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芹 鐘遠惠 江艷嫦
行為矯正在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
王秀芹 鐘遠惠 江艷嫦
目的:探討行為矯正在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方法:抽取來我院就醫(yī)的100例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2013年12月~2015年12月)作為對象。對照組患者未實施行為矯正,觀察組患者實施行為矯正,對比兩組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護士用住院患者觀察量表評分。結(jié)果:干預后,兩組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護士用住院患者觀察量表評分均較干預前有所改善(P<0.05),但觀察組患者的個人衛(wèi)生、社會能力、社會興趣、易激惹、總積極因素、總消極因素以及病情總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行為矯正在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中具有較顯著的臨床意義,值得推廣。
行為矯正;女性精神分裂癥;護士用住院患者觀察量表
精神分裂癥屬于臨床較常見的疾病之一,主要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行為改變、神情呆滯等,目前,臨床治療該病主要對患者實施藥物治療,但為促進患者早日回歸社會,有必要對其實施行為矯正干預[1-2]。我院為了探究護士用住院患者觀察量表在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行為矯正中的意義,對該類患者在治療期間應用護士用住院患者觀察量表進行評估,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來我院就診的100例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患者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3](CCMD-3)》中制定的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隨機將患者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23~61歲,平均(36.78±1.35)歲;患病時間6~16個月,平均(10.85±3.61)個月。疾病分型:30例為偏執(zhí)型,1例為青春型,2例為緊張型,2例為單純型,未分型15例;婚姻情況:已婚20例,未婚30例;文化程度:8例為小學,16例為初中,19例為高中,6例為大?;虮究啤φ战M患者22~62歲,平均(36.81±1.40)歲;患病時間7~17個月,平均(10.94±3.59)個月;疾病分型:31例為偏執(zhí)型,2例為青春型,2例為緊張型,1例為單純型,未分型14例;婚姻情況:已婚19例,未婚31例;文化程度:7例為小學,15例為初中,20例為高中,8例為大專或本科。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未實施行為矯正,主要給予患者藥物進行治療,同時對其實施常規(guī)護理,例如向患者耐心講解醫(yī)院的相關(guān)規(guī)章制度及作息時間,要求其自覺維護病房秩序,按時服藥,遵守用餐秩序,同時囑其愛護公物,維持病房環(huán)境清潔衛(wèi)生,對人有禮貌,團結(jié)病友,此外,可以指導患者做些簡單的家務等。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實施行為矯正,具體行為矯正方法為:由相關(guān)科室的醫(yī)師及護理人員結(jié)合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相關(guān)的行為矯正方案,并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實施,每天指導其學習,并進行檢查、督促,具體矯正內(nèi)容包括:具體干預方法:(1)始動性功能訓練。主要是指醫(yī)護人員采用指導法、示范法著重糾正患者的懶散、不衛(wèi)生等不良生活習慣,并針對如何正確做好個人衛(wèi)生、飲食、衣著、洗澡等相關(guān)活動的培訓,制定相關(guān)的矯正標準以及具體要求。(2)工娛訓練。醫(yī)護人員將患者的病情程度告知訓練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再結(jié)合患者掌握情況及興趣愛好,為其選擇合適的訓練項目,例如歌詠、跳舞、打球、下棋、書法等,并制定詳細、具體的訓練計劃和干預措施,促使其早日恢復原有技能。(3)認知訓練。醫(yī)護人員為提高患者的認知功能,增強其依從性,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及訓練工作人員的工作,可以通過電視錄像、圖書等工具或通過舉辦知識講座的形式,反復、重點向其講解精神分裂癥的發(fā)病原因、危害及治療方法,并向其講解行為矯正訓練的目的、作用、意義。(4)社交訓練。為促進患者早日回歸社會,對其進行相關(guān)的社交訓練,例如對患者進行外界刺激應急能力訓練、教會患者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意愿,如何尋求幫助等。(5)條件性強化訓練。為增強矯正效果,在實施行為矯正訓練的過程中同時實施條件性強化訓練,例如對表現(xiàn)好的患者,給予表揚和獎勵(給予水果、糖果,帶其出游、看電影、購物等或放假讓其出院回家住一段時間),對于表現(xiàn)較差的患者,對其多加教育,取消家屬探視或禁止到工娛室活動等,必要時可以對進行批評,督促其改正。
1.3 評價標準 分別于干預前及干預后對兩組患者均應用護士用住院患者觀察量表,研究對比兩組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護士用住院患者觀察量表評分,進行評分。護士用住院患者觀察量表(NOSIE)評分標準[4]:該量表主要用以評估患者行為及社會功能缺陷的改善程度,包括30個條目,6個因子,分別為個人衛(wèi)生、社會能力、社會興趣、易激惹、精神病表現(xiàn)及遲滯,其中前3個因子表示積極因素,后3個因子表示消極因素,積極因素的分數(shù)越低,表示患者的治療效果越差,行為以及社會功能缺陷改善程度越小,而消極因素的分數(shù)越低,表示患者的治療效果越好,行為以及社會功能缺陷改善程度越大。最后結(jié)合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計算出病情總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治療效果越好。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選擇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2.0進行對比研究,計量資料比較采用重復測量資料設(shè)計的方差分析。檢驗水準α=0.05。
