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產房助產士全程陪護對降低自然分娩產后出血的作用。方法:選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間于我院自然分娩的12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組方法,將產婦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每組60例,對照組產婦均采用常規(guī)陪護方法,實驗組產婦則實施產房助產士全程陪護,比較兩組產婦產后出血發(fā)生情況。結果:實驗組產婦產后2h產后出血發(fā)生率(1.67%)明顯低于對照組產婦產后2h產后出血發(fā)生率(11.67%),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產婦產后24h內產后出血發(fā)生情況比較,組間數據未見顯著差異,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產婦自然分娩過程中實施產房助產士全程陪護明顯降低了2h內產后出血的發(fā)生率,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產房助產士;全程陪護;自然分娩;產后出血;影響
產后出血是分娩后常見的并發(fā)癥,是指胎兒娩出后24h內,產婦出血量在500ml以上,則稱之為產后出血,是引發(fā)產婦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1],分娩后2h是高發(fā)時段,應密切監(jiān)護。臨床不斷采取措施防治產后出血的發(fā)生,以保證產婦的生命安全[2]。本次研究選取了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間于我院自然分娩的12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其中選取部分產婦作為實驗組研究對象,并由產房助產士全程陪護,有效減少了產后出血的發(fā)生率,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間于我院自然分娩的12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組方法,將產婦均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每組60例,實驗組產婦年齡22-43歲,平均(30.25±2.34)歲,初產婦42例,經產婦18例,孕周38-41周,平均(39.85±1.26)周,其中22例有人流史;對照組產婦年齡20-41歲,平均(30.47±2.42)歲,初產婦44例,經產婦16例,孕周39-41周,平均(40.10±1.35)周,其中24例有人流史,將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組間數據未見顯著差異,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所有產婦的生化指標均無異常,彩超示胎兒胎方位、胎心率均正常,無臍帶繞頸、羊水過多、巨大兒等異常情況,所有產婦經過骨盆測量顯示均適合自然分娩,無頭盆不稱情況。
排除標準:排除多胎妊娠的產婦,排除不符合自然分娩指征或有自然分娩禁忌癥的產婦,排除合并心理疾病的產婦,排除凝血功能障礙的產婦,排除合并嚴重內科疾病的產婦。
1.2方法
對照組產婦均采用常規(guī)陪護方法,實驗組產婦則實施產房助產士全程陪護,從產婦子宮規(guī)律收縮開始,助產士便實施全程陪護,不同產程階段陪護的具體內容如下:第一產程:助產士密切監(jiān)測產婦的宮縮情況,監(jiān)測胎心率,觀察產程進展情況,并詢問產婦有無不適感受[3]。為產婦講解自然分娩的基本過程,講解產后有可能出現的并發(fā)癥及預防方法,為產婦講解宮縮痛的緩解方法,如可采取呼吸調節(jié)、精神放松、聽音樂等方式轉移注意力。評估產婦目前心理狀態(tài),如產婦存在明顯的恐懼及焦慮情緒,需予以針對性的指導,安慰并鼓勵產婦[4]。與產婦家屬積極溝通,了解產婦的心理狀態(tài),并指導家屬多關愛、鼓勵產婦,提高產婦自然分娩信心。此外還需密切監(jiān)測宮口開大情況,以及時了解產程進展,如發(fā)現產程延長等異常情況,及時予以對癥處置[5]。第二產程,指導產婦上產床采取合適體位分娩,觀察宮縮及產程進展情況等,為產婦講解分娩時用力及呼吸方法,指導產婦合理使用腹壓促進胎兒娩出,宮縮間歇時期,可指導產婦喂水,以保持體力,并做好分娩準備工作。胎兒娩出后及時做早吸吮早接觸。第三產程:胎兒娩出后,如半小時內無胎盤剝離,需及時查找原因,并予以對因處理。胎盤娩出后檢查胎盤胎膜的完整程度,如有殘留或缺損,需立即上報醫(yī)生,并遵醫(yī)囑處理。檢查會陰處有無裂傷或會陰切開,按照常規(guī)方法進行修補及縫合。產后2h內極易發(fā)生產后出血,此時段需密切觀察,觀察項目包括生命體征,膀胱充盈情況,子宮收縮是否良好、宮底高度等。并給予按摩子宮,促進子宮收縮,減少產后出血,詢問產婦有無不適感受。指導產婦盡早哺乳,促進子宮收縮,減少產后出血。
1.3觀察指標
(1)產婦產后2h、24h發(fā)生產后出血例數。(2)產后出血原因。
1.4統(tǒng)計學分析
本組研究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產婦產后出血發(fā)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產婦產后2h產后出血發(fā)生率(1.67%)明顯低于對照組產婦產后2h產后出血發(fā)生率(11.67%),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產婦產后24h內產后出血發(fā)生情況比較,組間數據未見顯著差異,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2.2產婦產后出血原因分析
120例產婦有13例發(fā)生產后出血,占10.83%,其中有8例由于子宮收縮乏力引發(fā)產后出血,占6.67%,有2例由于軟產道損傷引發(fā)產后出血,占1.67%,有3例由于胎盤因素造成產后出血,占2.50%,所有產婦發(fā)生產后出血后,均經過止血等對癥治療后好轉。
2、討論
凝血功能障礙、軟產道損傷、胎盤因素、子宮收縮乏力等因素均可導致產后出血的發(fā)生。研究發(fā)現,宮縮乏力與產婦產前心理狀態(tài)不佳、焦慮、產程進展停滯等多種因素相關,如發(fā)生胎盤剝離不全,有可能造成產后出血,此外分娩過程中軟產道損傷、會陰切開,均為產后出血的常見發(fā)病因素。為有效預防產后出血發(fā)生率,本次研究中的實驗組產婦自然分娩過程中均實施產房助產士全程分娩陪護,通過助產士對產婦的心理疏導,以及對產時、產后情況的監(jiān)測,及應急措施的實施,大大降低了2h內產后出血的發(fā)生率,但對產后24h內產后出血發(fā)生率影響不大。
綜上所述,產婦自然分娩過程中實施產房助產士全程配合明顯降低了2h內產后出血的發(fā)生率,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戴華琳,何麗.責任制全程陪護助產法對初產婦自然分娩的影響[J].醫(yī)藥前沿,2016,6(31):119-120.
[2]蘇國芝.全程責任助產士陪伴分娩846例臨床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6,26(18):249-250.
[3]Meng Ying.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midwife whole course accompany on the rate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J]. health of everyone(middle Edition),2016,10(6):206-206.207.
[4]廖琴翅.產房助產士對產后出血的預防和護理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2):141-142.
[5]陳靜.助產士全程陪護對產婦自然分娩的效果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11):187.
[6]李彩虹.助產士全程陪護對分娩質量的影響[J].醫(yī)藥前沿,2016,6(9):32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