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北
婚姻生活遭遇出軌、家暴,曾經(jīng)以為這樣的婚姻夠不幸了,然而有的人結(jié)婚后竟還無緣無故背負債務,就算離婚,傾家蕩產(chǎn)也要還錢!
我們先來看看兩則新聞:
(一)2012年2月15日,董女士和王某結(jié)婚。在婚后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王某向葉某瘋狂借貸112萬元。其中,最早一筆20萬發(fā)生于同年3月14日。據(jù)董女士講述,結(jié)婚兩個多月后丈夫王某即消失不見,至今下落不明。同年6月,她向當?shù)胤ㄔ禾崞鹪V訟,請求離婚。首次離婚未獲得支持,直到2014年2月20日,再次起訴后才被法院判決準予離婚。董女士和王某法律意義上的婚姻存在了兩年,但共同生活的時間可能也就兩個月。
而王某向朱某舉債時間為2012年2月19日,即婚后第四天。因為這段婚姻,董女士付出了慘重代價。在此后的10多起民間借貸訴訟中,董女士均被判承擔連帶責任,總金額在500萬左右,這些借貸基本在婚后兩個月內(nèi)發(fā)生?;榍坝筛改赋鲑Y,登記于董女士名下的一套價值300余萬的住宅已被強制執(zhí)行拍賣,因資不抵債,她也成了“老賴”。
(二)李女士是一位媒體人,供職于某媒體。早在離婚起訴時,李女士就已鎖定前夫婚內(nèi)出軌和家庭暴力等證據(jù),但是,在離婚之后卻不得不面對本金高達280萬的夫妻連帶之債,而李女士前夫舉債時間發(fā)生于兩人起訴離婚的次日。因受債務之累,李女士唯一一套住房也被查封。
說到這兩位女士的遭遇,就不得不說說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guī)定情形的除外?!?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7/05/04/nxtd201704nxtd20170420-1-l.jpg" style="">
簡單來說,就是在婚姻存續(xù)期間,兩人之間的收入共同享受,債務也共同承擔。如果婚內(nèi)配偶背著自己在外面簽借條,自己縱然不知情,也會因為是夫妻關系而要承擔連帶責任。
但是,有三種例外情況:
1.你能證明債主和你的配偶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
2.你們夫妻實行AA制,且債主知道。
3.你能證明配偶舉債未用于夫妻共同生活。
除此以外,一律推定為共同債務。
那么什么是夫妻共同債務呢
夫妻共同債務的范圍可以大致分為如下幾類:
1.夫妻為家庭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如購置共同生話用品所負債務,購買、裝修共同居住的住房所負債務,為支付一方醫(yī)療費用所負的債務。
2.夫妻一方或雙方為履行法定扶養(yǎng)義務所負的債務,履行法定贍養(yǎng)義務所負的債務。
3.為支付夫妻一方或雙方的教育、培訓費用所負的債務;夫妻從事正當?shù)奈幕?、教育、娛樂活動,從事體育活動等所負債務,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為支付正當必要的社會交往費用所負的債務。
4.夫妻共同從事生產(chǎn)、投資經(jīng)營,也包括夫妻一方從事生產(chǎn)經(jīng)營活動但利益歸家庭共享的情形,夫妻協(xié)議約定為共同債務的債務。夫妻協(xié)商確定共同負擔的債務,即使該債務帶來的利益并非婚姻共享,也應納入夫妻共同債務。
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于2004年實施,原是為了防止夫妻惡意串通逃避債務,最大限度保護債權人,打擊夫妻利用離婚避債現(xiàn)象。當然,你只要證明自己與債務無關,這個債務沒有用到夫妻共同生活就可以不用承擔連帶責任。但是,很多人找不到證據(jù),尤其是女性受害者。近幾年,受害者越來越多,很多人因為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而莫名其妙欠下重債,這種現(xiàn)象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議論。
2017年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出臺了《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24條的補充規(guī)定:
夫妻一方與第三人串通,虛構債務,第三人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一方在從事賭博、吸毒等違法犯罪活動中所負債務,第三人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雖然新出臺的補充規(guī)定看似填補了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的漏洞,但是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依然難以避免一方的惡意欠債—
難以證明一方與第三人串通,虛構債務;
難以證明對方是因為賭博、吸毒等違法犯罪活動而產(chǎn)生債務。
與其結(jié)婚之后小心翼翼的防備自己的枕邊人,沒日沒夜的擔心自己可能被迫承擔巨額的債務,還不如在婚前多多細心觀察,盡可能的選擇無重大缺陷的配偶,比如—
