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兒童蓋式骨折樣損傷的診斷與臨床治療。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例兒童蓋式骨折患兒其臨床資料,皆無顯著下尺橈脫位征象,卻于尺側有腫脹壓痛癥狀。予以閉合復位保守治療(7例)與微創(chuàng)經皮克氏針固定術治療(5例)。術后施以旋后位石膏長臂石膏固定結果:所有患者皆愈合,并未見有下尺橈關節(jié)脫位的表現。其中有2例患兒依據軟組織損傷進行處理,在復查時加以石膏旋后位,石膏制動癥狀有所改善。結論:對兒童蓋式骨折樣的損傷進行治療時需有一個全面的認知,在處理橈骨骨折的同時還應注意做到對尺側癥狀、損傷可能的原因,確定合適方法進行對兒童蓋式骨折樣損傷的診斷。
關鍵詞:兒童蓋式骨折;蓋式損傷;診斷;治療
兒童蓋式骨折為橈骨中下1/3骨折伴下尺橈關節(jié)脫位的一種損傷,其中蓋式骨折樣損傷屬于一種特殊的損傷,臨床少發(fā),且漏診、誤治率較高。本次研究就對我院近幾年來收治的12例兒童蓋式骨折樣損傷病例相關資料進行分析。
1資料及方法
1.1臨床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例兒童蓋式骨折患兒其臨床資料,皆無顯著下尺橈脫位征象,卻于尺側有腫脹壓痛癥狀。其中有2例依照軟組織損傷進行處理,之后復查行磁共振檢查予以確診。
1.2治療方法
7例患兒使用閉合復位保守治療,另外5例使用微創(chuàng)經皮克氏針固定術治療。所有患兒術后予以旋后位石膏長臂石膏固定。
2結果
所有患者皆愈合,并未見有下尺橈關節(jié)脫位的表現。其中有2例患兒依據軟組織損傷進行處理,在復查時加以石膏旋后位,石膏制動癥狀有所改善。
3討論
若尺骨骨骺發(fā)生骨折,但是并未得到及時的復位,那將會直接嚴重影響到橈骨遠側干骺端骨折的穩(wěn)定性。而尺骨遠端骨骺分離和成人骨折中的下尺橈骨關節(jié)脫位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似之處,所以臨床上將這一骨折類型稱之為Galeazzi等樣損傷。
3.1診斷
兒童骨骺損傷依據Salter-Harris分類法分成是V型,本次病例中,II型患兒10例、IV型2例。
Salter-Harris分型和影像學的表現[1]:①Ⅰ型,多發(fā)生在年齡低于5歲的兒童中,骨折線僅可見穿過骺板軟骨。②Ⅱ型,多發(fā)生在年齡介于10~15歲的青少年群體中,骨折線穿過骺板并向著干骺端逐漸延伸。③Ⅲ型,骺分離并骨骺骨折。④Ⅳ型,骺分離并下骺端處骨折,多見于年齡低于10歲的兒童群體中。⑤Ⅴ型,由于受到垂直暴力而導致發(fā)生的骺板軟骨壓縮骨折,多見于2~16歲的兒童群體中。
影像學檢查應用在骨骺損傷的診斷和治療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X線平片能夠較清晰的顯示出骨骺移位、骺板增寬或者變窄、骨骺損傷等情況。前后位與側位照片對移位的骨折也有著重要的診斷意義[2]。CT可深入豐富骺板創(chuàng)傷的診斷信息,并做出是否累及到生長板的判斷。通過MRI則能夠清楚的顯示出骨骺部位軟骨結構,有利于盡早的發(fā)現骨骺早期改變及關節(jié)解剖情況,從而為早期的臨床診斷提供可靠性依據。而這一方法也經常被用來對骨折塊位置、軟組織損傷的評估。
納入本次研究中的12例患兒中,有2例為誤診為是軟組織損傷,于復查中再次行磁共振檢查軟骨,可見存在高信號損傷影,因此對患兒排除了下尺橈骨關節(jié)脫位之后,腕關節(jié)尺側腫脹壓痛更為顯著,表現為琴弦征,適當的予以石膏制動來促進患兒軟骨的修復。
3.2治療
由于兒童蓋式骨折樣損傷是一種臨床不常見的損傷類型,所以,在對該骨折進行診斷及治療時,需對這一損傷有個全面的認知,查體應全面,在對橈骨骨折進行處理的同時,還應注意到尺側癥狀損傷的可能原因,并做出相關處理。
在治療上,臨床提倡對簡單的橈骨骨折做手法復位治療,對于復位并不理想的骨折病例,則可配合微創(chuàng)切口經皮克氏針做骨折對位固定,且對尺側做適當的整復,以此來避免肌腱發(fā)生嵌頓[3]。大部分的病例皆可以通過閉合復位長臂石膏固定、適宜旋轉體位6周,便可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3.3預后
腕關節(jié)尺側是由三角纖維軟骨盤連接著乙狀切跡、橈骨莖突、尺骨莖突,但兒童尺骨莖突和軟骨盤于一定階段并未見發(fā)育顯影,雖然外傷、治療不及時以及手術干預會對病例預后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且這一影響存在著不可預計性,但是,預計隨著顯微外科、組織工程以及關節(jié)鏡等新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骨骺損傷診斷治療也必將會有更為廣闊的發(fā)展。
3.4漏診、誤治
在臨床診斷上,應注意從下列幾個方面來控制漏診與誤治。①外傷史:由于這一疾病屬高能量損傷,多是由于高處跌落或者是運動中撲到,繼而下尺橈關節(jié)遭受到極度的旋轉而發(fā)生損傷,由此,在整復時,對旋前損傷應于牽引逐漸旋后下復位,且固定于旋后位,石膏超過肘關節(jié)固定。肘下石膏制動之所以會失敗,是由于其無法控制前臂的旋轉,繼而也就無法達到復位目的。②X線檢查,腕關節(jié)標準的側位X線極其重要,能夠判斷尺骨遠端的掌背側移位。③CT檢查,旋前圖像在對掌側半脫位的診斷上比較敏感,中立位則對下尺橈分離、背側半脫位的診斷比較敏感,通過旋后位,則能確定下尺橈半脫位或者是分離[4]。
總的來說,兒童蓋式骨折及損傷與成人損傷特點不同,也就是橈骨骨折的多樣性,包括弓形彎曲或者是徹底斷裂等,下尺橈關節(jié)損傷主要表現為以下三種:半脫位、脫位、尺骨遠端骺分離??梢?,針對橈骨中下段骨折的病例,應注意不要疏忽掉對下尺橈關節(jié)的檢查,攝片時更是要以腕關節(jié)作為中心,依據標準的正側位片,必要的情況下做CT檢查。
(注:本文為廊坊市科技支撐計劃課題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7013008)
參考文獻:
[1]董國章.兒童蓋氏骨折樣損傷的診斷及治療[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5,11(6):52-52,54.
[2]張金壘,蘇鳳娟.兒童左側肱骨髁上骨折合并同側尺橈骨下1/4雙骨折和孟氏骨折1例[J].醫(yī)學信息,2016,29(32):321-322.
[3]周肅陵,安建原,廖輝等.蓋氏骨折的中西醫(yī)研究進展[J].光明中醫(yī),2014,35(5):1115-1117.
[4]徐吉海,王欣,王勝偉等.蓋氏骨折合并三角纖維軟骨復合體損傷的修復療效分析[J].中華手外科雜志,2014,30(4):249-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