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夢
外交禮物是一個國家或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生動體現(xiàn),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品位,每件禮品背后都有一段中外交流的動人故事。這些國禮珍品,承載著各國豐厚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因而更富有魅力,更加耐人尋味。各國文化的相互交融,在國禮饋贈中自成一方天地,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始終飄揚著和平友誼的旋律,為各國友好交往史譜寫了新的篇章。共和國史上的國禮珍品,從一個側(cè)面鮮明地展現(xiàn)了共和國半個多世紀輝煌的外交成就,記錄了共和國的前進足跡,也集中體現(xiàn)了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的外交風采,同時還是外交禮儀、外國民族傳統(tǒng)文化和風情以及國際風云變幻歷史的一個縮影。這些國禮珍品,大都具有較高的藝術(shù)價值和紀念意義,是特定時代中外友好交往歷史的實物見證。這些國禮珍品,來自世界五大洲的l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在這越來越多的禮尚往來中,不同時期的國禮類型也不同,被刻上了鮮明的時代特征,從一個側(cè)面形象生動地說明了“我們的朋友遍天下”,表明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日益鞏固和提高,體現(xiàn)了我國“獨立自主”外交政策在60多年的外交實踐中結(jié)出的豐碩果實。
建國伊始多與社會主義國家交往
新中國成立初期,與蘇聯(lián)等社會主義國家關(guān)系密切,往來較多。因此,新中國早期的受贈禮品多來自這些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
1949年10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第3天,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lián)盟第一個承認新中國,并表示即刻建交。沒過幾天,就派大使來新中國上任,不久又誠邀毛澤東前往出訪。
12月16日,中共中央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抵達莫斯科,開始了他對蘇聯(lián)的第一次訪問。他在蘇聯(lián)參加了一系列活動,受到了廣泛熱烈歡迎。21日,毛澤東應邀出席了蘇聯(lián)在莫斯科大劇院為斯大林70壽辰舉行的慶祝大會,并在會上致了祝詞。1950年1月20日,周恩來到達莫斯科。經(jīng)過幾輪會談,雙方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這是新中國領(lǐng)導人的第一次出訪,使中蘇兩國關(guān)系躍上了一個新臺階?!稐l約》的締結(jié),對于保障中國的國家安全、推動和加速中國國民經(jīng)濟的恢復發(fā)展與社會主義建設(shè)事業(yè)都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這次外交活動,雙方饋贈的禮品也就更具深意。
訪問期間,中方欣喜地接收了一件禮品——斯大林故居建筑塑料模型。那個年代,塑料作為一種新型材質(zhì),剛剛問世不久,格外珍稀、貴重。以此制作成的禮品當然造價不菲,彌足珍貴,也更有意義。