表1 兩組患者的護士用住院患者觀察量表評分比較(分,±s)
注:兩組患者護士用住院患者觀察量表評分比較,組間、不同時間點、組間與不同時間點交互作用,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精神分裂癥屬于慢性病之一,且易反復發(fā)作,目前,臨床主要結(jié)合患者的疾病分期對其實施有效治療,例如,對于急性期患者,臨床主要對其實施抗精神藥物治療,對于緩解期患者,臨床主要對其實施改善慢性功能殘缺治療,而改善慢性功能主要是指對患者實施各種行為矯正干預[5-7]。行為矯正干預是促進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對治療后期或康復期患者而言,該干預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行為矯正干預主要是指通過一些具體的、有計劃的措施,例如組織患者參加豐富多彩的活動,來激發(fā)患者對生活的興趣,改善其心理狀況,幫助其改變現(xiàn)有不良行為(懶散、退縮等),達到促進患者恢復社會功能以及順利回歸社會的效果[8-10]。臨床發(fā)現(xiàn),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實施行為矯正干預后,不僅可以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社會能力,促使其改變行為,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及精神面貌,提高其生活質(zhì)量,使其心理和社會功能獲得顯著提升。
護士用住院患者觀察量表屬于臨床常用的量表之一,主要是指由護士結(jié)合患者的病情對其進行評估,可有效反映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治療效果,尤其對評估患者行為障礙具有較顯著的意義[11]。
本結(jié)果顯示,干預后兩組患者的護士用住院患者觀察量表評分均較干預前有所改善,但觀察組患者的個人衛(wèi)生、社會能力、社會興趣、易激惹、總積極因素、總消極因素以及病情總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這提示對患者實施行為矯正干預可有效促進患者病情恢復。
磨麗莉[12]文中分析了護士用住院患者觀察量表對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行為矯正的作用,其總共分析了192例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其中矯正組94例,對照組98例,通過分析其發(fā)現(xiàn),矯正組和對照組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經(jīng)過干預后,相比于干預前,護士用住院患者觀察量表評分均有顯著改善,矯正組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社會能力、個人整潔、遲緩和總積極因素得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通過研究其認為,行為矯正明顯改善患者的社會功能和社會能力,有助于患者早日回歸社會。
[1] 王祖菊.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護理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4):70-71.
[2] 李晶晶.行為矯正訓練聯(lián)合音樂治療在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21):30-32.
[3] 周 強.阿立哌唑合并行為矯正療法治療兒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癥患者對照研究[J].當代醫(yī)學,2016,22(25):5-8.
[4] 趙變林,徐鳳梅,明永武.行為矯正療法對促進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的療效觀察[J].河北醫(yī)藥,2012,34(18):2873-2874.
[5] 王 峰.我院住院患者開展行為矯正的對照研究[J].中國中醫(yī)藥咨訊,2011,3(7):298.
[6] 張?zhí)焐?徐鳳梅.行為矯正療法促進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精神康復的療效觀察[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8):904-905.
[7] 王林利,鄭彩霞,胡國娣.代幣強化法對精神分裂癥伴2型糖尿病患者良性行為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6,24(1):5-7.
[8] 張桂平.行為矯正訓練聯(lián)合音樂治療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癥狀及社會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3,21(9):85-86.
[9] 姜志亭.156例精神分裂癥衰退期患者行為矯正觀察[J].醫(yī)學信息(上旬刊),2011,24(12):646-647.
[10]〗江 源.人際需求損害和正情緒功能對青年人群自殺行為的影響研究[D].西安:第四軍醫(yī)大學,2013.
[11]宋立枝.精神分裂癥患者實施系統(tǒng)康復訓練效果評價[J].內(nèi)蒙古醫(yī)學雜志,2011,43(11):1381-1382.
[12]磨麗莉.護士用住院患者觀察量表在女性精神分裂癥病人行為矯正中的觀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2,9(50):331-332.
(本文編輯 馮曉倩)
510430 廣州市 廣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
王秀芹:女,本科,主管護師
鐘遠惠
2016-11-30)
10.3969/j.issn.1672-9676.2017.0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