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村
共享單車剛剛風靡,共享汽車又已面世。很多審批和收費正在廢止,怨聲載道的通信漫游費也有了不再收的日期。越來越多社會公共產品不斷涌現(xiàn),普惠的陽光透過極權社會的封閉越來越多地灑向春光明媚的大地。
共享其實是人類一直的夢想。共同享受大眾共同創(chuàng)造的社會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共同生活在一個沒有擔憂感、恐懼感的環(huán)境里,何嘗不是夢寐以求的幸福。就連人類最崇高的理想共產主義,說白了也不是虛無縹緲的空想,而是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國家機器、高度共享的大同世界。
共享是當今世界文明的標尺。凡是進步發(fā)達的國家和地區(qū),社會共享的程度都比較高。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新西蘭的養(yǎng)老制度看完哭暈了》,介紹了這個國家的現(xiàn)狀:新西蘭的養(yǎng)老金制度規(guī)定,不管是新西蘭本國公民,還是有永久居留權的外國人,只要年齡滿65歲,在新西蘭住滿十年,就有資格申領養(yǎng)老金。新西蘭實行的是人人平等的養(yǎng)老金制度,不管你退休前是做什么的,不管你給這個國家做沒做過貢獻,不管你有多少資產,不管你有多少負債,一視同仁。即使是新西蘭總理,到了65歲退休后,待遇也和普通人一樣,也要從工收局領取和一輩子沒干過任何工作的流浪漢一樣多的養(yǎng)老金。
共享是對社會壟斷最實際的改革。凡是落后的國家和地區(qū),幾乎從權力到資源,從職業(yè)到分配,處處體現(xiàn)著特權與壟斷的影子,少數(shù)人的獨享總是剝奪了大眾的共享。在中國某地一家機關團購房小區(qū)和幼兒園的門口,曾經有兩則為銷售房產而樹立的大幅廣告牌。一幅的畫面是龐大的獅子腳下有一只仰望的小狗,廣告詞是:居不同不相為謀。另一幅的廣告詞是:人人生而平等,但有一種優(yōu)勢與生俱來。雖是廣告,但透露出的機關霸氣與傲慢、以及對平民的蔑視,都顯而易見。中國有句古話叫:大道朝天,各走一邊。不是志同道合,也能各自安好。但后來的流行語成了:走別人的路,讓他們無路可走。就連汽車的名稱也有了“霸道”,絲毫沒有與人共享的意思。
共享有利于推動社會的平等共生意識。就拿新西蘭的養(yǎng)老制度來說,如果在中國能夠實現(xiàn),必然會倒逼官場生態(tài)改變,既然養(yǎng)老金平等,很多人就不會花錢去買官。沒有了買官賣官,政界的清廉才有可能實現(xiàn)。
共享需要社會物質財富的支撐,更需要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在極端貧窮和物質匱乏的社會不可能實現(xiàn)共享,就像中國曾經走過的年代一樣,連基本生存都解決不了卻在空談共產主義的理想。但是,當社會財富與物質達到一定程度時,如果依然固守特權與壟斷,缺乏社會公共服務產品的共享,就不是一種與時俱進,而是對社會文明的阻撓和抗拒。
共享與人類科技的發(fā)展息息相關。科技推動進步并不只是一句口號,也是社會發(fā)展的事實。奴隸主的出行需要奴隸用體力肩扛背馱;有了馬車的出現(xiàn),仆人只是負責趕車;給老板開汽車的司機,則更多了一份平起平坐的感覺。交通工具的發(fā)展為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縮短了距離。正在風行的共享單車如果沒有互聯(lián)網的信息技術支持,似乎也寸步難行。
共享也是共創(chuàng),而不是權力的恩賜與制度的分配。就拿共享單車來說,真正支撐運行的是共享者積少成多的押金,按每輛車承租者300元計算,一百萬個加入者的押金就是三個億。市場與需求的力量其實不可小視。
共享并不是靈丹妙藥,包治百病。甚至連共享本身也會遇到不斷的挑戰(zhàn)。有報道稱共享單車有為數(shù)不少的人為破壞,扎車胎、扭車鎖、刮二維碼的事都有出現(xiàn)。僅僅是一個社會服務都能弄成如此,更何況社會管理領域要達到共享,不知還要遭遇多大的利益阻攔。共享的道路上,依然充滿荊棘,特別是在中國這樣的體制下,共享還有很多可以想象的艱難。
共享正在成為一種時代的潮流,沖擊著陳舊的圍堰,顛覆著傳統(tǒng)的理念,順應著人性的初心。社會共享服務與產品的不斷涌現(xiàn),必將成為改變社會形態(tài)潛移默化的力量,讓所有堅冰消融,讓壓抑的困境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