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和分析TBL教學特點以及其在病理學教學中的實用性。方法:選取118例醫(yī)學專業(yè)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為兩組,采用TBL教學的59例作為研究組,采用LBL教學的59例作為對照組,觀察比較兩組學生的教學效果。結果:研究組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以及團隊合作的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比較P<0.05;研究組的客觀、主觀、總成績較對對照組都明顯增加,組間差異比較P<0.05。結論:相比傳統(tǒng)的LBL傳統(tǒng)教學模式,TBL教學模式具有更高的教學效果,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學生病理學的學習成績,值得在病理學教學中廣泛應用。
關鍵詞:病理學;TBL教學模式;教學;應用
TBL(team based learning)教學模式是在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學模式上發(fā)展形成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前者以團隊為基礎,后者以問題為基礎[1]。TBL教學模式倡導學生自主學習,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為目標,而傳統(tǒng)的LBL(lecturebased learning)教學模式主要是以授課為基礎,也就是教學中老師為主體[2]。本文主要研究將TBL教學模式運用在病理學教學中的效果,詳見下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118例醫(yī)學專業(yè)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為兩組。所有學生均為高考統(tǒng)招一本學生,年齡 19-22歲,平均(19.54±5.31)歲,兩組學生一般資料比價差異不明顯(P>0.05)。選擇病理學教學的同一章節(jié),由同一老師分別采用TBL教學模式和LBL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所有學生的培養(yǎng)方案、目標以及教學的計劃和進度都相同。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LBL教學模式,以老師授課為主,學生通過對老師講解內容的理解進行學習。
研究組采用TBL教學,具體如下:(1)上課前,對學生進行分組,每組7-8人,盡可能保證每組間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素養(yǎng)差距不大,且每組選出一名組長。老師在上課的前一周提前布置病理學的教學任務和課前預習作業(yè),學生進行自學,并且現在小組內進行討論。(2)老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自學情況進行檢測,從而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大概評估。過后先經小組討論,分析測試的問題,總結和歸納問題。最后學生提出問題,老師針對性地講解學生普遍認為存在問題的內容,正確引導學生的思維習慣和思考方式。在完成問題總結后,老師可以適當對本章節(jié)的重難點進行延伸和拓展,開闊學生的思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學生都采取期末考核和問卷調查的形式來評價教學效果,首選是自我評估,就是讓兩組學生對自己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以及團隊合作三方面進行打分,共包括四個分數段:<60分,60-80分,80-90分,>90分;其次是采取期末考核的方式,主要包括客觀題(60%)和主觀題(40%),百分制,檢測兩組學生的學習效果。
1.4統(tǒng)計學方法
SPSS19.0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行c2檢驗,檢驗標準以P<0.05為數據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學生自我評估情況比較
研究組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以及團隊合作的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比較P<0.05,詳見表1。
2.2兩組學生期末考核情況比較
研究組的客觀、主觀、總成績較對對照組都明顯增加,組間差異比較P<0.05,詳見表2。
3討論
在醫(yī)學病理學教學中,且教學內容廣泛,涉及到人體的各個方面、器官以及組織。生動形象、復雜的不同類型的切片給學生的記憶增加了很大的難度,使得學生在學習時往往產生枯燥心理[3]。傳統(tǒng)的LBL教學方式是以老師授課為主,學生主要是聽老師的講解,但是學生僅僅是聽講,是不能很好吸收和掌握如此多的知識難點的。TBL教學模式是在教學改革中逐步完善形成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自實施以來,均取得了良好的實踐效果[4]。TBL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從被動變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病理切片制作能力和識別能力。加上小組間的團隊合制作和討論,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臨場發(fā)揮能力[5]。在遇到問題時,學生需要自己進行思考,查閱資料文獻,過程中學生的邏輯思維,獨立思考能力均能得到有效提升。分小組學習的方式,能有效提升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TBL教學模式的研究組學生在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以及團隊合作方面的自我評估得分均顯著高于采用LBL教學模式的對照組,且在進行期末試卷檢測時,采用TBL教學學生的成績均顯著優(yōu)于進行LBL教學的學生。通過本次研究分析,充分證明相比傳統(tǒng)的LBL傳統(tǒng)教學模式,TBL教學模式具有更高的教學效果,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學生病理學的學習成績,值得在病理學教學中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李軼,趙守琴.PBL結合TBL教學模式在耳鼻咽喉科研究生臨床帶教的體會[J].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16,23(9):553-554.
[2]曾德建,沙麗艷,劉穎等.TBL教學模式學生評價量表的漢化及信效度檢測[J].重慶醫(yī)學,2016,45(21):3010-3012.
[3]潘春玲,常春榮,譚麗思等.TBL教學模式在牙周病教學中的應用[J].口腔醫(yī)學,2016,36(4):358-360.
[4]王冰,姚紅兵,舒燕等.耳鼻咽喉科學教學中TBL教學模式的應用探討[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6,13(8):1148-1149.
[5]曹鵬,施靚宇,祁敏等.TBL教學模式在八年制學員臨床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中的應用[J].解放軍醫(yī)院管理雜志,2014,21(12):1187-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