這次訪問,斯大林贈送給毛澤東及中共另外三大書記每人一輛吉斯牌防彈小轎車,這大概是毛澤東所得禮物中最貴重的了,也是共和國領(lǐng)導人最需要的交通工具。這里面還有一段故事。在斯大林生日當天早上,毛澤東在下榻的貴賓別墅,揮毫潑墨在宣紙上用特大號的“毛體”撰寫了一副壽聯(lián):“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贈送這副龍飛鳳舞的壽聯(lián)時,中方譯員師哲把“東?!焙汀澳仙健眱蓚€典故講給斯大林聽,斯大林聽后十分開心。不久,斯大林就回了這份重禮——4輛吉斯牌防彈小轎車。
新中國領(lǐng)導人贈送的禮品也頗具特色。因為是參加祝壽活動,自然少不了“壽禮”。禮品分別由黨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送出。黨中央的禮品有大元帥絲織像、清代藍瓷花瓶、景泰藍茶具、燒瓷壽盤,以及象牙雕刻的大花瓶、寶塔等共l0種22件,外加祁門紅茶、上等綠茶和龍井茶。政府的禮品除大元帥陶瓷盤和包含99件的景德鎮(zhèn)五彩瓷具套件外,還有中國農(nóng)民所獻蔬菜果品——山東膠東白菜、萊陽梨、大蔥、北京鴨梨等等。這些禮物規(guī)格之高,在我國外交史上絕無僅有。要知道,新中國剛剛建立,百廢待興,中國政府能拿出來這些東西作為國禮,充分表達了中國領(lǐng)導人為斯大林祝壽的誠意。
圓滿出訪蘇聯(lián)歸來不到一年,毛澤東就又為抗美援朝戰(zhàn)爭籌劃了。
在國內(nèi)開展轟轟烈烈的支援抗美援朝運動的同時,一出“瓷盤外交”的好戲在毛澤東的導演下精彩亮相了。
1951年初夏,江西省委接受了一項燒制“水滸故事瓷盤”作為國家禮品瓷贈送斯大林的任務(wù),要求“高級、特制、美觀”,能充分反映中國的“民族特色”。江西省委旋即派員趕赴景德鎮(zhèn),決定以明、清兩朝的皇家御窯、解放后更名的“建國瓷廠”為主,邀請國內(nèi)瓷業(yè)精英,共同策劃、設(shè)計、燒制這套“水滸故事瓷盤”。根據(jù)水滸108將的故事,設(shè)計出108個故事連貫的瓷盤。為了更充分表達毛澤東給斯大林贈送“瓷盤”的深刻用意,中央辦公廳決定增加江西省委所撰七律序詩盤和墉生書“替天行道”楷書跋尾盤,一套瓷盤共110只,每個盤子都寫有“中共江西省委贈”的字樣。
斯大林對這套精美絕倫的“水滸故事瓷盤”十分喜愛,更深諳毛澤東希望他這個老大哥“替天行道”的弦外之音。于是,斯大林及其領(lǐng)導的蘇聯(lián)政府對艱苦作戰(zhàn)中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給予了大力支持,為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勝利做出很大貢獻。斯大林逝世后,這套110個“水滸故事瓷盤”作為中蘇友好的象征,被蘇聯(lián)國家博物館(即今天的俄羅斯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
1954年9月,剛剛上任的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中央第一書記赫魯曉夫應邀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周年的慶典,訪華時贈送給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一套“金鑲寶石首飾及孔雀石首飾盒”。這次訪問是蘇聯(lián)最高領(lǐng)導人首次訪華,也是赫魯曉夫第一次訪問中國。為了表示對中國的友好,赫魯曉夫特意挑選了這套禮品贈送給毛澤東。其中,孔雀石首飾盒長35.2厘米,寬20.5厘米,高l7厘米,是用一整塊孔雀石雕成的。這樣大的整塊孔雀石,顏色如此鮮艷,紋理如此細膩,是非常罕見的。孔雀石不僅是一種珍貴的寶石,而且在非東方文化中有帶來好運的寓意,是贈送給家人和親密朋友的禮物。
更令人欣喜而別致的另一份重禮,則是赫魯曉夫代表蘇聯(lián)政府和人民致書毛澤東,贈給中國人民能滿足有2萬公頃播種面積的國營農(nóng)場所必需的機械設(shè)備,包括拖拉機198臺、汽車40輛、摩托車24輛、機動犁100輛、播種機120架、耕耘和粗耕機100架、耙1600個、凈谷機16架、割草機16架,無線電臺16個,擁有100個號碼的電話總機1個,各種修理機床14臺,電焊設(shè)備兩套,流動電影放映設(shè)備1部,并派若干專家前來協(xié)助工作。這份厚重的饋贈標志著中蘇“蜜月”達到高潮,是當時中蘇關(guān)系友好的歷史見證。
