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臨床護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從2015年1月到2016年10月所收治的52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給予急救護理、觀察護理、心理護理、管道護理、保持呼吸道通暢以及并發(fā)癥護理,觀察、分析護理效果。結果:本組的52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經過有效、積極的護理后,其中良好患者37例,占71.2%,中殘患者8例,占15.4%,植物人3例,占5.8%,死亡4例,占7.7%。本組患者沒有出現(xiàn)肺感染、壓瘡、消化道大出血以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并發(fā)癥。結論:對于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給予綜合護理,可減少誘發(fā)因素,避免并發(fā)癥,防止死亡,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重型;顱腦損傷;臨床護理
顱腦損傷是一種嚴重外傷,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病死率,多發(fā)生在空曠作業(yè)、交通事故等,其次是跌倒、墜落、自然災害以及鈍器損傷所致,病情危急,易發(fā)生突變,患者昏迷意識障礙,發(fā)病早期通常生命體征紊亂,呼吸節(jié)律紊亂,血壓、心率明顯波動[1]。因此,有效、積極的護理對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義,若護理不當,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及預后。
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從2015年1月到2016年10月所收治的52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9例,所占的比例是55.8%,女性患者23例,所占的比例是44.2%;年齡最小的是19歲,最大的是67歲,平均年齡是(45.6±2.3)歲;其中交通事故所傷患者25例,所占的比例是48.1%,墜落所傷患者8例,所占的比例是15.4%,鈍器所傷患者5例,所占的比例是9.6%,打傷患者8例,所占的比例是15.4%,其他6例,所占的比例是11.5%;其中保守治療患者13例,所占的比例是25%,手術手術治療患者39例,所占的比例是75%。
2 護理方法
2.1 急救護理
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需爭分奪秒進行搶救。密切注意患者生命體征等變化情況,確保呼吸道的通暢性,及時清除呼吸道嘔吐物、分泌物,避免窒息。及時建立靜脈通絡,先抗休克,然后進行脫水處理,若懷疑患者出現(xiàn)腦疝,需迅速滴注20%甘露醇250ml,要保證在30分鐘內滴注完成。如果患者需要手術治療,需迅速做好抽血、導尿、備血、備皮以及更換手術衣褲等術前準備工作[2]。
2.2 觀察護理
密切注意患者的意識變化情況,密切注意患者的瞳孔變化,注意雙側瞳孔是否等圓等大、眼球活動度以及對光反應的靈敏度等;密切注意患者的血壓、呼吸、脈搏、體溫、神志等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并做好患者的血氧、心電監(jiān)護,每隔0.5-1小時,需測量1次,并做好準確記錄,如果發(fā)現(xiàn)異常,要及時通知醫(yī)生。如果患者手術后,體溫恢復正常又突然升高,則警惕有可能是泌尿系、肺部、顱內以及傷口感染所造成。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在呼吸衰竭或者是呼吸功能改變的時候,有可能出現(xiàn)脈搏細弱、血壓下降等,若患者脈搏緩慢、洪大,每分鐘低于60次,血壓升高,呼吸緩慢,則警惕是顱內血腫[3]。
2.3 心理護理
向患者及其家屬說明疾病相關知識,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使其正確面對疾病,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充分調動患者的主動能動性,配合醫(yī)護人員的治療與護理。
2.4 管道護理
選擇氣囊大小適中的留置尿管,每隔2周更換1次,每天更換尿袋,預防性膀胱沖洗;進食后,溫水沖洗鼻飼管,避免管道殘留食物,堵塞管道;為搶救需要,護理人員需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對患者進行靜脈置管術,觀察穿刺部位,注意是否出現(xiàn)紅腫、熱痛、脫出、滲出等現(xiàn)象,敷料潮濕、污染時,需及時更換,當每次輸液前后,可采取生理鹽水封管,確保靜脈的通暢性,避免給患者帶來痛苦[4]。
2.5 保持呼吸道通暢
護理人員要及時清除咽喉部、鼻腔以及口腔的嘔吐物、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通暢性,避免出現(xiàn)窒息、缺氧,防止肺部感染。如果是昏迷患者,應取平臥位,將頭偏向一側,如果患者的氣管內分泌物增加,需及時吸痰處理。若患者短時間內不能清醒或者是發(fā)生誤吸,需按照無菌操作,盡早切開氣管,如果患者呼吸交換量明顯降低,可采取呼吸機進行輔助呼吸[5]。
3 結果
本組的52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經過有效、積極的護理后,其中良好患者(恢復良好,可正常進行日常生活)37例,所占的比例是71.2%,中殘患者(遺留部分精神或者神經障礙,可自理)8例,所占的比例是15.4%,植物人(長期昏迷)3例,所占的比例是5.8%,死亡4例,所占的比例是7.7%。本組患者沒有出現(xiàn)肺感染、壓瘡、消化道大出血以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并發(fā)癥。
4 討論
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病情發(fā)展速度快,并且危重,并發(fā)癥多,治療困難,預后差,易發(fā)生死亡,除了給予積極救治外,還需給予患者綜合性護理。護理人員需密切注意患者的生命體征、瞳孔以及意識的變化情況,并準確做好相關記錄,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暢性,避免損傷呼吸道而發(fā)生感染,及時吸痰、拍背,保持氣道濕化,避免肺部感染,防止損傷呼吸道。若發(fā)生異常情況,需及時報告醫(yī)生,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作為護理人員有計劃、有重點的實施護理,保證各項措施都能做到位,做好無菌操作,全面監(jiān)測患者的病情變化,避免發(fā)生并發(fā)癥,降低死亡率,提高護理質量,確保效果。
參考文獻:
[1]靳棟梁.大骨瓣減壓治療重度顱腦損傷41例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22):92.
[2]武玉倩.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國社區(qū)醫(yī) 姓名:劉嬌嬌 女 籍貫:河北 單位:天津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神經外科學歷:本科 職稱:護師,2011,13(2):246.
[3]龔世斌.重癥顱腦損傷120例療效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2,33(30):6627
[4]李梅,胡三蓮援 重度顱腦損傷氣管切開294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23):54.
[5]桑燕.長期氣管切開患者的護理體會[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1,1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