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筱如
在日本江戶時代,有一位秀外慧中、多謀善斷的杰出女性,她22歲嫁給德川幕府第十三代將軍, 23歲守寡,一度被裹挾進幕府奪權的明爭暗斗之中,曾落發(fā)為尼,后在日本內外交迫的幕府末期,憑借政治智慧和高遠目光,化解了戰(zhàn)爭,推動了政權的和平轉移。這個命運坎坷的女子名叫篤姬。在日本歷史上驚心動魄的時代,她周旋于政治軍事強人之間、傾全力緩和戰(zhàn)亂糾紛,留下了重重的一筆。
婚前的曲折
天保六年(1835年),篤姬誕生于薩摩國(如今的鹿兒島)一個武士家庭里,其本家(即家族本體,也就是本姓家族)為今和泉家,是薩摩藩藩主島津家的分家(即從本家獨立出來的家族,并改為其他姓氏,但又與本家有著千絲萬縷關系的家族)之一。篤姬本名今和泉於一,自幼聰明伶俐,活潑開朗。
嘉永三年(1850年),島津家被幕府欽定為御臺所(將軍正室的稱呼)候選,時年27歲的德川家定將于薩摩藩迎娶一位正室。此前家定娶過兩位妻子,均為公家(即世襲的公卿家族)之女,但不幸相繼病逝,發(fā)生如此不吉之事后,幕府決定選娶健康聰明的島津家姑娘??伤_摩藩主島津齊彬只有一個年僅1歲的女兒,但他沒有就此放棄,于是就在親戚中尋找合適的女孩兒。他認為,若能與德川家建立親密關系,將會給藩內帶來巨大利益。由于時間倉促,入選的都是僅年齡條件相符的女子,于是,包括於一在內,共選出5名新娘候選人。其中出身較好的為八戶藩、大垣藩和新莊藩大名(日本古時封建領主的稱呼)的女兒,但是經過仔細調查,八戶藩大名之女已經結婚,其他三位候選人也因各種原因而被認為不適合。最終,齊彬選擇了於一,并對她并非大名之女一事佯裝不知,薩摩藩研究者、歷史作家桐野作人稱:“當時齊彬應該是對篤姬開朗大方的性格非常滿意,篤姬則認為齊彬從這么多候選人中選擇了自己,認可了自己,那么自己就必須要報答齊彬的期望。”
成為御臺所候選人的於一,心中充滿期待和不安,但此時卻出現(xiàn)了問題,幕府稱,如果於一不是齊彬的親生女兒,那么她就只能成為側室。將軍的正室統(tǒng)括整個大奧(將軍女眷住處),擁有極大的權利,有時甚至可以左右政治,而側室若沒能為將軍誕下子嗣,就將是眾多側室中普通的一員,二者地位相差懸殊。于是齊彬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將於一立為養(yǎng)女,并改名為篤姬,還稱篤姬是自己的私生女。之后,齊彬向幕府提交了不實的報告書,并且為了讓周圍關系親密的大名幫他保密而做盡工作,齊彬在寫給宇和島藩主的信中曾寫道:“此乃絕密之事,分家的女兒乃是我親生的,我一定要讓幕府接受這個事實,也希望您能幫忙保守秘密?!?/p>
齊彬的計劃成功了,幕府同意將篤姬立為正室。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嘉永六年(1853年),黑船來航,馬休·佩里率領的美國艦隊駛入了江戶灣浦賀海面,并要求幕府開國。日本國內局勢陷入混亂之中,安政二年(1855年)安政大地震的發(fā)生更使日本局勢雪上加霜,江戶因此遭受了巨大損失。結果,婚禮被延期到三年后,篤姬無法回到故鄉(xiāng),被安排在江戶的一間宅邸中,千里迢迢來到江戶的篤姬陷入了忐忑與動搖之中。不過島津齊彬卻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在婚禮被延期的這段時間里,他將篤姬過繼給公家近衛(wèi)家做養(yǎng)女,如此一來,篤姬的身份便成了公家之女,可以更加順理成章地成為將軍的正室。
