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匯報交流”是現(xiàn)階段教育所認識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最終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它是教師搭建學生語言交流平臺,建立課堂上生生間“語言場”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時展示匯報交流成了當下課堂上的一大主流,它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達到課標對口語表達的要求有著明顯的效果。那么,如何指導學生展示交流呢?本人以《親近長城》的綜合實踐活動匯報課為例作進行認真思考。
要想發(fā)揮小組成員的作用,發(fā)揮同輩群體的互助功能,達到良好的匯報效果就要先從匯報的展示前的準備工作入手。
欲治兵者,必先選將
“欲治兵者,必先選將”(唐·張九齡《選衛(wèi)將》第八章)。小組長是展示活動中的領導者和組織者,所以選擇一個小組長是尤為重要的,而若“置將不善”,則可能“一敗涂地”(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這會讓整個的小組匯報交流效果不佳,反而還會使組員失去信心。
從小組匯報效果來看,小組長的語言表達能力強,他們組的匯報效果也強于其他組。比如:第二組主題是長城的詩歌,組長聲音洪亮,組員也就隨之被帶動起來,組長起到了榜樣的作用。
所以在選擇小組長方面,筆者認為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要選擇組織能力較強,平時發(fā)言積極,有強烈表達欲望的學生當組長;
雖然組長能力強,但是也要對組長的工作進行指導:
一是指導他根據(jù)組員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任務的分配,組長分配要合理,樹立組長的權威,讓組員信服組長。
二是盡快進入?yún)R報階段,不能總停留在分配任務的環(huán)節(jié)上,鼓勵組員積極主動地匯報練習。
三是指導組長安排匯報交流時,要合理有序安排,盡量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如不會說的同學可以先傾聽,由其他同學幫助其組織匯報的框架,自己組織完整的語言匯報,力爭讓每一個人在匯報時敢說、能說、會說。
四是提醒組員要認真地傾聽,培養(yǎng)認真傾聽的習慣,如有不同可以及時補充和改正。
五是對于能力薄弱的同學不放棄,不排擠,要盡力幫助。
口者,心之門戶,智謀皆從之出
本次活動是以四五個人為一小組。當本人組織學生進行組內(nèi)匯報練習的時候,本人發(fā)現(xiàn)在匯報時容易出現(xiàn)的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念資料。多數(shù)同學站在臺上就是在念資料,沒有作相關闡述,也沒有添加任何自己的理解。
二是邊緣化。個別組員把展示當作是負擔,不敢上臺,匯報交流聲音小,無感情,與其他學生沒有配合,與聽眾無交流,自顧自說完就萬事大吉。
三是傾聽差。個別學生在講話時要不注意聽,也不注視他,有的同學在準備自己展示的內(nèi)容,也沒能認真聽講,這些都會影響整個匯報效果。
結合本班的問題,本人認為在以后的教學中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正所謂:“口者,心之門戶,智謀皆從之出”,要讓學生有敢于面對同學展示交流的自信,匯報時一定要聲音響亮,語句完整,語言精練且重點突出,能脫稿就脫稿,將搜集的內(nèi)容在心中記住,做到真正匯報。
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同組同學在臺前展示時,其他同學認真聽,及時補充,其他組同學要能聽懂別人發(fā)言的內(nèi)容,對別人的發(fā)言做出評價。
積極評價,給予別人希望。在認真傾聽的基礎上,對他人的發(fā)言進行積極評價,要求評價的時候抓住以下要點:一是評價別人的亮點,充分肯定別人;二是指出不足的地方;三是提出自己的觀點或建議。
語言的準確性是優(yōu)良風格的基礎
“展示交流匯報”是鼓勵學生大膽說話,以學生發(fā)言為主,所以語言的規(guī)范尤為的重要,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在展示的過程中用書面化的準確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范準確地口頭表達和概括,在課堂中常用的組織語言大概有以下一些:
一是我們也許說得還不完全,請哪一組再補充吧。(我們這組的展示完畢,其他組的同學還有什么需要補充的地方嗎?)
二是我們想和你們展開辯論。不知可不可以?
三是這是我們小組共同研究的結果。謝謝大家的傾聽,請指教。
四是關于這個問題,我查到了一些資料,大家可以研究一下。
五是我的解釋不知是否令你們滿意,課后讓我們大家再去找有關的書來讀讀吧。
六是我們組有同學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請大家看看是否有答案?
……
此類的語言還有很多,只要教師在課堂中嚴格要求學生用書面化的語言組織匯報,無論對提高課堂學習效果,甚至于對學生的將來都會受益無窮。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訓練學生匯報的過程中一定會有困難和問題,但是只要老師都愿意花時間、花精力、有耐心地堅持做起來,給學生一片語言培育的土壤,并滋潤以方法的養(yǎng)分,學生定能綻放語言魅力的花蕊!
(作者單位:北京市延慶區(qū)香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