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小兒肺炎護理中實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6例小兒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每組43例,其中對照組按照常規(guī)小兒肺炎護理流程護理患兒,實驗組則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加強對患兒的健康教育,比較護理效果。結(jié)果:實驗組患兒的停止咳嗽時間、體溫恢復至正常時間、X線示肺炎病灶吸收時間均明顯少于對照組,組間數(shù)據(jù)差異顯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論:小兒肺炎護理中加強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兒康復。
關鍵詞:小兒肺炎;健康教育;呼吸系統(tǒng);咳嗽
小兒肺炎屬于兒科常見疾病,具有癥狀重、進展快等特點,患兒臨床表現(xiàn)以咳嗽、發(fā)熱為主,肺部聽診可聞及濕羅音,如未經(jīng)及時治療,可能引發(fā)病情加重,影響患兒肺功能[1]。在臨床實際診療中發(fā)現(xiàn),加強健康教育是一種良好的輔助治療手段,有助于促進患兒快速康復,防止病情復發(fā)。本次研究選取了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6例小兒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健康教育的內(nèi)容及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6例小兒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患兒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每組43例,對照組患兒中,有男21例,女22例,年齡2-9歲,平均(5.15±1.24)歲,實驗組患兒中,有男19例,女24例,年齡1-8歲,平均(4.95±1.32)歲,本次研究需將肝、腎功能不全的患兒予以排除,并排除存在免疫功能缺陷的患兒,將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組間數(shù)據(jù)未見顯著差異,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方法
兩組患兒均根據(jù)其具體臨床表現(xiàn),予以止咳、退熱、抗感染等藥物治療及對癥支持治療,必要情況下,酌情應用糖皮質(zhì)激素[2]。其中對照組按照常規(guī)護理流程護理患兒,包括保持病房內(nèi)衛(wèi)生清潔,溫、濕度調(diào)節(jié)至適宜,為其營造舒適、安靜的住院環(huán)境。定時開窗通風,限制陪護人數(shù),以免對患兒休息產(chǎn)生影響等[3]。此外還應根據(jù)天氣變化增減衣物,不能穿著過厚或過薄,適當寬解衣物,以免引起患兒悶熱出汗。觀察患兒呼吸道有無分泌物阻塞氣道,并及時予以清除,保證患兒呼吸道通暢狀態(tài)。
實驗組除了常規(guī)護理內(nèi)容外,還加強對患兒及家屬的健康教育,內(nèi)容包括:第一、入院宣教。為患兒家屬講解就醫(yī)環(huán)境、醫(yī)院的相關制度,醫(yī)療安全知識,疾病治療期間注意事項等。第二、心理護理。小兒肺炎患兒由于年齡較小,常合并喘憋、拒食、哭鬧、煩躁等情況,為治療及護理均增加了難度,因此護理人員在遇到此種情況時,需及時采取措施安撫患兒,在患兒變現(xiàn)改善時,鼓勵、表揚患兒,減輕患兒恐懼、陌生心理,穩(wěn)定患兒情緒[4]。第三、出院指導。為患兒家屬講解日常護理患兒的方法,以及相關注意事項,多帶患兒到室內(nèi)活動,在季節(jié)交替、天氣變化等情況時,注意衣物的增減。糾正患兒不良飲食、衛(wèi)生習慣,飯前、便后勤洗手,注意食物衛(wèi)生,加強營養(yǎng),但注意少食辛辣、生冷食物[5]。流感高發(fā)季節(jié)盡量減少到人群密集地活動,通過一系列健康教育內(nèi)容的實施,促進患兒形成良好的習慣,防止病情復發(fā)。
1.3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需觀察并比較的指標包括:患兒停止咳嗽時間、體溫恢復至正常時間、X線示肺炎病灶吸收時間、住院時間。
1.4統(tǒng)計學分析
本組研究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的分析和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 ±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實驗組患兒的停止咳嗽時間為(7.54±2.18)d、體溫恢復至正常時間為(4.47±1.24)d、X線示肺炎病灶吸收時間(9.58±1.35)d、住院時間(10.27±1.25)d,對照組患兒的停止咳嗽時間為(10.13±3.34)d、體溫恢復至正常時間為(6.51±1.59)d、X線示肺炎病灶吸收時間(11.76±1.85)d、住院時間(12.54±1.47)d,組間數(shù)據(jù)差異顯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3、討論
兒童與成年人在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方面均具有較大差距,因此,當患兒不能配合治療時,家屬的作用也得以凸顯,因此,溝通中除了需關注患兒的情緒變化,并給予簡單的健康教育外,還需加強家屬對小兒肺炎相關知識的講解,以促進患兒早日康復。小兒肺炎患兒屬于臨床較為特殊的群體,由于年齡較小,心智尚未發(fā)育健全等因素,在其出現(xiàn)不適感受時,往往無法準確將感受表達出來,且對治療及護理的配合度不佳。因此,在對小兒肺炎患兒護理中,需結(jié)合加強對患兒家屬的健康教育,使其全面掌握疾病相關知識,對更好的護理患兒具有積極作用。健康教育的實施,還有助于護患關系的建立,對于提升護理滿意度,具有重要意義。此外,通過對患兒家屬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兒依從性,尤其是存在哭鬧、抗拒等情緒的患兒,家長的介入有助于改善患兒情緒,臨床護理中,患兒多對打針、吃藥存在抵觸情緒,因此針對性的實施健康教育,能夠在某種程度上改善患兒的抵觸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此外,患兒出院時加強對其健康教育,有助于糾正患兒的不良飲食、生活習慣,加強小兒肺炎復發(fā)預防健康教育工作,對于改善患兒預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中,加強健康教育的實驗組患兒,停止咳嗽時間、體溫恢復正常時間、肺炎病灶吸收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明顯縮短,說明通過一系列護理措施的實施,明顯促進了患兒的康復進程,本次研究結(jié)果與莫愛芳[6]等的研究結(jié)論基本一致。在進行健康教育時,護理人員應掌握一定的語言溝通技巧性,以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此外護理人員還需不斷提高自身專業(yè)水平,給予患兒及家屬更加專業(yè)性、個體化的指導。
綜上所述,小兒肺炎護理中加強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兒康復。
參考文獻:
[1]李茜.互動健康教育護理模式對小兒肺炎的臨床效果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13):1828-1830.
[2]吳美蓉,葉艷.小兒肺炎應用健康教育的臨床護理有效性研究[J].醫(yī)學信息,2017,30(5):247-248.
[3] Ceng Maorong,Wang Guiling. Evalu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in nursing care of infantile pneumonia in [J]. health(mid Edition),2016,10(6):282-282.
[4]朱建華.臨床健康教育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作用分析[J].臨床研究,2016,24(6):132-132.
[5]李丹.小兒肺炎護理應用健康教育的臨床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6,29(7):372-372.
[6]莫愛芳.護理干預合并健康教育應用于小兒肺炎患兒臨床價值探討[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6,10(5):17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