緊接著,中蘇外交進一步好戲連臺,引人矚目。先是1954年10月12日,中蘇發(fā)表了聯(lián)合宣言:蘇軍從旅順口海軍基地撤退,1955年5月31日之前將該基地交由中國完全支配;將1950年、1951年創(chuàng)辦的4個中蘇股份公司中的蘇聯(lián)股份自1955年1月1日起完全交給中國;簽訂中蘇科學技術(shù)合作協(xié)定;蘇聯(lián)為中國提供五億二千萬盧布長期貸款的協(xié)定,等等。
其次是毛澤東第二次走出國門訪問蘇聯(lián)。1957年,蘇聯(lián)成功發(fā)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11月2日,毛澤東率領(lǐng)中國黨政代表團訪問蘇聯(lián),參加十月革命40周年慶祝大會,參加世界共產(chǎn)黨和工人黨的代表大會(簡稱為莫斯科會議)。
1957年的中國,已今非昔比。這在送給蘇方的禮品中有充分體現(xiàn),禮品共10份,有“蘇聯(lián)社會主義共和國國徽”“岱宗旭日,松柏長青”(國畫)、“象牙雕刻北海全景”“清代青花瓷器”等。更具特色的是27件反映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宏偉建筑模型,有鞍鋼全景、武漢長江大橋、第一機床廠、第一汽車制造廠、噴氣式飛機等。給蘇聯(lián)領(lǐng)導人及友人的禮品分為八級,一等禮品大小共21套,包括布料、綢緞、西湖龍井、祁門紅茶、齊白石畫冊等。分別送給蘇共四位領(lǐng)導人: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曉夫、蘇維埃共和國部長會議主席布爾加寧、蘇聯(lián)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伏羅希洛夫和副主席米高揚。有意思的是四到七等級之間還細分為四等半、五等半、六等半,全面覆蓋所有參與接待中國代表的工作人員,連燒鍋爐的工人都有份。這些禮品中的“象牙雕刻北海全景”是國寶級藝術(shù)品,在中南海居仁堂展示時,鄧小平曾問國寶級的藝術(shù)品作為禮品送出是否妥當,并請時任中央辦公廳主任楊尚昆研究處理。后來了解到,創(chuàng)作這一牙雕的工藝大師當年50多歲,仍有精力再創(chuàng)作同一主題的作品,這樣就決定不再更換禮品。
當時,毛澤東接受了十件蘇聯(lián)政府饋贈禮品:地毯,“各族人民大團結(jié)”(雕刻),“列寧在裝甲車上”(雕刻),拉鏈皮包一個,筆記本一套,文藝書一套,莫斯科畫冊一套,茶杯6個,十月革命40周年紀念章一枚,食品一包。這些官方禮品都顯平常,倒是在莫斯科一次群眾集會開始前某蘇聯(lián)友人送給毛澤東的一件民間禮物,卻頗有創(chuàng)意、構(gòu)思巧妙、寓意明確,那就是人造地球衛(wèi)星仿制模型:圓形木底座上隆起一個金屬半球,上面刻經(jīng)緯線代表地球,一側(cè)焊有枝葉形托架,連接人造地球衛(wèi)星模型。模型長35厘米,寬4.3厘米,是1957年10月4日發(fā)射的世界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的仿制品。其實在十月革命40周年慶典前夕,蘇聯(lián)又發(fā)射了第二顆衛(wèi)星,向這次活動獻禮。
