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爭偉
[摘 要]領導干部的道德修養(yǎng)對于黨的執(zhí)政能力、社會道德體系的構建和黨的威信的提高都有深遠的影響。部分領導干部道德之所以“失范”,一是主動修養(yǎng)不夠,二是現存體制不完善。提升領導干部道德修養(yǎng)重在自身,勢必要從強化學習、心態(tài)調整、時常反思和堅持篤行等方面入手,才可從根本上改變。
[關鍵詞]領導干部;道德;修養(yǎng)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0.178
習近平同志曾深刻指出,對各級領導干部來說,德是為官之魂。領導干部必須加強自身道德修養(yǎng),做誠信風尚的引領者、公平正義的維護者和社會道德的示范者。
1 提升領導干部道德修養(yǎng)的意義
1.1 提升領導干部道德修養(yǎng)是保障黨的執(zhí)政能力的重要方面
黨之所以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取得巨大成就,不只是因為我們有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還因為有一大批堅決執(zhí)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德才兼?zhèn)涞念I導干部。為官從政不光要有才能,更要有品德。才能固然重要,但品德更為關鍵。如果把一個人比喻為一輛汽車的話,那么“品德”就是方向盤,“才能”就是發(fā)動機。沒有“方向盤”,“發(fā)動機”再好,也只能駛進溝里去。當然,只有“方向盤”,沒有“發(fā)動機”也沒有用,但起碼不會出事故。反觀出問題的干部絕大多數不是因為才能的問題,而是因為品德的問題。其落馬的共同路徑往往是從操守不嚴、品行不端、道德失范開始,一步步滑向違法亂紀的深淵的。如果黨的一系列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因為個別道德缺失的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而得不到很好的貫徹落實,勢必嚴重削弱黨的執(zhí)政能力。
1.2 提升領導干部道德修養(yǎng)是構建社會道德體系的關鍵所在
中國一直以來就是一個尚德的國家。對人的評價往往是把德排在前面,例如“德藝雙馨”“德高望重”“品學兼優(yōu)”等就是具體的體現。做人尚且如此要求,做官應更為嚴格,于是就形成了中國“以吏為師”的傳統(tǒng)。
當年農村不就流傳著“村看村,戶看戶,社員看隊干部”的話嘛!老百姓非常在意黨員干部的道德品行,黨員干部做得好,群眾也跟著學好;黨員干部做得差,也就沒有資格要求百姓做得好。事實上,現實中民眾對黨員干部賦予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同樣的事情,普通群眾要做,沒有毛病,而領導干部要做就未必合適。比如婚喪嫁娶、大操大辦,普通群眾操辦,那叫人之常情,黨員干部操辦就會有借機斂財的嫌疑;同樣是救災捐款,普通群眾不捐,那是自覺自愿,而領導干部不捐就是覺悟不夠、先進性不足了;同樣是到廟里上香,普通群眾去,那是心中有信仰,而領導干部去,就是信念不堅定。所以,領導干部的道德水平是整個社會的風向標,對整個社會道德體系的構建起著關鍵作用。
1.3 提升領導干部道德修養(yǎng)是增強黨的威信的當務之急
政德建設,歷來為我黨所重視,涌現出了一大批政德高尚的領導干部。但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政德出現了滑坡:急功近利、鉆營浮夸;陽奉陰違、欺上瞞下;尸位素餐、不思進取;貪污腐敗、驕奢淫逸。
干部道德“失范”已成為違法亂紀的重要因素,既損壞了社會道德風尚,又丑化了干部群體的執(zhí)政形象,還降低了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程度。所以,提升領導干部道德修養(yǎng),已呈勢在必行、刻不容緩之勢。
2 部分領導干部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2.1 經濟利益的驅動
國外一學者做了一項研究,研究結果表明:貧困國家和發(fā)達國家普遍政治穩(wěn)定,道德秩序良好,而發(fā)展中國家卻呈現社會動蕩和倫理失序的狀況。原因在于貧困國家人的欲望尚處于“冬眠”狀態(tài),人人甘受清貧、安貧樂道,而發(fā)達國家,人的欲望比較容易滿足,再加上發(fā)達國家各項制度完善,違背道德去滿足私欲會付出更高的代價,人們不會輕易為之。而在發(fā)展中國家,人的欲望已被初步激發(fā)出來,人人都想發(fā)財致富,但發(fā)展中國家的生產力水平比較低,無法滿足人們日益高漲的欲望,再加上發(fā)展中國家各項制度的不完善,人就會突破倫理秩序來滿足私欲。
