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下,課堂教學不再是一種純粹的給予和接受的靜態(tài)過程,而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影響的動態(tài)過程。因此,“合作互動”成為教育者研究課堂教學的熱點話題。而課堂教學中的互動,體現在人與人、人與知識的互相影響,使之達到一種知識上的交流,情感上的碰撞。由此可見,要加強現代教育觀,強化合作互動的教學設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創(chuàng)設豐富的情景,引領質疑,拓寬學生互動探討的思維空間,讓語文教學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最后構建教與學的雙贏課堂。
關鍵詞:合作互動;課堂教學
自20世紀80年代末,我國出現了合作互動學習的研究與實驗,并取得較好的效果。《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指出:“鼓勵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同發(fā)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新課程改革把合作學習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要求教師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創(chuàng)造性、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合作精神和學習興趣。
語文課堂教學互動存在的偏差
互動形式單一,缺乏多向互動 我們經常發(fā)現師生互動的教學普遍存在于語文課堂上,教師問,全體學生答,或是老師問,個別學生答,主角好象永遠是老師和學生。學生之間在課堂產生互動碰撞的機會是少之又少,多向主體互動嚴重缺乏。這樣的課堂會使學生對老師產生依賴,不但培養(yǎng)不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他人合作交流能力,還讓學生走進了一個誤區(qū),認為課堂學習就是教師和學生的交流,形成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主體性格。
互動內容偏頗,多認知少情意 師生互動是一種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它包含的內容也是多種多樣的,有認知互動和情意互動,還有行為互動等。多數教師不會在課堂上讓學生交流,即便是有機會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現思維、發(fā)揮個性的學習方式,都是為了讓學生加快接受知識而單純的運用認知互動,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空間思維能力得不到很好的發(fā)展,所以課堂教學互動內容偏頗,多認知少情意。
互動深度不夠,多表面少思考 在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我們常常會聽到一些教師連珠炮式的提問,問題多而簡單,而學生一般無需過多思考就能回答一些識記性的知識概念,顯得機械化。讓人看似熱鬧的“問答式”課堂教學其實是一種表面的互動信息,教師在課堂上并沒發(fā)揮他的引導啟發(fā)作用,學生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沒有深入思考,這樣的課堂教學互動停留在淺層次上,思維的碰撞很少,沒有矛盾的激化,也沒有情緒的激動,學生學習效率低下。
合作互動教學讓課堂充滿活力
建立現代教學觀,構建形式多樣的互動課堂 教育是在“交往”“互動”的形式上進行的。在課堂教學上不僅要有師生的互動,也要有生生之間的互動,給予足夠的時間讓學生之間深入探究。例如:在四年級上冊的《蝙蝠和雷達》的教學中,我們可以采取合作交流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出疑問,自己去探究找出疑問,也可以通過小組的討論合作研究,從而發(fā)展學生空間思維和對知識的探究能力。由此可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多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交流的時間和空間,多讓學生之間交流,相互合作、啟發(fā)和借鑒,共同提高,構建多樣化的互動課堂。
提高教師教學敏感性,培養(yǎng)學生空間思維 合作互動教學,是對新時期師生關系的檢測和考驗,這需要教師對學生的精心培養(yǎng),加強訓練。教師不僅在學習上關注學生,還要在情感上,生活上去關心學生,有些學生性格比較害羞,所以對于自己理解不深的知識加以掩飾,這就要教師留心觀察,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生領悟知識的能力,不要一味在課堂上演“一問一答”的教學模式,應讓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用專業(yè)敏感性去觀察學生在一節(jié)課中接受能力,思維空間的發(fā)展等,這樣會更利于學生主體積極性的調動。因此,教師在課堂上盡量少說少問,把時間留給學生,引導學生結合聯想、想象、概括、歸納等,利用課堂中的一切互動因素,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強化互動教學設計,在創(chuàng)造情境中互動 好的教學設計不僅在學習上教育了學生,還對學生產生深刻的影響。教師在備課時要進行互動教學設計,讓學生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互動,為他們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樣學生學得快,悟得深。設計發(fā)散性問題,可以擴大互動空間;設計多向合作的學習活動拓寬學生互動的途徑;設計生活化、情境化、信息化的教學環(huán)境,可以豐富互動的內容。如:《晏子使楚》是一篇大家都熟悉的歷史故事。在本課的教學中,筆者注重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化身為晏子的隨從,以第一人稱的形式對楚王的侮辱進行反駁。孩子們躍躍欲試,急于體會晏子面對楚王時的感覺,更急于表現自己所具備的聰明才智。一個好的教學情景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民主、平等、愉快、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心態(tài)下主動學習、樂于學習,并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見解。
結束語
課堂教學是一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教師與學生的配合是教學成功的前提。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設計,積極引導學生全員參與、全程互動,變教師的“獨角戲”為師生的“交響樂”,讓互動成為其中的主旋律,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才能讓課堂教學更有效率,最終達到師生共贏。
(作者單位:廣東省云浮市新興縣新城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