這件禮物對毛澤東來說意味深長,也頗受刺激。當時蘇聯(lián)已連發(fā)兩顆人造衛(wèi)星,表明其國力已稱雄世界。毛澤東對蘇聯(lián)大國沙文主義及赫魯曉夫“利令智昏”很不滿,但訪問期間,他還是多次提出“以蘇為首”。在1957年11月14日各國共產(chǎn)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上,毛澤東發(fā)言說:“我們中國是為不了首的,沒有這個資本……我們半個衛(wèi)星都沒有拋上去。這樣為首就很困難,召集會議人家不聽?!睘榇嗣珴蓶|狠下決心追趕蘇聯(lián),不甘落后,并于1958年5月17日召開的八大二次會議上提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wèi)星?!边@昭示民族脊梁和精神的一錘定音一經(jīng)震響神州大地,振奮人心,隨即緊鑼密鼓謀劃方案網(wǎng)攬各路科技精英匯成千軍萬馬,奮戰(zhàn)在研制攻克“兩彈一星”的尖端領(lǐng)域……自力更生、奮發(fā)圖強、勵精圖治后夢想成真:繼1964年10月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試驗成功之后,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東方紅1號發(fā)射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國成立后,“國寶”級動物——大熊貓第一次作為國禮贈送,是在1957年金秋十月。1955年中國科學家于四川寶新縣考察時捕獲了3只大熊貓,并把它們送到北京動物園。1957年5月,蘇聯(lián)元帥伏羅希洛夫參觀北京動物園時,被憨態(tài)可掬的大熊貓吸引住了。1957年適逢十月革命勝利40周年,于是,中國政府將其中的兩只大熊貓“平平”和“磧磧”作為國禮送給蘇聯(lián)。因為那時的科研水平無法對幼體大熊貓進行準確的性別判斷,它們在蘇聯(lián)生活了半年后,因懷疑都是雄性,“磧磧”被送回。1959年,另一只大熊貓“安安”作為“平平”的配偶送到蘇聯(lián)。然而,后來才發(fā)現(xiàn)“安安”不是雌性,“磧磧”才是?!按兇儭北凰突乇本﹦游飯@后,改名為“姬姬”。
新中國成立初期,朝鮮領(lǐng)導人金日成、越南領(lǐng)導人胡志明等贈送給中國領(lǐng)導人的禮品也占有一定的數(shù)量。l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zhàn)協(xié)議》的簽訂,標志著歷時3年多的朝鮮戰(zhàn)爭終于落下了帷幕。中朝兩國人民在共同反抗美帝國主義侵略者的斗爭中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同年10月,金日成來訪。在他帶來的禮物中,有一只長方形嵌螺鈿木胎漆盒格外引人注目。盒子的蓋面中央用螺貝片鑲拼著4個朝文大字“萬壽無疆”。這是專門送給毛澤東的生日禮物。雖然當時中朝之間沒有祝壽的慣例,但深深愛戴毛澤東的朝鮮人民在他60大壽前夕送上了這個滿含深情的壽盒。這只漆盒由平壤藝術(shù)家精心制作。螺鈿漆器工藝是中朝兩國的傳統(tǒng)手工藝,這件漆盒的器物語言自然也暗含有“兩國好合,如膠似漆”之意。
1953年6月,越南時任國家主席胡志明通過越中友協(xié),贈送給毛主席一對既長期以來代表“吉祥如意”又為越南立過汗馬功勞而備受尊敬的亞洲象,雄性叫“阿吐”,雌性叫“阿邦”。這一對亞洲象曾參加過越法奠邊府戰(zhàn)役。更有趣的是,20世紀50年代,胡志明主席向中國政府點名要陳賡大將做抗法的軍事顧問組組長,毛主席同意了。陳賡將軍在越南抗法戰(zhàn)爭中創(chuàng)立了很大的功勛。當時,胡志明每年都要來中國休養(yǎng),如果是到北京,第一時間就是拜訪陳賡,有一年他帶給陳賡一只鷯哥作為國禮。陳賡雙手接過禮物之后,便設(shè)家宴款待胡主席。席間胡主席沒有提一句鷯哥的事,陳賡也沒問。直到鷯哥滔滔不絕地說開了中國話,警衛(wèi)員才另眼看待這只鷯哥。連忙告訴陳賡,陳賡才恍然大悟。這真是禮輕情誼重!
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與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交往也比較頻繁,接受的外交禮品也較多。來自東歐國家的贈禮各具特色,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等國以各類玻璃制品為多,色彩豐富,造型各異。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和民主德國等國則以各種木雕、陶瓷器、織毯為主,反映出獨特的民族文化傳統(tǒng)。