我國作為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以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大背景,恰好符合上述學者研究的后一種情況。經濟利益的誘使,確實令一部分領導干部急功近利、鋌而走險,走上違法亂紀的道路,道德“失范”在所難免。[1]
2.2 行政體制的缺陷
我國是高度集權式的行政體制,有著其他體制不具備的較多優(yōu)勢,但也有著自身很難克服的缺陷,那就是使行政監(jiān)督在實際運行狀態(tài)中僅限于上級對下級發(fā)揮作用。而下級對上級的監(jiān)督,特別是對行政“一把手”監(jiān)督就較難發(fā)揮實效,這就為一些領導干部道德失范開啟了方便之門。同時,我國傳統(tǒng)社會中重人治而輕法治,這種“人治”現象的存在就會使體制有失公平。
比如,道德要求人們要實事求是,但是石家莊市建委的郭光允同志如實舉報河北原省委書記程維高的腐敗行為,為何要承受八年的蒙冤才能有一個公平的結果?道德要求人們要為人正派,但是湖北省公安縣被領導和群眾公認“人品很好,為人正派”的紀委干部謝業(yè)新為何慘死在自己的辦公室里至今沒有合理定論?道德要求人們做錯事就要承擔責任,但是有些因失職被免的領導干部為什么過段時間還能復出?
可見,領導干部在運用權力的時候,更多的是靠道德、良心來制約,而缺少嚴格的制度規(guī)范。在這種只靠“應該”,而缺乏“必須”的狀況下,人們的善行得不到鼓勵,而惡行卻被不斷拔高的時候,道德的規(guī)范作用就會失去。部分領導干部在金錢、權力、美色等各種誘惑下,失德行為的發(fā)生也就成為了必然。
2.3 領導干部自身的原因
(1)忽視黨性修養(yǎng)??倳浂啻螐娬{黨性是領導干部最大的德,而黨性產生的基礎就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領導干部道德缺失往往就是從放松理論學習、忽視黨性修養(yǎng)、忽視世界觀的改造開始的。由不講學習、不講政治,到放棄思想改造,導致理想信念發(fā)生動搖,價值觀扭曲直至背離黨的根本宗旨。最后,個人私欲膨脹,道德也就失去了根基。[3]
(2)“官本位”文化的影響。所謂“官本位”是指以官為貴,以官為尊,以官職大小衡量一個人的價值、成就和地位;官為百業(yè)之首,唯有做了官,才能出人頭地,光宗耀祖;也只有做了官,才能獲得特權和利益。[4]正是由于這些 “官本位”思想的存在,才出現了一些領導干部跑官要官、買官賣官、不講道德的現象。
(3)道德意志的不強。每個人的道德活動都會受到外在誘惑和內在欲望的雙重影響。外在的誘惑總是客觀存在而不可排除的,而內在的欲望則是可以控制、可以駕馭的。領導干部如果沒有這種自制力,道德意志不強,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失控的欲望將會成為意志、理性的主宰。很多領導干部就是因為缺乏這種自制力,道德意志不夠強,一步步滑向欲望的深淵而不能自拔,最后導致違法犯罪的。
3 提升領導干部道德修養(yǎng)的路徑思考
3.1 強化學習
當下,提倡學習型社會,學習型政黨,學習型領導干部。老話講“學而優(yōu)則仕”。反過來講“仕而優(yōu)則學”也同樣有道理,要想當個好干部,就要不斷學習。
(1)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增強道德修養(yǎng)的理論功底。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有助于提升領導干部的黨性修養(yǎng)。黨性修養(yǎng)就是領導干部最大的德。只有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事業(yè)觀,才能夠正確地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做到依法辦事、清正廉潔。一個干部黨性修養(yǎng)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其“政治選擇”,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還是“流毒百姓貽害萬年”,是“高屋建瓴”還是“鼠目寸光”,是“功在當代”還是“利在千秋”。所以,要自覺把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提升黨性修養(yǎng)緊密結合起來,切實把黨的政治理想、政治路線、政治主張內化為人生追求和價值取向,進一步修煉黨性、人品和官德。
