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紅,劉恩合,付君民
(遷西縣人民醫(yī)院,河北 唐山 064300)
循證護理干預對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患者護理滿意度的影響研究
楊柳紅,劉恩合,付君民
(遷西縣人民醫(yī)院,河北 唐山 064300)
目的探討分析循證護理干預對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患者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方法選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治療的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患者88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4例。其中,對照組使用普通護理,觀察組使用循證護理。將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健康知識得分以及護理滿意度情況進行對比。結果護理后,觀察組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患者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健康知識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3.18%,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循證護理應用于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患者的護理效果可觀,可提升其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循證護理;高血壓腦出血;手術;護理滿意度
高血壓腦出血是腦血管病中病死率和致殘率均較高的一種疾患,同時也是高血壓患者較為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近年來,隨著高血壓發(fā)生率的提高,高血壓腦出血的發(fā)作率也呈逐年上升趨勢,對患者的身體健康以及生活質量等造成極大影響[1]。高血壓腦出血術后患者的昏迷時間較長,且并發(fā)感染的概率高,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護理難度。本次研究中,在普通護理的基礎上,對部分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患者使用了循證護理進行干預,效果較為顯著,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治療的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患者88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4例。觀察組男29例,女15例;年齡53~71歲,平均年齡(60.78±6.89)歲;高血壓病程5~13年,平均病程(8.69±2.45)年;腦干出血患者4例、丘腦出血患者18例、基底節(jié)區(qū)出血患者9例、腦葉出血13例。對照組男27例,女17例;年齡53~70歲,平均年齡(60.21±6.15)歲;高血壓病程5~12年,平均病程(8.13±2.11)年;腦干出血患者6例、丘腦出血患者15例、基底節(jié)區(qū)出血患者11例、腦葉出血1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本組患者普通護理,主要包括監(jiān)測患者的各項生命指征,為其服藥、飲食以及皮膚護理等進行指導。
觀察組:在普通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本組患者循證護理。成立循證護理小組,小組成員主要由護士長、相關護士等組成。小組成員均經過統(tǒng)一培訓,并對其進行相關考核。首先,針對護理的重點以及患者的基本情況提出問題(如何減少術后感染、再出血、康復訓練等);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選擇文獻數(shù)據庫,搜索關鍵詞,查閱相關文獻和資料,尋找循證支持。通過獲取的證據,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循證護理措施,并加強落實。主要包括心理護理、并發(fā)癥護理、體位鍛煉、營養(yǎng)支持以及康復訓練。
1.3 觀察指標、判定標準
1.3.1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患者的住院時間、健康知識得分以及護理滿意度情況。
1.3.2 判定標準
采用自制的問卷調查表,對患者的健康知識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價。健康知識評分總分為100分,得分與其呈正相關;護理滿意度分值為0~100分,其中>90分為非常滿意;80~90分為基本滿意;60~79分為一般滿意;<60分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率+基本滿意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對數(shù)據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和健康知識得分
觀察組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患者的住院時間、健康知識得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和健康知識得分
2.2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患者在護理后護理滿意度為93.18%,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77.2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n,%)
近幾年來,隨著心血管疾病發(fā)病率的不斷攀升,腦出血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已經成為國內外專家共同關注的熱點話題[2]。腦出血具有發(fā)病急、進展迅速以及預后較差等特點,因此,需要采用合理的護理措施進行干預[3]。本次研究中,循證護理應用于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患者的效果顯著,如下:
(1)心理護理:受疾病影響,大部分患者存在對手術效果的顧慮以及安全的擔心,容易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等情緒,不利于術后恢復。護理人員應加強與患者的交流,通過溝通,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具體情況,并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向患者詳細講解手術的大致流程,并告知其可能出現(xiàn)的意外情況以及術后注意事項等,緩解其緊張等情緒,消除顧慮。
(2)并發(fā)癥護理:術后,由于體質的不同,患者易出現(xiàn)各種并發(fā)癥,其中以肺部感染、再出血以及消化道應激性潰瘍等為主。因此,應加強預防和處理。對于患者的病情以及生命體征變化進行密切關注,一旦出現(xiàn)異常,應立即上報,并給予相應的處理措施。
(3)體位鍛煉:在患者的康復期,應鼓勵其盡早進行鍛煉??蓮膭幼鬏^小的體位鍛煉開始,幫助患者保持正常的體位,以便其可盡早自行控制體位,加快恢復的進程。
(4)營養(yǎng)支持:經過手術,患者流失了大量的水分和能量。因此應加強營養(yǎng)支持。主要包括腸內腸外聯(lián)合營養(yǎng)支持,盡量少使用營養(yǎng)藥物,可自制營養(yǎng)液代替。保證患者每日飲水,食物以粗纖維為主,幫助其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
(5)康復訓練:術后1周,以患者的實際恢復情況為主,可為其將運動量逐漸加大。在協(xié)助其進行康復訓練時,應注意動作輕柔,鍛煉強度應在患者可承受的范圍內,不可勉強。術后2周,應鼓勵患者盡早進行床下活動,以加快恢復速度。
在本次研究結果中,對比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患者的護理效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的住院時間,明顯較對照組更短,且健康知識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3.18%,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77.2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以上結果可知,循證護理不僅可提高護理質量,增強患者對健康知識的知曉度,縮短住院時間,同時體現(xiàn)了以患者為中心的原則,使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提升。
總之,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患者使用循證護理干預后,效果顯著,可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廣泛推廣使用。
[1] 褚小麗,艷 梅,張 茜,等.循證護理對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患者應激水平及康復功能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4,4(15):107-110.
[2] 吳偉玲.開展循證護理對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手術后意識障礙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29):325-326.
[3] 陸 赟.循證護理在高血壓腦出血并發(fā)癥護理中的應用[J].中外醫(yī)療,2016,35(25):144-146.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06.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