有一個精美的果盤國禮,它的背后講述了新中國與波蘭的交往故事。這個果盤長38厘米,寬25厘米,高20厘米。系1958年10月,波蘭波中友好協(xié)會訪問代表團贈給中波友好協(xié)會的。這是件玻璃與金屬材料巧妙結(jié)合的實用藝術(shù)品,果盤由含鉛晶質(zhì)玻璃制成,底足和托架為銅鍍金。托架鑄作葡萄藤蔓狀,兩耳為鍍金鑄銅羊頭,具有洛可可藝術(shù)的裝飾風格。1949年10月5日波蘭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10月7日兩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guān)系。20世紀50年代,中波關(guān)系處于全面發(fā)展時期。兩國相互支持、密切合作。高層互訪頻繁,周恩來、朱德、彭德懷、賀龍等先后訪問波蘭,周總理兩次訪波特別是1956年波蘭十月事件后訪波,極大地增進了兩國、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波蘭領(lǐng)導人貝魯特、奧哈布、西倫凱維茲等也先后訪問中國。中國支持波蘭中歐無核區(qū)倡議。波蘭支持中國抗美援朝、爭取國家統(tǒng)一及恢復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的斗爭。從50年代末起,隨著中蘇關(guān)系逆轉(zhuǎn),中波關(guān)系也日漸疏遠,高層往來逐步中斷。但期間波蘭仍堅持反對“兩個中國”并要求恢復中國在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的立場,中國仍關(guān)心波蘭維護主權(quán)的斗爭并支持波蘭反對修改奧得尼斯河邊界的立場。70年代初,中波關(guān)系有了松動。1971年波蘭隆重慶祝中波輪船公司成立20周年,波蘭航運部長和中國交通部長互訪,較早地恢復了兩國部長級的往來。
另一件高12厘米、口徑29厘米的精美果盤禮品,是20世紀5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贈給中國政府的。1959年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十周年,捷克斯洛伐克總統(tǒng)安托寧·諾沃提尼應邀訪問中國,受到了中國領(lǐng)導人和中國人民的熱烈歡迎。他與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宋慶齡等國家領(lǐng)導人會晤,參觀了中國工廠、學校、車站、博物館、頤和園等。同時受邀參加新中國成立十周年慶?;顒拥倪€有:薩瓦茨基(波蘭國務(wù)委員會主席)、金日成、蘇斯洛夫、胡志明、赫魯曉夫、澤登巴爾(蒙古國總理)、道比(匈牙利主席)等各國領(lǐng)導人及外國來賓,他們都興致勃勃地參加了建國十周年晚宴以及國慶閱兵典禮。這件器物呈柔和素雅的墨綠色,造型巧妙別致。盤體刻磨葉狀花紋,布局均勻,典雅端莊。葉脈清晰逼真,線條簡潔流暢,意趣盎然,韻味無窮。
1950年4月13日,我國與印度尼西亞建交。印尼民族解放運動領(lǐng)袖、共和國創(chuàng)始人蘇加諾早在1945年6月,在國內(nèi)民族獨立運動推動下提出建國五項原則即信奉真主、人道主義、民族主義、民主、社會公平。同年8月17日,印尼宣布獨立,他成為共和國首任總統(tǒng)。 但荷蘭殖民者并不甘心,曾卷土重來。1948年12月他被捕并被流放到邦加島。直到1949年8月兩國簽訂“圓桌會議協(xié)定”他才獲釋,最終結(jié)束了荷蘭對印尼長達340余年的殖民統(tǒng)治。同年12月他再次當選為共和國總統(tǒng)。 他一貫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對帝國主義的干涉,對召開1955年的萬隆會議,促進亞非人民的團結(jié),作出了重要貢獻。