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索心理護理干預在耐多藥結核病患者中的治療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5月18日至2016年5月18日期間我院收治的120例耐多藥結核病患者,將其隨機化分組,兩組各有60例,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采用心理護理干預和常規(guī)護理。結果:觀察組患者的焦慮評分(13.46±2.81)分、抑郁評分(12.89±2.01)分、臨床癥狀消失時間(3.14±2.69)d、不良事件發(fā)生率(1.67%)、滿意率(100.00%)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心理護理干預在耐多藥結核病患者中效果顯著。
關鍵詞:心理護理干預;耐藥;結核??;效果
耐多藥結核病屬于病情最為嚴重的一類結核病,主要是由于利福平和異煙肼兩類或兩類以上的抗結核藥多次使用,而產(chǎn)生的耐藥現(xiàn)象,具有死亡率高、病情重、病程長、難治愈等特點,若干預不及時,可導致患者并發(fā)多種疾病,從而加大治療難度,影響患者生活質(zhì)量,對此在患者實施有效的治療過程中,還需加強護理干預,從而幫助患者樹立對治療的自信心 [1]。本文旨在探索心理護理干預在耐多藥結核病患者中的臨床意義,具體可見下文描述。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
耐多藥結核病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共有120例,對其隨機化分組,分別為觀察組(60例;心理護理干預)和對照組(60例;常規(guī)護理),實驗患者均在2015年5月18日至2016年5月18日期間收治。入選標準:(1)患者均達到耐多藥結核病的臨床診斷標準,且經(jīng)藥敏證實;(2)患者均了解、同意、知情本次實驗,均簽署協(xié)議書。排除標準:(1)排除合并身體其他嚴重疾病患者;(2)排除存在藥物或乙醇依賴史患者;(3)排除存在智力障礙、認知缺陷患者;(4)排除存在精神家族史患者。
觀察組平均病程(5.69±1.44)年,平均年齡為(52.78±3.67)歲,男性有29例,女性有31例。
對照組平均病程(5.17±1.53)年,平均年齡為(52.43±3.89)歲,男性有28例,女性有32例。
兩組耐多藥結核病患者基本資料差異不明顯(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告知患者家屬此時的陪伴對患者病情恢復的重要性,且加強患者日常生活中的用藥護理、健康教育等。
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采用心理護理干預,主要措施如下:
(1)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第一天,便對患者心理特征、病情進行評估,且根據(jù)患者文化背景、理解能力、家庭等情況,制定相應的心理方案,從而幫助患者樹立對治療的自信心,大部分耐多藥結核病患者均存在恐懼、擔憂、焦慮、緊張等一系列心理應激反應,對此需加強患者心理平衡干預,主要措施如下:①根據(jù)患者文化修養(yǎng)、負面情緒程度,進行相應的心理疏導,并結合心理學的認知-行為療法,加強與患者溝通次數(shù),了解患者內(nèi)心真實想法,并在適當時機給予相應的關心、鼓勵;②告知患者耐多藥結核病患者發(fā)病機制、治療方案、預后效果等,從而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識 [2]。
(2)認知干預:患者可通過播放幻燈片、健康宣教處方、宣傳圖片等宣教手段,提高患者對疾病的了解度,糾正以往錯誤觀念,且全方位為患者介紹耐多藥結核病治療方式、病因、術后可能會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以及配合治療的重要性,從而減輕患者社會、心理刺激。在與患者焦慮過程中,可使用簡便、準確、通俗易懂、語言文雅等方式,避免患者誤解,且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每個疑問。為了幫助患者樹立對治療的自信心,可邀請以往治療成功的患者,進行現(xiàn)身說法,分享治療經(jīng)驗,從而利于患者之間互相支持、鼓勵、交流,緩解為患者心理壓力。且可通過深呼吸、分散注意力、放松鍛煉等方式,緩解患者焦慮、不安等情緒,促使患者保持健康、樂觀心態(tài)面對每一天。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臨床癥狀消失時間、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滿意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以P<0.05代表對比值存在差異。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優(yōu)于對照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如表1所示:
3 討論
結核病已存在4000年的歷史,而耐多藥結核病是近幾十年發(fā)現(xiàn)的,主要是因為長期過多的使用抗結核藥引起的,是結核病控制的三個挑戰(zhàn)之一,由于其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導致結核病治療方案開始廣泛引起廣大學者的重視。臨床學者發(fā)現(xiàn),在耐多藥結核病患者治療過程中,實施心理護理,能夠幫助患者樹立對治療自信心,從而擴大療效。
導致患者出現(xiàn)負面情緒的主要原因包括:患者擔心治療效果,由于對治療治療的不了解,從而容易出現(xiàn)悲觀情緒和自我暗示,且給患者經(jīng)濟負擔造成影響。通過對患者實施有效的心理干預后,能夠促使患者保持最佳狀態(tài)面對治療,排除心理障礙,通過安慰、鼓勵方式,能夠促使患者感受到尊重、理解以及愛與歸屬感,從而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率,保持樂觀心態(tài)接受治療 [3]。
總而言之,對耐多藥結核病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能夠加快患者癥狀消失時間,提高患者滿意率,改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降低不良事件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1]趙俊.心理護理干預在耐多藥結核病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4):90-91.
[2]侯雋.武漢市結核病防治所耐多藥結核病患者護理策略研究[J].醫(yī)學與社會,2013,26(7):67-69.
[3]鄔亞紅,水小芳,陳文宇等.心理護理改善耐多藥肺結核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及生存質(zhì)量的效果觀察[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6,23(19):2923-2926,2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