安政三年(1856年),局勢終于全部穩(wěn)定,篤姬22歲,家定也已經成為將軍。此時距離說親那年已時隔六年之久,齊彬提拔了下級武士出身的西鄉(xiāng)隆盛,命他于全國各地采購極盡奢華的陪嫁用品,此后,西鄉(xiāng)隆盛如此回憶道:“由于有為篤姬殿下采購陪嫁的經驗,我后來特別善于鑒別各種裝飾品?!保ā段鬣l(xiāng)隆盛傳》)婚事被安排得極為豪華,據(jù)說婚禮隊伍從位于如今東京澀谷的薩摩官邸,一直延續(xù)到江戶城。
婚后的煩惱
御臺所每天都非常忙碌,篤姬也不例外——早上7點起床,在女官的服侍下獨自用早餐;9點整頓好儀容,與丈夫家定見面,但這只是供奉先祖的公式流程,二人并沒有私人對話;10點是“朝總觸”儀式,同將軍一起召見女官,聽取大奧總管御年寄的報告。正午時分,由于將軍接下來還要處理公務,因此午餐也是各自進行。午后是自由時間,大多進行書畫和插花等活動以提升自身修養(yǎng)……一天之中能與丈夫共同度過的時光只有晚上和公務的間隙,而且這樣的機會一個月內只有數(shù)次。篤姬與家定的新婚生活聽起來并不甜蜜,不過據(jù)史料《昨夢紀事》中記載,在僅有的相處時間里兩人關系親密,十分和諧:“二人的關系在大奧中也備受好評?!保◢u津齊彬)
但是,生來病弱的德川家定與正、側室間都沒有孩子,因此下任將軍的位子仍然空著,只要沒有誕下子嗣,家定就必須指定自己的后繼者。作為候選人之一的紀州藩德川慶福與家定的關系極為親密,同時還受到握有幕府實權的譜代大名(即世襲的大名世家,指在1600年的關原之戰(zhàn)以前一直追隨德川家康的大將,地位僅次于親藩大名,大多位居幕府要職,在社會上有一定的地位和權力)和大奧的支持。如此一來,下任將軍理應是德川慶福,但當時慶福年僅12歲,要他來收束黑船來航所致的混亂政局實屬不妥,因此無法立即決定他成為下任將軍。與此同時,島津齊彬等外樣大名(在關原之戰(zhàn)被迫臣服的大名,擁有雄厚實力,卻沒有親藩或譜代大名的權力)所推薦的則是水戶藩的一橋慶喜,他因能力突出而備受好評,齊彬預備通過推舉慶喜成為將軍,加強對幕府的影響力,篤姬便是他的王牌,就誰將成為下任將軍一事在幕府內部進行活動,并命西鄉(xiāng)隆盛為聯(lián)絡員輔助篤姬。
接到父親命令的篤姬,開始收買大奧女官,資金源是西鄉(xiāng)隆盛帶過來的島津家錢財,據(jù)《荻島家文書》記載,其數(shù)額約為500兩,折合現(xiàn)在的日元約為5000萬,然而支持慶福的女官們十分團結,難以拉攏。雖然篤姬也考慮過直接游說家定,但是一旦失敗,自己與丈夫之間或許就會產生裂痕。篤姬在寫給養(yǎng)父近衛(wèi)忠熙的信中,曾記載了她當時的心境:“雖然想向大人推薦下任將軍的人選,但是大人如此忙碌,該如何是好呢,我想了很多,心中充滿擔憂。”日本佛教大學教授青山忠正稱:“篤姬是肩負使命嫁入德川家的,養(yǎng)父的使命必須要達成,而丈夫又是站在推選紀州藩慶福的立場上。篤姬被夾在家定和齊彬中間,處于非常痛苦的狀況之中?!?