他還是不結(jié)盟運動的發(fā)起人之一。他奉行對華友好政策,萬隆會議前后中國和印度尼西亞友誼日篤。他特邀周恩來專程前去訪問。臨行前,周恩來在聽取駐印尼大使黃鎮(zhèn)匯報時,聽說蘇加諾對中國藝術(shù)格外鐘情且與黃鎮(zhèn)交流過有關(guān)中國山水畫的藝術(shù),于是讓挑選禮品時宜選送一幅反映新中國風貌的國畫作品給他。曾任上海美術(shù)學校校長的上海著名老畫家張雪父 ,尤擅山水。20世紀50年代初,在毛澤東發(fā)出治理淮河的號召后,他曾赴治淮工地寫生。后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這類題材的優(yōu)秀作品在北京和上海展出,受到參觀者的好評。鑒于此,不久,一幅由張雪父創(chuàng)作的山水畫《化水災為水利》的照片送到了總理辦公室。周恩來認真地看了看,連聲說:“好,好。”這幅畫氣勢雄偉,不僅有熱火朝天的治水場面,還有治理水后的青山綠水一片生機的美好畫面。畫家的功力也十分深厚,濃墨重彩下的重山、飛流、巨石、蒼松和勞動人群,用墨酣暢淋漓。周恩來當場拍板后,上海市文化局很快通知了張雪父本人。就這樣,在周恩來出訪期間該畫贈予了蘇加諾。蘇加諾對這幅畫愛不釋手,稱贊中國畫的獨特藝術(shù)魅力。隨后,他在回訪時還特意將齊白石等大師的作品帶回了國。這些珍品畫作均于1956年被他收進委托中華書局上海印刷廠印成的《蘇加諾藏畫集》。1956年、1961年和1964年,蘇加諾曾 3次訪華。1961年6月應劉少奇邀請訪華時,贈予的禮品之一是一張總統(tǒng)像。相片上有他親筆簽名和贈送時間。他訪華期間曾兩次受到毛澤東與周恩來的接見。毛澤東贈送他一幅齊白石絕筆畫牡丹松石圖大立軸;周恩來則送一副徐悲鴻的奔馬軸。蘇加諾是世界著名的收藏家,他所收藏的世界名畫頗豐,而其對中國名畫的喜愛充分體現(xiàn)出印度尼西亞同中國的友好關(guān)系源遠流長。
1954-1960年與周邊非社會主義國家互訪也頻繁
從1954年到1960年,中國與印度、緬甸、柬埔寨、老撾、尼泊爾、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周邊非社會主義國家的高層互訪活動也很頻繁,這一期間留下的珍貴國禮,成為新中國妥善處理與周邊國家關(guān)系、重視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友好關(guān)系的重要歷史見證。
1954年10月,印度民族獨立運動的領(lǐng)袖、首任總理尼赫魯偕女兒英迪拉·甘地夫人踏上中國的土地,進行了長達12天的正式訪問。這也是非社會主義國家首腦第一次來華訪問,而且是一個亞洲大國。早在1950年4月,印度作為非社會主義國家,第一個與中國建立外交關(guān)系。對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對“紅色中國”的遏制政策,印度堅決反對。尼赫魯認為,一個“新亞洲”的崛起已經(jīng)打破了“舊的力量均勢與平衡”?!芭c世界上其他所有國家相比,世界的命運將更多地取決于美國、英國、蘇聯(lián)和中國?!彼€公開稱“中國是我最崇拜的國家”。
毛澤東對這次來訪極為重視,同尼赫魯進行了4次談話,并破例出席印度駐華使館舉辦的招待會。中方參加會談的有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宋慶齡、陳云和駐印大使袁仲賢。尼赫魯離開北京前夕,同毛澤東話別時引用了一句法國諺語:“離別就像是使人死去一部分一樣”,借以表示依依惜別之情。毛澤東則親自將尼赫魯送到車門,臨別前他用一雙大手緊握尼赫魯?shù)氖?,嘴里喃喃吟誦道:“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边@是毛澤東借引屈原《楚辭·少司命》中的詩句,表達對尼赫魯?shù)南嘧R之情。劉少奇接見并宴請了尼赫魯。周恩來與尼赫魯更是多次舉行會談。周恩來還陪同尼赫魯參觀了中國最大的石經(jīng)聚集地——北京房山石經(jīng)室??吹蕉逊e如山的石經(jīng),尼赫魯十分羨慕,作為佛教發(fā)源地的印度,也難有如此之多的寶物。尼赫魯半開玩笑地對周恩來說:“愿用等量的黃金換得石經(jīng)?!敝芏鱽硇χ卮穑骸包S金有價,石經(jīng)無價。”
