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毅
我是一個不茍言笑的人,平常學生見到我就像老鼠見到貓。誰在我面前都非常嚴肅,而且絕對低著頭,不敢露半點笑容。作為班主任,我對此引以為豪,因為我堅信:嚴師出高徒。
最近一段時間,擔任我班英語課的吳老師向我反映英語課堂紀律很差,于是我決定到英語課堂上去“巡視”一下。
星期三上午第四節(jié)課,正是英語課。我想踱到教室窗口看看學生們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可還沒有走近窗口,就聽到教室里亂哄哄一片。走近一看,才知道由于對一道題目的理解不同,同學們分成了幾派,爭執(zhí)起來了。看到此景,我不禁皺起眉頭,上課怎么能這樣?但我還是耐著性子從窗口看看,但看到吳老師把答案公布以后,同學們還是亂哄哄的,我胸中頓時升起一股怒火。
第二天,那幾個“吵”得最兇的學生被帶進我的辦公室。我開始訓斥:“昨天上英語課怎么回事?你們太狂妄自大了!簡直不知天高地厚……”我的訓話使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秘密——前窗口有人“盯梢”。
從此,英語課上再也沒有那樣肆無忌憚的爭吵,教室里鴉雀無聲,靜得怕人,空氣好像凝固了。我卻暗暗高興:“這是自己教導有方啊?!?/p>
然而好景不長,英語、數(shù)學老師向我反映說同學們上課時死氣沉沉,不少人還老走神。我百思不得其解,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呢?還是吳老師提醒了我:“你毀掉的是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我聽了如夢初醒,是啊,六年級學生朝氣蓬勃,天真爛漫,思維活躍,不愛拘束?,F(xiàn)在他們整天擔心前窗口有雙眼睛在監(jiān)視自己。這樣下去 ,那將會產(chǎn)生多么可怕的后果!如果當時不去窗口,就不會聽到吵鬧,就不會大發(fā)脾氣;如果沒有那頓教訓,就不會讓同學們這么難受;如果同學們不這么難受,就……我開始擔心得不到同學們的原諒,擔心學生離我越來越遠。
經(jīng)過一番思考,我決定利用班會課與同學們公開談話,傾訴自己的心聲。班會課上,我依然保持著尊嚴:“同學們,大家知道你們的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希望你們在小學階段的最后一刻搏出精彩,為成功踏進實驗初中的大門墊好‘基石。我也一樣,希望你們心想事成,可是有些同學對老師苦口婆心的教誨,卻一句也聽不進去!”
我在上面滔滔不絕地講,下面卻是一雙雙懶洋洋的眼睛。唉!同學們已經(jīng)習慣了,同學們早煩透了。
我火了,聲音一下提高了八度:“你們這是什么樣子,什么態(tài)度?我花時間教育你們,與你們溝通,就這么難嗎?”“溝通?”一雙雙充滿疑惑的眼睛瞪大了,這個詞是第一次聽到,第一次從我嘴里講出。
我的語氣緩和了些,變得幾乎哀求了,“我是很兇,我是一味地要求你們,從不考慮聽聽你們的心里話!我不會再訓你們了,我們心平氣和地相處,好嗎?”一雙雙眼睛驚愕了,大家你看我,我看你。
終于,剛才死氣沉沉的氣氛又活躍起來了。我松了一口氣,接著說:“明天請同學們把對老師的看法寫出來,隨便寫,只寫老師的缺點,好嗎?”
少和學生生氣,不僅自己心情舒暢,學生也好管多了,我們班也多次被評為“先進班級”。有老師問我?guī)О嗟慕?jīng)驗,我說“要學會和學生溝通,爭取做學生的好朋友”。
回首往事,我打心眼里感謝那個“窗口”,它使我明白,不能關閉學生心靈的窗口。(作者單位:江西省余江縣春濤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