(2)要學習古代優(yōu)秀的官德文化,煉就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講過:“治理國家和社會,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歷史上找到影子,歷史上發(fā)生過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為今天的鏡鑒?!比寮业男奚碚撌侵袊糯鷤惱硭枷氲木A。儒家將“修身”視為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儒家學說還精心設計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我修養(yǎng)理論與方法:立志、省克、慎獨、忠恕、力行。這些雖然是古代官員的修身之道,但對于今天的領導干部廉潔從政,嚴守官德底線,仍具有積極的意義。
3.2 調整心態(tài)
有位干部曾經講過,當人感到困惑的時候要常去三個地方看一看,一是常去監(jiān)獄看一看,就會覺得自由真好;二是常去醫(yī)院看一看,就會覺得健康真好;三是常去公墓看一看,就會覺得活著真好??芍^精辟、深刻,發(fā)人深省。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為了名利上躥下跳、苦于算計,結果要么身陷囹圄,要么身心疲憊,健康已去,到頭來兩手空空,一無所有。名利本身就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陳云曾寫“個人名利淡如水,黨的事業(yè)重如山”的條幅以自警,粟?!岸屗玖钜蛔屧獛洝?,楊善洲一輩子追求“共產黨員”這個光輝的“名”“實現人民利益”這個崇高的“利”……他們的事跡至今傳為佳話。他們生動彰顯了優(yōu)秀共產黨人“視個人名利如糞土”的名利觀。黨員干部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就是要和群眾不一樣。這種區(qū)別就要體現在思想覺悟、道德品行上,體現在干事創(chuàng)業(yè)、淡泊名利、無私奉獻上。
3.3 時常反思
(1)要心存敬畏。反思的思想前提是敬畏。有所“畏”,正是進入角色和做好工作的心理起點和思想基礎。對知識敬畏,就會發(fā)奮學習;對法律敬畏,就會遵紀守法;對工作敬畏,就會兢兢業(yè)業(yè)。自律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有所“畏”、有所怕。古人講得好,“不自重者致辱,不自畏者招禍”。干部心存敬畏,做工作時就會有一種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誠惶誠恐的心態(tài),面對誘惑時就能守得住心中的道德底線。
(2)要做到慎獨。“慎獨”既是一種道德修養(yǎng)方法,更是一種極高的道德境界,就是要做到臺上臺下一個樣,人前人后一個樣,無人監(jiān)督時和有人監(jiān)督時一樣,依然嚴格自律。提升領導干部的道德修養(yǎng)需要長期做到“慎獨”。
3.4 堅持篤行
道德修養(yǎng),既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更是一個實踐的過程。宋明理學的代表人物朱熹認為,道德修養(yǎng)“只有兩件事,理會、踐行”,要使道德修養(yǎng)達到目標,功夫全在行上。衡量一個領導干部道德水準的高低,不在于他自己怎么說而在于他在實踐中到底怎么做。所以,“怎么做”是對領導干部道德水平最直接、最準確的檢驗。領導干部只有積極投身實踐,在實踐中進行自我道德意志的磨練和完善,在實踐中經受鑒定和考驗,在實踐中體現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感情,對事業(yè)的追求,才能使自己高尚和純潔起來。
人可以一生不仕,但不可以一日無德,做人要有人品,做官要有官德。領導干部只有政治上合格、道德上達標、能力上過硬,才能成為無愧于黨、無愧于國家、無愧于人民的公仆。
參考文獻:
[1]靳鳳林.制度倫理與官員道德——當代中國政治倫理結構性轉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趙傳超.領導干部道德缺失:表現、原因及其對策[J].理論探索,2009(6).
[3]茅勝斌.領導干部道德操守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分析[J].沿海企業(yè)與科技,2009(9).
[4]秦彪生.中共黨員領導干部思想道德教育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黨校,20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