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癥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護理干預價值。方法 于2014年3月至12月在我院就診的精神分裂癥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選取44例,隨機劃分為兩組,兩組患者均按照精神分裂癥的常規(guī)治療和護理,對照組患者按其正常飲食,不進行干預,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進行糖尿病飲食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血糖的控制情況及不同護理時長對血糖的控制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血糖控制的有效率(81.8%)明顯高于對照組(45.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進行飲食護理干預4周后血糖控制效果明顯,與入院時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進行8周后,血糖變化平穩(wěn),與4周時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精神分裂癥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飲食護理干預,尤其是長期干預,可有效提高治療有效率,控制血糖,延緩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促進疾病康復,值得護理人員選擇。
關鍵詞:精神分裂癥;2型糖尿病;飲食護理干預
精神分裂癥是精神科常見的一種疾病,病因至今未明確,多在青年緩慢起病,具有感知覺、思維、情感、行為及社會功能等多方面的障礙和不協調[1]?,F在研究發(fā)現,精神分裂癥患者中患有2型糖尿病者比例接近15.8%,高于普通人群糖尿病發(fā)病率3.2%。由于精神分裂癥患者自制力差,同時受精神障礙的影響,糖尿病患者易饑餓,常導致過飽或過饑,血糖控制差,影響疾病的治療。此次研究分析飲食護理干預在精神分裂癥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價值,具體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于2014年3月至12月在我院就診的精神分裂癥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選取44例,均符合CCMD-3精神分裂癥和1999年WHO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全部患者的糖尿病均在精神分裂癥發(fā)病期間發(fā)生,排除因糖尿病致精神分裂癥患者。
隨機劃分為兩組,觀察組22例,男女比例為9:13,年齡45歲~68歲,平均年齡50.6歲,病程1年~18年,平均病程12.4年。對照組22例,男女比例為7:15,年齡在43歲~ 70歲,平均年齡52.3歲,病程10 個月~19年,平均病程13.2年。
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之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觀察組和對照組均按照精神科的常規(guī)護理,對照組患者的飲食不受限制,按照一般正常人飲食。
觀察組患者進行糖尿病飲食管理[2],同時進行嚴格的看護,防止偷食、搶食等現象發(fā)生。原則:控制總熱量、平衡膳食,規(guī)律進餐、持之以恒。
(1)控制總熱能。根據年齡、身高、體重、活動量,計算出每日所需的總熱能,根據總熱量,折合成各種食物,使其合理地分布于各餐中。
(2)平衡膳食:在總熱量控制的前提下,選擇多樣化、合理營養(yǎng)的食物。吃主食:粗細搭配,放寬對主食的限制,減少或禁忌單糖及雙糖的食物,占總熱能的55~60%;限脂肪:每日的烹調油用量最好控制在30g以內,并盡量選擇植物油,不吃動物油及煎炸食品,同時還要注意膽固醇的攝入量,占總熱量的20%~30%;補蛋白:建議蛋白質的攝入量按1.2~1.5g/kg/d(1~2個雞蛋),占總熱量的10%~15%,動物類蛋白與植物類蛋白各50%;增纖維:每日補充纖維素以25-30g為宜;講營養(yǎng):增加維生素、礦物質攝入。
(3)規(guī)律進食,少食多餐,定時定量進餐。
(4)多飲水、限制飲酒。
(5)根據血糖情況及有無并發(fā)癥隨時調整。
1.3 評價指標
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在血糖控制方面的有效率:
有效:連續(xù)觀察4周,空腹血糖恢復至正常水平;
無效:連續(xù)觀察4周,空腹血糖尚未恢復至正常水平。
比較觀察組患者在進行飲食護理后4周與入院時血糖的差異和8周后與4周時血糖的差異。
1.4數據處理
數據均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卡方檢驗比較;計量資料使用(±S)表示,采用t檢驗比較。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有效率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在進行飲食護理4周后,空腹血糖的控制明顯較好,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觀察組不同護理時長的比較
進行飲食護理后4周與入院時血糖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8周后與4周后血糖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詳見表2:
1.討論
精神分裂癥和2型糖尿病均為常見疾病,且都屬于慢性疾病。精神分裂癥病程常遷延,反復發(fā)作、逐漸加重、惡化,最后不僅傷害自己,也可能給社會他人帶來危害。而2型糖尿病的并發(fā)癥多,死亡率高。近年來二者合并出現的病例越來越多。研究發(fā)現,有以下幾種原因導致合并現象增多[3]:一是遺傳學方面,精神分裂癥和2型糖尿病均為多基因遺傳病,二者很可能具有共同的致病基因,由于不同的遺傳背景和環(huán)境導致這些基因表現出不同的表型;二是抗精神藥物,大量研究表明多種抗精神藥物能引起糖代謝紊亂;三是內分泌系統(tǒng)的相互影響,最主要的是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一種疾病發(fā)生會增加另一種疾病發(fā)生的風險。
精神分裂癥合并糖尿病治療比任意單一疾病治療困難,由于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自制力差,治療依從性低,而糖尿病的治療需要嚴格的控制飲食,否則會加重糖尿病的病情,同時抗精神病藥物的使用,嚴重影響糖代謝以及患者對病情的表述,干擾醫(yī)護人員對臨床療效的判斷,從而延長了住院時間。
綜上所述,飲食護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合并糖尿病患者至關重要,不僅有效控制血糖,延緩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與發(fā)展,降低死亡率,同時還能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有助于抗精神藥物療效的提高,促進患者病情趨于良性轉歸,使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建議護理人員在對此類患者進行護理時加強飲食護理。
參考文獻:
[1]李惠仙,溫云輝,段英.慢性精神分裂癥合并2型糖尿病飲食護理難點及對策[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1,23(17):2214-2215.
[2]高潔.分析慢性精神分裂癥合并2型糖尿病飲食護理方法[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6):165-165.
[3]姜華,程飛.精神分裂癥合并2型糖尿病的臨床研究與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7):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