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俊+眭輝金+蘇小俊
導讀:針對棚室連作障礙等問題,研究發(fā)現(xiàn)稻—萵苣—莧菜水旱輪作栽培模式病害發(fā)生輕,減少了化肥農藥的施用,且經濟效益好,同時詳細介紹了水稻、萵苣和莧菜的高效栽培技術要點及取得的成效。
蘇南地區(qū)的丹陽市發(fā)展大棚蔬菜生產多年,棚室連作障礙較重,已影響到蔬菜產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1~6]。應綠色發(fā)展理念對化肥農藥雙減的要求,為探索新的栽培模式,經連續(xù)3年的試驗,發(fā)現(xiàn)稻—萵苣—莧菜水旱輪作栽培模式病害發(fā)生輕,化肥農藥雙減效果明顯,且經濟效益好,現(xiàn)總結如下。
1 水旱輪作栽培模式
水稻于5月下旬機插,11月初采收,產量約600 kg/667 m2,按2.8元/kg計,667 m2產值1 680元;萵苣于9月下旬10月初育苗,11月上中旬定植,翌年2月上中旬采收,產量約2 500 kg/667 m2,按4元/kg計,667 m2產值約10 000元;莧菜3月上中旬播種,4月上中旬至5月中旬采收,產量1 500~2 000 kg/667 m2,按2元/kg計,667 m2產值3 000~4 000元;全年667 m2產值可達15 000元。
2 高效栽培要點
2.1 水稻
①品種選擇 選用優(yōu)質高產多抗的品種,如武運粳30、武運粳31、鎮(zhèn)稻18、南粳52等。
②種子處理和秧田期肥水管理 均由專業(yè)的機插手負責實施。
③肥料運籌 由于前茬種植的萵苣和莧菜需肥不大,土中留存的肥料較多,因而在水稻種植期間基蘗肥可少施或不施,后期穗肥看長勢長相,適當施用少量的促花肥和?;ǚ剩詈笱a施硅、鋅肥等。
④水漿管理 堅持薄水栽插,淺水促蘗。分蘗期嚴防缺水,以免小苗一擱到老不發(fā);防深水,以免產生化除藥害;適時擱田,秧苗分蘗勢強,高峰苗來勢猛,可適當提前到預計穗數(shù)80%時脫水擱田,分次輕擱至田中不陷腳,葉色落黃褪淡即可,以抑制無效分蘗并控制基部節(jié)間伸長,提高根系活力,機插秧667 m2高峰苗控制在28萬根以內;孕穗、抽穗期建立淺水層,灌漿結實期濕潤灌溉,干干濕濕,做到“前水不干,后水不灌”;成熟期切忌過早斷水,養(yǎng)好老稻,收獲前7天斷水。
⑤病蟲草害防治 水稻移栽后5~7天結合施分蘗肥進行化學除草工作,拌勻分蘗肥撒施并保持水層5~7天;分別在破口前一星期、破口期、抽穗揚花期3個關鍵期防治稻曲病。
2.2 萵苣
①品種選擇 選用抗病、高產、拔節(jié)密、莖稈粗壯、莖不開裂、香味足、脆嫩、肉質綠色的優(yōu)良品種,如南京紫皮香、掛絲紅等。
②育苗 9月下旬10月初在拱棚內播種育苗。667 m2用種量約120 g。一般苗齡35天左右,5~6片真葉時定植。
③定植 水稻收獲后及時耕翻晾曬,667 m2施腐熟有機肥3 000 kg、三元復合肥50 kg,起壟作畦,扣棚覆膜,萵苣苗移植時帶土護根,行株距35 cm×
30 cm,667 m2栽3 500株,定植后澆足定根水。
④溫度控制 緩苗期棚內溫度超過20℃時,開始通風煉苗,白天棚內溫度不超過25℃,夜間3~10℃,在滿足萵苣生長的適宜溫度下盡量加大通風,在濕度偏大的情況下,及時通風散濕,可有效防止病害發(fā)生。后期天冷后,要防止植株受凍,氣溫在0℃以下時棚內要雙層膜覆蓋,并加蓋無紡布或草簾保溫。
⑤肥水管理 萵苣定植后要輕施提苗肥,重施開盤肥,適施送嫁肥。緩苗后8~10天,及時追1次肥,每667 m2施三元復合肥6 kg,結合澆水進行;進入蓮座期后,封壟前,莖開始膨大,應重施追肥,每667 m2施三元復合肥25 kg,結合澆水進行。莖膨大期,一定要保持土壤濕潤,防止過干過濕,保莖增粗。整個生長期應根據土壤肥力和水分等情況進行合理的肥水管理。
⑥病蟲害防治 蟲害較少。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菌核病、軟腐病,可用殺毒礬(噁霜·錳鋅)防治霜霉??;用菌核凈防治菌核病;用新植霉素或農用鏈霉素澆根防治軟腐病。
