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恩
摘 要:一段被遮蔽了半個世紀(jì)的歷史,一段信仰與忠誠,奉獻(xiàn)與愛情鑄就的人間絕唱。
關(guān)鍵詞:板倉 絕唱 愛情
曾經(jīng),毛澤東的一闋《蝶戀花答李淑一》,讓我們對毛澤東和楊開慧的愛情有了更多的了解。文學(xué)作品因人而異,但都離不開時空這張大網(wǎng),更離不開寫作者獨(dú)具慧眼的發(fā)現(xiàn)和寫作技巧的運(yùn)用。作家余艷另辟蹊徑,從一個“墻洞里的秘密”開始,為讀者還原了毛楊古今奇絕的曠世之戀。半個多世紀(jì)后,因返修故居,這些被楊開慧藏于楊家老宅的心靈筆記終被發(fā)現(xiàn),一段被遮蔽的歷史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毛澤東曾說:“開慧之死,百身莫贖”,毛楊這對革命伉儷堅貞的愛情在歲月之后,歷久彌香,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線里。《板倉絕唱——楊開慧手稿還原毛澤東愛情》,讓世人看到一段信仰與忠誠,奉獻(xiàn)與愛情鑄就的人間絕唱。
一
“自從聽到他的許多的事,看了他許多文章,我就愛了他?!雹贄铋_慧的這句話出現(xiàn)在《板倉絕唱》第四章“最美麗無上的愛”的開篇。作家看似隨意而為,其實(shí)是匠心獨(dú)具,“按部整伍,以待情會”②,采用倒敘、插敘,設(shè)置懸念等手法來結(jié)構(gòu)作品,如此敘事和安排結(jié)構(gòu),不突兀。作家像是在講自己的愛情故事,娓娓道來,用詩一樣的語言交代了在毛楊之戀最初的時間里,楊開慧那揣揣不安的少女情懷。一個是十六歲的花季少女,一個是才華橫溢的青年才俊,兩情相悅是他們必然的情感走向?!疤煜抡?,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雹圩髡哌M(jìn)一步在文中陳述道:社會、國家、天下,如此那般激越飛揚(yáng)的文字,一旦進(jìn)入了少女開慧的眼里,她竟都是過目不忘,實(shí)在是令人不得不驚嘆和折服了。純凈、不摻雜質(zhì)的開慧在那一刻并不知道她愛上的是一個改變中國歷史命運(yùn)的偉人,在那個風(fēng)雨飄搖、國運(yùn)不濟(jì)的年代,她的愛情是純粹和高尚的,但也注定不會是一帆風(fēng)順的。
“漫漫等待中,回憶,就成了楊開慧時間大餐中的最精美的主食?!雹芎唵我还P,辭約而旨豐,事近而喻遠(yuǎn)。作家余艷以看似平靜的語言描述了楊開慧婚后生活的常態(tài)圖譜,為我們鐫刻出一幅令人心酸的黑白剪影,讀之潸然淚下。
二
“我覺得我為母親而生之外,是為他而生的。”⑤愛人到了如此地步,罕見奇絕,但這就是楊開慧,她已將自己完全融化在他愛的人的身上,這種深沉與博大之愛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手書里的這句話,作家余艷在《板倉絕唱》中反復(fù)使用,足見她對楊開慧深厚對愛人用情至深的洞察之深入,并在《板倉絕唱》引言中為楊開慧對愛情的執(zhí)著、堅定、勇敢做了最好的注腳,為體察開慧愛情之一二,余艷在2013年1月的某個很冷的夜晚,在楊開慧當(dāng)年的臥室整整坐了一夜,煤油燈下,她沿著時間的河床回想著楊開慧千百個徹夜難眠的夜晚,整整一個通宵,她都在流淚,她在尋問,與開慧對話,余艷曾經(jīng)說,是這一個夜,打開了書寫的閘門。
楊開慧一個溫婉多情的湘女在婚后聚少離多的日子里,一如既往懷念著自己的夫君,至死不悔。“又許久沒有信了,不眠癥依然來到?!雹尢烊粲星樘煲嗬?,作家余艷運(yùn)用凄美的的敘述方式完成著“閨蜜”楊開慧對愛的擔(dān)當(dāng)?!敖^唱”由此而生,蒼涼悲愴。一部偉大的報告文學(xué)作品除了完成還原,最終要指向深存在歷史深層和人性的真實(shí)。這一點(diǎn),作家余艷做到了。