怎么才能在不激化矛盾的情況下,推舉慶喜大人成為下任將軍?苦思冥想之后,篤姬決定向家定的母親本壽院哭訴。本壽院稱,如果能使他們夫妻的關系更加和睦,便同意向家定進行舉薦。但是,據(jù)《昨夢紀事》記載,家定竟然不顧母親的請求,勃然大怒:“我討厭慶喜,推選慶喜成為下任將軍簡直豈有此理!”由于家定暴怒,本壽院只得向篤姬答復稱,想要再次進行游說是不可能了。被父親寄予了重大期望的篤姬認為絕不能就此放棄,作為最后的籌碼,她決定親自說服將軍,但是本壽院急忙阻止,因為再次激怒將軍大人的話,不知會受到何等懲罰。在本壽院的請求下,篤姬不得不就此作罷,內部工作陷入了困境。
安政五年(1858年),篤姬24歲,彥根藩的譜代大名井伊直弼就任為大老,握有幕府重權,為了盡快讓與自己關系很好的慶福成為下任將軍,井伊開始拼命向家定進言。最終,德川慶福被立為下任將軍,消息很快傳到篤姬的耳中,篤姬曾在信中寫道:“被托付了重任,但是自己卻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心中真是非常非常遺憾。”幕末時期有一幅著名的浮世繪《青物魚軍勢大合戰(zhàn)之圖》,便諷刺了這一奪取第十四代將軍之座的紀州水戶之爭,作者為歌川廣景,畫中描繪了蔬果大軍與海產大軍作戰(zhàn)的場景。果蔬軍的大將是蜜柑,而蜜柑是紀州和歌山的特產,代表了紀州藩慶福。海產軍的大將章魚則是當時水戶藩的特產,代表了水戶藩慶喜。雖然這幅畫看上去很幽默,但是在現(xiàn)實中,篤姬卻因被卷入這場騷動而苦惱不已。
幕府的沒落
家定和篤姬將德川慶福作為養(yǎng)子過繼,篤姬也因此獲得了新的家人。但是好景不長,兩個月后丈夫家定(享年35歲)和父親齊彬(享年50歲)相繼病死,篤姬也因此出家,法號天璋院,家人也只剩年幼的慶福了。篤姬對慶福傾注了深深的母愛,但他也在年僅21歲之時便病逝了。篤姬變得孤身一人,卻依然決定將作為丈夫象征的德川將軍家守護下去。
慶應二年(1866年),一橋慶喜被立為第15代將軍,也是幕府的末代將軍。黑船來航之后,德川幕府的威信急速下落,將軍德川慶福過世后,各地更是升起了倒幕的狼煙,而倒幕的先鋒、同朝廷一起締造新政府的,正是篤姬的家鄉(xiāng)薩摩藩,率領新政府軍的則是西鄉(xiāng)隆盛。慶應四年(1868年),新政府軍與擁立慶喜的舊幕府勢力在京都郊外發(fā)生激烈沖突,史稱鳥羽伏見之戰(zhàn)。結果,舊幕府軍敗北,慶喜逃回江戶上野的寬永寺中反省,將收束事態(tài)的重擔交給了家臣。此時,德川家的命運如同風中燭火,存亡全都寄托于留在江戶的家臣以及34歲的篤姬身上。
事到如今已無法靠戰(zhàn)斗取勝,為了讓德川家存續(xù)下去,篤姬開始尋找和平解決之路。她寫了很多封請求贖罪的請愿書,寄給作為新政府后盾的朝廷,但新政府沒有停止進軍,并決定10日后進攻江戶城。江戶城下亂作一團,事態(tài)不斷惡化,德川幕府的重臣們請求篤姬盡快離開江戶避難,篤姬嚴詞拒絕,她認為這樣做等于拋棄了德川家。重臣們仍然想要說服她,篤姬便拿出短刀以自盡相威脅,表示自己一步都不會離開這里,既然嫁入德川家,這一生便是德川家的人,篤姬決定堅守到最后一刻。與此同時,新政府軍正一步步逼近江戶,篤姬不斷派出使者同西鄉(xiāng)隆盛斡旋,但是關于德川家家主慶喜的處置,卻遲遲沒有結論。西鄉(xiāng)隆盛認為,若要開創(chuàng)新時代,就必須徹底打倒德川家,他在信中寫道:“僅僅是悔罪反省怎么行,德川慶喜可是大逆不道之人,無論如何也要他切腹認罪?!?/p>