⑦收獲 心葉與外葉平齊為收獲適期,一般情況下,萵苣在2月上旬已長成,可根據市場需要,隨時采收上市,主要供應春節(jié)后市場,豐富花色品種。2月下旬3月上旬氣溫回升后極易抽薹,應及時采收完畢,過遲收獲,則莖皮增厚,莖部伸長,品質下降。
2.3 莧菜
①品種選擇 選用抽薹開花較遲、品質柔嫩的品種,根據市場需求,在保護地中栽培可選用紅莧、綠莧或地方品種蝴蝶莧。
②整地播種 莧菜種子細小,整地必須精細,做到地平、土細,以利出苗。667 m2施腐熟有機肥
1 500 kg作基肥,后作壟或畦。播種量4~5 kg/667 m2,可撒播或條播。播后覆土1.0~1.5 cm厚。
③追肥澆水 宜少澆水。當幼苗長到2片真葉時,進行第1次追肥;12天后進行第2次追肥,第1次采收后進行第3次追肥,以后每采收1次,追1次肥,每次追肥667 m2均以速效氮肥10 kg對水澆施。
④中耕、整枝 幼苗生長期間要及時中耕除
草,以免影響莧菜苗生長。莧菜多次采收的還要整枝,即當主枝采收后,可在主枝基部2~3節(jié)剪下嫩枝,促進側枝萌發(fā),以達到提高產量的作用。
⑤病蟲害防治 蚜蟲可用2.5%功夫(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4 000倍液或40%氰戊菊酯乳油
6 000倍液噴霧防治。白銹病在發(fā)病初期可用58%雷多米爾·錳鋅(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同時每667 m2噴施30~50 mL增產菌或植寶素(微量元素肥料)
6 000~9 000倍液,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⑥采收 莧菜可一次播種多次采收。第1次采收多與間苗結合。一般在播后30~40天開始采收,采收掌握收大留小、留苗均勻的原則,以增加后期產量。
3 小結
通過稻—萵苣—莧菜無公害栽培模式的實踐表明,該模式既節(jié)省了水稻生長期間氮肥的使用量,節(jié)約成本,降低了肥料過多使用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又增加了農民的收入,通過該模式的應用,解決了種植小麥、油菜經濟效益不高的難題,可以在適宜種植地區(qū)有規(guī)劃地種植[7~12]。
參考文獻
[1] 蘇小俊,婁麗娜.水旱輪作在克服設施蔬菜連作障礙中的應用[J].蔬菜,2014,41(3):128-129.
[2] 顧玉成,吳金平.設施栽培連作障礙克服技術的研究與應用[J].湖北農業(yè)科學,2011,50(1):1-3.
[3] 郭軍,顧閩峰,祖艷俠,等.設施栽培蔬菜連作障礙成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J].江西農業(yè)學報,2009,21(11):51-54.
[4] 孫光聞,陳日遠,劉厚誠.設施蔬菜連作障礙原因及防治措施[J].農業(yè)工程學報,2005(21):184-188.
[5] 吳鳳芝,趙風艷.設施蔬菜連作障礙原因綜合分析與防治措施[J].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2000,31(3):241-247.
[6] 張琴,周升春,朱訓永,等.設施蔬菜連作障礙原因及防控措施[J].農業(yè)科技通訊,2011(1):158-160.
[7] 江解增,繆旻珉,曾曉萍,等.設施內蔬菜水旱輪作新模式[J].中國蔬菜,2011(9):46-49.
[8] 張旭東.菠菜—馬鈴薯—水稻高效輪作栽培技術[J].農業(yè)科技通訊,1999(10):16-17.
[9] 陳曉明,王肇萍,張賚涌,等.雙孢蘑菇—西瓜—水稻高效生態(tài)種植模式研究[J].長江蔬菜,2009(22):21-24.
[10] 程志超,施潔,周一珺,等.大棚淺水藕—秋延后辣椒高效栽培技術[J].長江蔬菜,2009(16):90-91.
[11] 何圣米,楊悅儉,李必元,等.設施蔬菜—水生蔬菜水旱輪作模式的應用[J].浙江農業(yè)科學,2005(1):10-12.
[12] 何圣米,楊悅儉,李必元,等.大棚蔬菜—荸薺水旱輪作高效種植模式的應用[J].江蘇農業(yè)科學,2005(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