三
這首《虞美人·枕上》是毛澤東因思念開慧而作,流淌在字里行間的濃濃情意一下就把她抓住了。作家余艷“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⑦,用飽含深情的筆墨描述了“閨蜜”開慧當(dāng)時的情狀:“這是他寫的嗎?楊開慧欣喜若狂。”⑧楊開慧的心從此被這個偉大的男子深深地吸引了,至死都沒有離開。在余艷的筆下,楊開慧的愛充滿了特殊的色調(diào)、濃的化不開的柔情和迷人的光華,她的博大仁愛、她對于愛人的無私表露無遺。作家余艷俊秀的語言在作品中頻頻閃現(xiàn),“思風(fēng)發(fā)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齒”⑨,呈示出作家余艷精心的藝術(shù)構(gòu)思和強(qiáng)烈的思想力量。
“我疑惑他已把我丟棄……我真的在做一個噩夢呀!”⑩作家余艷寫到開慧的這些話,是一個女人最真實(shí)的感觸,真實(shí)而無暇,這是“閨蜜”才有的體察,至此,兩湘女心神合一。評論家曾這樣評價:“絕唱”是余艷和楊開慧兩湘妹子共同的心聲與吶喊,再貼切不過。
“只要他是好好地,屬我不屬我倒在其次。”?輥?輯?訛完成了一次心靈的涅槃的楊開慧又向生命的另一高地出發(fā)了。余艷如此說,視愛如命的她必又是一個深明大義的女人,因?yàn)殚_慧明白,她愛上的是一個非同尋常的男人。作家怎樣的洞察才能流淌出這樣如詩的文字、如水的清音,知音其難載!若非知音,怎么會有如此這般歌唱。
作者在作品中提到,在韶山宗祠的墻上有一幅畫,在畫里,毛澤東,楊開慧并肩行走在故鄉(xiāng)的山路上,在他們的身后,是面如朝霞的韶山?jīng)_的農(nóng)民,整個畫面洋溢著一種新生的感動。這幅畫像被永久地存放在毛氏宗祠。于此,我和作家持有同樣的觀點(diǎn),這是歷史給他們最高的禮遇。天地蒼茫,紅塵滾滾,縱人間百齡蕩漾,萬化推遷,但歷史從不曾遺忘那些為民族、為國家而孜孜以求的人們,是他們譜寫了中華民族最深沉的苦難與輝煌。
四
“犧牲小我,成全大我。我死不足惜,愿潤之革命早日成功?!??輥?輰?訛楊開慧手稿中的這段話,作者將其編排在了《板倉絕唱》的最后一章,作家積學(xué)儲寶,酌理富才,匠心獨(dú)具,以此提綱挈領(lǐng),完成整部報告文學(xué)最后思想的升華和定格。
當(dāng)獄中的岸英吟詠著《沁園春·長沙》時,楊開慧在昏迷中仿佛聽到了愛人回來的腳步聲,被喚醒的她與兒子相擁而泣。試想,這是一個多么讓人糾結(jié)和感動的場面,不必贅述。毛澤東和楊開慧是夫妻、是戰(zhàn)友、是知音,他們從共產(chǎn)黨人的主義中,找到了情感與思想上的共識與默契,這是一曲超越時空的曠世戀曲。
“說到死,本來,我并不懼怕,且可以說是我喜歡的事。”?輥?輱?訛楊開慧手稿中的這句話,讓作家余艷久久不能釋懷,她帶著糾結(jié)的感動寫下了在夜雨婆娑,嬌小玲瓏又學(xué)貫中西的開慧,那孤寂無助的等待。為了愛人的事業(yè),開慧選擇的是一條憂愁痛苦、險象環(huán)生的道路……這是作者憂傷的解讀,為那個血雨腥風(fēng)的飄忽時代,為楊開慧那至死不渝的忠貞與堅守,為一曲用生命續(xù)寫的情書,為在歷史的原野上搖曳生姿的那部大寫的花名冊:中國女人……
注釋
① 劉勰.文心雕龍·總術(shù)[M].
② 劉勰.文心雕龍·神思[M].
③ 陸機(jī).文賦[M].
⑨ 其余引文均出自:《板倉絕唱——楊開慧手稿還原毛澤東愛情》作者:余艷—《北京文學(xué)(中篇小說月報)》201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