們已經(jīng)成功收獲了白菜、菜心、白蘿卜、紅蘿卜、冬瓜等蔬菜,看著收獲的果實,他們都開心地笑了,還把收獲到的白蘿卜腌制成酸蘿卜全班一起享用,將收獲的大冬瓜送給他們最敬愛的老師。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但鍛煉了動手能力,掌握了種植蔬菜的相關知識,還體會了勞動的苦與收獲的甜。
2.廚藝大比拼,讓家庭和學校形成教育的合力。現(xiàn)在的孩子生活都很富足,常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有的孩子甚至說不出十種蔬菜的名稱,更不會動手煮飯菜。然而會煮簡單的飯菜是每個人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生存能力,為了培養(yǎng)學生這方面的綜合能力,我們學校很多班級都會利用學校的家政室結合綜合實踐活動課舉行廚藝大比拼活動。在進行活動的前一個月,我們一般先布置學生回家練習廚藝,有目標地向家長學習煮一些有特色的家鄉(xiāng)小菜?;顒拥那耙惶?,教師將全班分成六個大組,確定組長。然后由組長召開小組會議,商量確定參賽的菜式,分工,自制精美的評分表。每小組還設立了廚師、服務員和推銷員等職位。廚師負責煮菜,服務員盡自己最大的努力配合廚師和招呼客人,推銷員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推銷本組的菜式。菜煮好后,邀請學校的老師試吃并打分,最后評出十道得分最高的菜式作為該屆廚藝大比拼的名菜,并在班上表彰十大名菜的廚師?;顒咏Y束后,老師還要求學生將在“廚藝大比拼”活動中學到的菜式介紹給家人,并找機會煮給家人吃。通過這樣的活動,孩子們不僅認識很多蔬菜的名稱,還懂得了營養(yǎng)搭配的原則,更體會到父母每天的辛勞,畢竟張羅一桌飯菜真的不容易。更讓人欣慰的是,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的動手、與人合作、交際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和提高,還將學校和家庭形成教育的合力,給學生提供更廣闊展示成功的舞臺。
二、積極搭建展示成功的舞臺,在活動中增長學生的知識
1.將一些枯燥、抽象的知識化為有趣、具體的活動。我們常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把一些枯燥、抽象的知識化為有趣、生動的活動,讓孩子們更易于理解與接受。在五年級下冊的教材第一單元“茶”的學習中,我們充分利用課堂這一平臺,為學生搭建了展示自我學習成果的機會。課堂上,各小組根據(jù)學習內(nèi)容選擇學習伙伴,組成學習小組,定好研究的主題,分工合作完成一份研究小報告,并且展示本小組的研究內(nèi)容。有的小組研究茶的來歷,有的小組研究茶的種類,有的小組研究茶與健康,還有的小組研究茶具和茶道藝術……研究的主題豐富多彩,孩子們通過查找相關資料、上臺展示,可以說“一課多得”。
又如有一個單元專門研究“花”的。為了培養(yǎng)同學們的動手操作能力,活躍同學們的創(chuàng)意思維,提高同學們的藝術品位,我們把重點定為一個主題——插花。本次活動以“花語”為主題,分成12個小組進行,設有最佳創(chuàng)意獎、最佳層次獎、最佳花語獎、辛勤獎和花王這五個獎項?;顒娱_始前,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了解插花的技巧,無論是基本道具、器皿的選擇,還是色彩搭配、插花的基本造型等都作了深入的了解。整個比賽過程氣氛活躍,同學參與面廣,做到人人動手,合作互動,每個小組都能把自己小組的精神融入到插花藝術當中,13份作品各有特色:有的能體現(xiàn)“大愛”,有的風格簡潔、感覺清爽,還有的創(chuàng)意十足。最后經(jīng)過評委老師的評選,五個獎項都塵埃落定。同學們在這次活動中明白了插花藝術既陶冶了情操,又展示了班級的風采,真的是收獲頗豐。
2.通過調(diào)查研究,學生自主獲取知識。有些內(nèi)容適合讓學生通過調(diào)查研究去獲取知識,我們就放手讓學生去做。例如在六年級第一學期第五單元“環(huán)保調(diào)查”的學習中,我們讓學生當“我是小小調(diào)查員”,組成小小調(diào)查團,仔細觀察校門口的污染情況,并把觀察到的情況記錄下來。最后,學生經(jīng)過觀察調(diào)查所得,學校門口的污染主要有噪音污染、空氣污染和食品污染。而污染的來源主要來自公路上的汽車、學校對面的小食店和學校附近的工廠。接著他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污染,通過上網(wǎng)查資料和采訪專業(yè)人士,對其危害性作了深入的調(diào)查研究,最后獲得污染的危害性的相關知識。學生通過調(diào)查研究,自主去獲取知識,培養(yǎng)了他們主動搜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這種能力會讓他們受益一輩子。
三、優(yōu)化評價手段,鞏固學生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興趣
1.評價要及時。在每一個活動過程中,或者活動結束時,我們都要及時給學生一個評價。評價語言要有針對性、有新意、達到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的目的。使學生在教師的評價中做到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認識以及自我完善。
2.開展自我評價。一切教育活動應該著眼于學生生長的內(nèi)在動力的喚醒。開展自我評價,使學生主動參與自我教育的全過程,強化感悟自尊、自愛、自信、自強及自律,從而獲得較真實的自我認識及努力方向。
3.開展生生互評。由于每個人條件的不同,每個人的經(jīng)驗和教訓都是不一樣的,因而要盡可能將每個人的收獲變成大家共同的精神財富。生生互評,不僅可以讓學生吸收到別人的有益經(jīng)驗,而且可以促使大家對問題加深認識,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敢于和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并發(fā)表個人見解的優(yōu)良品質(zhì)。
綜上所述,有效的課堂就應該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通過親身體驗,才能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領悟,甚至有所創(chuàng)造?;顒?,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使課堂變得更加精彩紛呈。
參考文獻:
[1]郭元祥,肖成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指南[M].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綜合實踐活動課程[M].廣東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