1.無不良嗜好,比如賭博、吸毒等。
2.無重大前科,比如金融詐騙、借錢不還等。
當然,生活中也有成功避免被負債的例子:
2001年,王家宏與張英登記結(jié)婚?;楹?,由于王家宏在創(chuàng)業(yè)方面比較激進,到處借錢投資,為了規(guī)避婚姻可能存在的風險,張英遂與丈夫商量財產(chǎn)、債務分開。
2009年8月,張英在當?shù)亍赌铣淙請蟆钒l(fā)表聲明稱:本人張英與王家宏已于2009年7月簽訂了《夫妻財產(chǎn)分割協(xié)議》 并已公證,王家宏婚后至今以及將來在外所欠債務,沒有經(jīng)過本人同意并簽字認可的均系王家宏個人債務,與本人無關。除發(fā)表聲明外,張英同時將該聲明拿給同事和親友看,叮囑他們不要借錢給王家宏,“如果借了我也不認,將來也不會承擔還款責任?!?/p>
2012年初,王家宏想修建企業(yè)廠房,找到表姐夫林勇幫忙,林勇用位于嘉陵城區(qū)的一套住房作為抵押,在廣安市岳池縣某信用社貸款28萬元。2012年3月25日,林勇將這28萬元借給王家宏,王家宏約定2015年3月25日前歸還。2013年5月14日,王家宏、張英二人的婚姻也走到了盡頭,兩人辦理了離婚登記。
2015年7月,信用社向林勇發(fā)出催收貸款通知,并同時明確,若對方繼續(xù)拒不履行債務,將拍賣其抵押的房屋。此時林勇已欠信用社本金28萬元、利息35550.42元。
在多次找到王家宏催收借款未果的情況下,林勇將王家宏和張英二人作為共同被告,告至順慶區(qū)法院,追討欠債,并要求兩人一起為28萬欠款承擔連帶責任。
法院認定,雖然該借款屬實且發(fā)生在王家宏、張英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但張英早在2009年已發(fā)表聲明,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產(chǎn)生的債務需自己簽字確認,而該筆債務發(fā)生在張英發(fā)表聲明之后,借條上并沒有張英的簽字,且王家宏在借條上明確寫明借款的用途是用于企業(yè)建設,并未用于家庭生活,同時,原告與二被告既是親屬,亦是同事,證人也證明原告知道二被告關于財產(chǎn)債務的約定,但原告仍然在沒有張英簽字確認的情況下,將錢借給王家宏,對于原告要求被告張英承擔還款責任的主張,法院不予支持。
為了避免在婚姻關系中被負債,你需要這么做:
1.夫妻簽訂財產(chǎn)協(xié)議,在公證部門進行公證。明確債務自行負責,只向舉債一方追償。雖然很多情況下舉債一方有可能是無力還債了,但對于非舉債一方來說也是一種最后的保障,以期等舉債一方經(jīng)濟條件改善后可以追償。
2.夫妻共同生活的大額支出,要留好相關證據(jù)。夫妻一方在完全無法掌控對方以個人名義借款的情況下,要對夫妻共同生活的情況多留心,對夫妻共同生活的大額開支建議要做好整理和記錄,如果真的遇到“被負債”的情況,才能有良好應對的心理和措施。
3.讓債權人證明借貸的合法性和真實性。在“被負債”的很多案例中其實借貸關系根本就不存在,是舉債一方與債權人串通的虛假債務,目的是為了在離婚案件中得到更多的財產(chǎn)。這樣的案件被負債一方就要積極應訴,充分行使自己的答辯和質(zhì)證權利,發(fā)現(xiàn)債務當中的疑點。一旦發(fā)現(xiàn)是虛假訴訟,就可以要求法院移送偵查機關偵查,追究其刑事責任。而且還可以在離婚訴訟中,依據(jù)《婚姻法》第四十七條,以對方偽造夫妻共同債務為由要求對方少分或不分財產(chǎn)。
那么,在現(xiàn)行的法律下,被負債問題要怎么解決
第一步:讓債權人證明借貸的合法性和真實性;
第二步:舉證證明債務未用于夫妻共同生活;
第三步:簽訂財產(chǎn)協(xié)議,向舉債一方追償。
總之,無論從哪個方面看,夫妻雙方在婚前對于雙方財產(chǎn)和債務進行約定,也是保護雙方的最好利器。通過約定,厘清婚前財產(chǎn)的所有權、婚內(nèi)財產(chǎn)的分配方式、婚后債務的處理方式,對于雙方,都能極大程度地降低不確定性。
了解完這些就夠了嗎 當然不夠。因為,即使有婚前約定,你還是得自行舉證,債權人事先知道這個約定。如果夫妻一方惡意舉債的話,實際上另一方受害者是很難完成這種舉證的。所以,還可以提前把自身財富的保全規(guī)劃做好。
在婚前財產(chǎn)較多的情況下,要進行合法規(guī)劃。能寫在別人(如獨生子女的父母)名下的不動產(chǎn),就盡量寫在別人名下。當然,這一式在未來財富傳承的時候會出現(xiàn)遺產(chǎn)稅方面的問題,故此只是作為輔助使用為好。
對婚前財產(chǎn)設立離岸信托。信托可以有效規(guī)避債務,尤其在這種莫名其妙的天降橫禍之下,信托的價值就凸顯了。但是,設立離岸信托對財富水平不高的家庭來說,門檻顯得太高,因此,一般家庭可以合理進行保險規(guī)劃。
合理進行保險規(guī)劃。我國《保險法》第二十三條規(guī)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保險人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義務,也不得限制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取得保險金的權利。據(jù)我國相關法律,人壽保險不屬于債務的追償范疇。
最后,要學會看人,這才是最重要的。盡量避免閃婚,相互了解時間越長,對對方的人品也越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