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艷梅
【摘要】種種跡象表明我國的個人所得稅仍然存在著大量的問題,個人所得稅并沒有像預期那樣發(fā)揮應有的財政功能和調節(jié)功能。本文首先闡述了個人所得稅的理論概述,探討了我國個人所得稅在稅制模式,稅收環(huán)境以及稅收征管制度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個人所得稅 稅制模式 稅收征管
我國當前的社會公平指數(shù)令人擔憂,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基尼系數(shù)已遠遠超過0.4(見圖1)。劉國光先生則認為,如果加上漏計的隱性收入,現(xiàn)在的基尼系數(shù)估計己遠超過了0.5。更有學者指出,我國實際的基尼系數(shù)已突破0.6。不管哪個數(shù)據(jù)更可信,都表明我國的基尼系數(shù)遠超過了國際公認的0.4的警戒水平,社會貧富差距十分巨大。
我國城鎮(zhèn)居民稅前、稅后的基尼系數(shù)不斷上升,貧富差距不斷擴大。比較稅前和稅后基尼系數(shù)表明我國個人所得稅還是發(fā)揮了正向的再分配效應,但與發(fā)達國家,如英美兩國相比,其調節(jié)效應是非常有限的。
一、我國當前個人所得稅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分類稅制模式難以體現(xiàn)公平原則
在不同收入層次來看,分類所得稅制存在很大的避稅空間,特別是對于那些所得來源較多的高收入者,他們可以利用解析收入項目、分配收入月份等手段不繳或少繳個人所得稅。高管的高額公積金、保險等隱性福利和一些“灰色收入”也是在正常的稅收制度下增加到資產中去的。而所得來源少和收入相對集中的中低收入者卻要繳納更多稅款,造成高收入者稅負輕而中低收入者稅負重的尷尬局面,這有違稅收的縱向公平原則。
(二)稅率、級次和邊際稅率不合理
我國個人所得稅稅率結構比較復雜。目前的個人所得稅采取比例稅率與累進稅率并行的結構,對工資薪金所得和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企事業(yè)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分別適用7級超額累進稅率和5級超額累進稅率,最高的邊際稅率達45 %。對勞務報酬、稿酬所得、利息所得等適用20%的比例稅率。稅率結構設置在2011年9月修改后雖然有所簡化,但與國際上其他國家以及這些年發(fā)展的趨勢相比較,我國的個人所得稅稅率級次偏多、結構仍然比較復雜。
我國個人所得稅邊際稅率比較高。我國邊際稅率最高為45 %,明顯高于眾多發(fā)展中國家,例如印度為40%,新加坡為30%,巴西為27.5%。過高的邊際稅率不僅會使人們產生逆反心理,產生偷逃稅的心里動機,而且還會影響工作的積極性。
(三)稅務部門征管制度不健全、征管效率低下
受經濟發(fā)展水平和稅務人員的自身素質的制約,現(xiàn)階段我國個人所得稅的征管還處于較低的水平上。個人所得稅是納稅人數(shù)量最多的一個稅種,征管工作量十分大,需要有一整套嚴密的征管制度來保證,不僅需要硬件設施的完善,而且需要軟件條件的具備。但目前我國的征管體制還存在一定的問題,硬件上做不到及時準確的傳遞征管信息,不僅在不同地區(qū)不能有效傳遞納稅人的信息資料,甚至在同一級稅務部門內部征管之間、征查之間的信息傳遞也不順暢。
二、我國個人所得稅改革的建議
(一)選擇分類綜合制為個人所得稅的課稅模式
以我國目前的個人所得稅納稅以及征繳狀況來看,我國實行分類綜合制是可行的:首先,我國政府對個人所得稅的重視為實行分類綜合制課稅模式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基于我國收入差距不斷拉大的現(xiàn)實,十七大明確提出要加大對收入分配的調節(jié)力度,再分配領域要注重公平。而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及個人收入來源的多元化,現(xiàn)行的個人所得稅課稅模式越來越顯示出不公平性。按支付能力納稅的綜合所得課稅模式必將成為我國個人所得稅課稅立法的正確選擇。其次,我國目前正在推行的源泉扣繳和納稅人自行申報制度,恰恰是實行綜合所得課稅模式所需要具備的征管基礎。采用源泉扣繳制,有利于在年終督促納稅人主動申報。第三,電子信息化等現(xiàn)代手段在稅收征管領域的充分利用也為實施綜合所得課稅模式提供了硬件支持。
(二)合理確定我國個人所得稅稅率
在稅率級次設計上,德國的幾何累進稅率法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值得借鑒。我們也可以在收入的中間層次設置兩個檔次,一個為中低檔收入層次,月應稅所得額為0-10000元區(qū)間;一個為高等收入層次,月應稅所得額為10001-30000元,并分別進行幾何累進化。
(三)完善稅收征管制度
稅務稽查征管是納稅申報的有力保證,稅務機關應加強個人所得稅的專項稽查,建立稽查小組或是稽查部門,定期不定期的對納稅人的申報信息進行核對,同時要重點突出,制定稽查計劃,對高收入階層和收入來源渠道較多的人群應加強稽查力度,保證政府的稅收收入。
三、結語
以自然人取得的各項所得為對象扣除一定的費用后征收的一種稅即為個人所得稅。作為我國稅制結構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個人所得稅在我國開征己久,但是種種跡象表明我國的個人所得稅仍然存在著大量的問題,個人所得稅并沒有像預期那樣發(fā)揮應有的財政功能和調節(jié)功能。尋找合理解決方案己經成為我國個人所得稅改革的當務之急。本文對中外個人所得稅進行了簡要的比較,探討了我國個人所得稅在稅制模式,稅收環(huán)境以及稅收征管制度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參考文獻:
[1]梁偉祥.稅法(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財政部注會考試委員會.稅法[M].經濟科學出版社,2016.
[3] 徐曄,徐戰(zhàn)平. 中國個人所得稅制度[M].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
[4]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經濟法基礎[M].經濟科學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