訪問期間,尼赫魯贈送給劉少奇夫人王光美一條黑地織金銀線披肩:中心圖案有孔雀、花鳥、植物和神話人物,紋飾細巧繁密,花枝交錯縱橫,變化多端;四周邊緣用金絲繡滿了美麗細致的圖案,兩端飾有流蘇。他還帶來一株從佛陀成道的那株菩提樹(佛教圣樹,也是印度的國樹)上取下的一根枝條培育而成的小樹苗作為國禮相贈,種在香山腳下北京植物園。它高15厘米、有5片葉子,裝在一個紫砂盆里。60多年后已長成5米多高的大樹,枝繁葉茂,郁郁蔥蔥,并結(jié)了果實。它也是國內(nèi)惟一一棵從圣樹分植出來的菩提樹,備受佛教人士珍重,時有信徒前來禮拜,成為中印兩國人民友好的象征。
更有趣的是尼赫魯在訪華前曾送給中國兒童一頭亞洲象,交給北京動物園飼養(yǎng),成為動物園接收的首只國家級禮品動物。早在1952年11月4日,印度駐華大使賴嘉文拜會周恩來總理兼外長時轉(zhuǎn)交了印度總理兼外長尼赫魯?shù)囊环庑?。信中說,為了發(fā)展中印兩國人民的友誼,他準備把一頭產(chǎn)自印度特里普拉邦亞格爾塔地區(qū)的大象送給中國的少年兒童,希望中方能夠接受,并提議先將大象運至廣州。就像龍是中國的象征一樣大象是印度的象征,2000多年以來印度人視它為神靈,是力量和勇猛的化身。同時常作為印度珍貴禮物贈予其他國家,成為友誼的使者。11月11日,周恩來復信尼赫魯,代表中央人民政府接受他贈送的珍貴禮物,并表示感謝,同意先將大象運到廣州。隨后來指示外交部與印度駐華使館聯(lián)系,安排具體相關(guān)事宜。大象是熱帶動物,中國和印度的氣候不同,北京冬天寒冷,所以兩國商定1953年春天先把大象運到廣州適應一段時間后再抵京。當時中國沒一個動物園養(yǎng)過大象。印方通知說,這頭大象重一噸半,每天要吃6棵香蕉樹、20磅粗面餅,還要吃160磅無花果的嫩葉子。大象室溫不能低于華氏55度,最高不能高于華氏100度,而且大象每天只睡兩個多小時,其他時間大都在吃東西。為保證大象沿途和到中國后得到很好的照顧,雙方商定,由印度的飼養(yǎng)員陪同大象來廣州,北京動物園再專門派人過去跟印度飼養(yǎng)員學習喂養(yǎng)大象。后來,北京建議為照顧大象旅途之飲食健康和精神愉快干脆由印度飼養(yǎng)員陪其直到北京。
這次尼赫魯訪華與中國領(lǐng)導人的多次會談取得了成功。中印兩國之間增進了相互了解,消除了一些不信任,使兩國睦鄰友好關(guān)系在一段時間里發(fā)展順利。這次成功訪問也影響到和中印兩國都有密切關(guān)系的緬甸,為其總理訪華起了促進作用。更具深遠意義的是,1955年4月的萬隆會議,尼赫魯與周恩來一道極力倡導并通過了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尼赫魯成為未經(jīng)選舉的不結(jié)盟運動的領(lǐng)袖,在國際事務(wù)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50年代中期,新中國為解決同周邊國家的邊界問題做出了積極努力。從1954年起到50年代末,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高層互訪活動頻繁呈現(xiàn):1954年6月,周恩來總理應邀訪問印度和緬甸,先后同兩國總理發(fā)表聯(lián)合聲明,共同倡導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處理國際關(guān)系的準則;8月,周總理參加完日內(nèi)瓦會議回國途中訪問蒙古;10月印度總理尼赫魯訪華;12月緬甸總理吳努訪華。1955年4月,在亞非會議結(jié)束后,周總理應邀訪問印度尼西亞;6月,越南國家主席兼總理胡志明訪華。1956年2月,柬埔寨王國首相西哈努克親王訪華;8月,老撾首相富馬親王訪華;9月,尼泊爾首相阿查里雅訪華,印度尼西亞總統(tǒng)蘇加諾訪華;10月,巴基斯坦總理蘇拉瓦底訪華。1956年11月至1957年1月,周恩來訪問柬埔寨、巴基斯坦、尼泊爾、錫蘭(今斯里蘭卡)等國;1月,阿富汗國王查希爾·沙阿訪華;10月,阿富汗首相達烏德訪華。1958年2月,周恩來訪問朝鮮。1958年11月和1959年9月朝鮮金日成首相兩次訪華;1959年9月,蒙古部長會議主席澤登巴爾訪華,等等。所有這些重要的高層互訪,都留下了珍貴的異國禮品,成為這一時期新中國妥善處理與周邊國家關(guān)系的重要歷史見證。