被逼入絕境的篤姬抱著僅有的一絲希望,喚來了出入于大奧的醫(yī)師淺田宗伯,據(jù)《淺田宗伯翁傳》記載,天璋院向握有軍隊指揮權的西鄉(xiāng)隆盛寫了請愿書,并命淺田將信帶給新政府軍,直接請求用和平方式解決問題。受到委托的淺田立即出發(fā),翌日,距離攻城之日僅剩3天,淺田于如今的川崎附近遇到了新政府軍。這封信后來被珍藏于神奈川縣逗子市的一位薩摩藩士家中,作為家寶代代相傳,是一篇超過1200字的長文,字跡端正,長2米以上,信中寫道:“即使要我拼上性命,也一定要拜托您,德川家乃是重要的家系,請您一定要好好斟酌,希望您能向朝廷進言,讓德川家存續(xù)下去。如果您能感受到我所處的困境而停止攻擊,我就算是能夠向德川家的先祖和父親齊彬盡孝了。對于身為武士的您來說,這也算是無上的美德和慈悲了吧。”
篤姬與西鄉(xiāng)隆盛都是奉了主君齊彬的命令,共同為了薩摩而盡力,拯救德川家就是向齊彬大人報恩,能否讓我們再一次共同為了齊彬大人而奮斗呢——這便是篤姬想要向忠心耿耿的西鄉(xiāng)隆盛所表達的核心觀點。曾為篤姬的嫁妝而奔走,并擔任過薩摩和大奧聯(lián)絡人的西鄉(xiāng)隆盛,感受到了篤姬為德川家拼上性命的決心,不禁開始動搖。最后,西鄉(xiāng)隆盛做出了決定,江戶城總攻就此終止。歷史作家薩摩藩研究者桐野作人稱:“在讀了篤姬的書信后,西鄉(xiāng)隆盛涕泣,嘴里念著‘真是太可憐了、‘將御臺逼到如此地步真是對不起。江戶無血開城,這從結果上來看也是極為重要的,如果開戰(zhàn)的話,100萬江戶市民將無家可歸,這對明治時期的國家建設也會產生很大影響,從這個角度來看篤姬功不可沒。”
發(fā)布總攻擊停止命令后約1個月,江戶城被移交給新政府軍,德川家被貶為一介大名,而沒有被滅亡,篤姬想要守護德川家的強烈信念終于開花結果,并影響了歷史的軌跡,江戶城作為德川幕府大本營260余年,由明治新政府改名為東京。篤姬被放逐出江戶城,在交城的前一天她仍在忙碌,為了大奧女官的生計和再婚而努力,隨后便帶著亡夫的母親本壽院和幾名貼身隨從離開了。離城后篤姬的生活過得并不輕松,一邊四處輾轉,一邊養(yǎng)育著德川家年幼的第16代家主德川家達,本家島津欲對其伸出援手,但篤姬拒絕道:“我乃是德川家之人,不需援助。”之后,篤姬再也沒有回過故鄉(xiāng)薩摩,而是繼續(xù)為德川家盡力。
篤姬生前有一樣十分珍愛的物品,即在家定靈位前供奉用的茶碗,據(jù)說她每天都用此供奉。雖然婚后生活僅有短短一年半的時光,但她對家定的愛不曾消減,并為緬懷亡夫寫了詩:“烏云隨風去,明月映山間,雖然之前充滿了不安和迷茫,但是如今一切都煙消云散了。您對于我來說就如同山脊上升起的明月一般。”明治十六年(1883年),篤姬因病去世,享年49歲。被命運推上歷史舞臺,又被時代所捉弄的篤姬,在這亂世之中,她始終在付出,而收獲的或許只有家定對她的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