20世紀中期,印度尼西亞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人艾迪訪問中國,送給毛澤東主席的禮品是一支錦雞翎,深得毛澤東喜愛。錦雞生長在印尼東部的伊里安島上(當時該島尚處在西方殖民主義者占領(lǐng)之下),這支錦雞翎表示印尼人民時刻惦記著祖國領(lǐng)土尚未統(tǒng)一。這一國禮之舉,恰恰吻合了中國名言“千里送鵝毛,禮輕情義重”之意。
1956年12月,周恩來第一次訪問巴基斯坦時,贈送給巴方的禮品是一個巨大的鎦金花枝形吊燈。此吊燈是巴基斯坦“國父”真納墓中唯一的一件外國贈品,這也是中國專門為真納墓制作的。其時,東巴基斯坦人民在達卡舉行了他們獲得獨立以來的最大一次聚會。當天聚集在大運動場上的有20萬人,相當于全城人口的1/3,有很多人專程從其他城鎮(zhèn)趕來。周恩來在離開講臺前,用孟加拉語高呼了3次“巴基斯坦—秦巴依巴依”(巴基斯坦—中國是兄弟),坐在地上的20萬人站起來歡呼、鼓掌,揮動手帕、報紙和手中拿著的任何東西。1964年2月,周恩來再度訪巴時,親手栽下了第一棵中巴友誼樹。此后,幾乎每位到訪的中國領(lǐng)導人都會親植一棵友誼樹,表達兩國人民的深情厚誼。1976年1月,曾4次訪巴的周恩來逝世的消息公布后第二天,時任巴駐華大使阿爾維未經(jīng)預約早上8點就趕到中國外交部,見到中國外交官后哭著吊唁。2004年,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市內(nèi)一條主干道被命名為“周恩來大道”,這是巴基斯坦第一條以外國領(lǐng)導人名字命名的道路,它正是伊斯蘭堡通往使館區(qū)的主干道。
1959年9月21日,周恩來在中南海接見緬甸駐華大使吳拉茂時,欣然受贈緬甸牙雕佛像。佛教在印度誕生后向周邊國家傳播,緬甸是第一個接受的國家,其外交禮品也呈現(xiàn)出濃郁的宗教色彩,這尊牙雕佛像造型優(yōu)美,高10.5厘米、寬4.2厘米,腳踩小鬼,群蛇纏身,四手三眼,各手持不同法器,具有典型的緬甸民族風格。正是在這個年代,中國與緬甸圓滿地解決了邊界問題,雙方簽署了關(guān)于邊界問題協(xié)定和兩國邊界條約,這是新中國首次與鄰國正式解決邊界問題,增進了兩國的友誼。
1960年9月10日,幾內(nèi)亞共和國總統(tǒng)塞古·杜爾抵達北京,與中國簽訂了友好條約,這是中國與非洲國家之間的第一個友好條約。9月12日晚,毛澤東在中南海勤政殿會見并宴請了幾內(nèi)亞客人,杜爾向毛澤東贈送了木雕少女胸像和牙雕少女胸像等禮品。木雕選用的是非洲黑檀木,顯示出少女柔滑細膩、富有彈性的皮膚質(zhì)感,人物頭部的準確比例與胸部的夸張飽滿形成對比,突出少女健美迷人的身姿和純真羞澀的表情;牙雕則以整段象牙作料,上部保留原貌的部分,與少女光潔瑩潤的面額對比鮮明,別具樸拙古雅風格。幾內(nèi)亞所處的西部非洲,歷史上就以精細的雕刻工藝和高超的造型藝術(shù)而聞名于世,其所贈禮品就代表了這種傳統(tǒng)。
1960年9月28日,古巴與中國建立外交關(guān)系,成為第一個同新中國建交的拉美國家。l961年9月,古巴總統(tǒng)多爾蒂科斯來訪,成為第一位訪華的美洲國家元首。他贈送給中國領(lǐng)導人的禮品之一是一幅油畫,運用黑、紅、白三基色勾畫出一個頭戴紅帽的女孩形象右手托著一只和平鴿,左手高高舉起,寧靜的白色代表了作者向往的境界,表達了拉美人民追求和平安定生活的愿望。(未完待續(xù))
(責編 孟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