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恩鐵
塑料拱棚綠蘆筍早熟栽培技術(shù)
□文/鄭恩鐵
綠蘆筍大棚早熟栽培,可在已培育2~4年的根株上于1~3月扣棚,比露地生產(chǎn)提早采收20~30天,增產(chǎn)增效顯著。
蘆筍為多年生深根作物,喜陽光,有肉質(zhì)貯藏根,故種植土壤必須地下水位低,陽光充足。如果在土層深厚、排灌好的沙質(zhì)土壤上種植,有利于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
2.1 育苗時間:5厘米地溫穩(wěn)定在10益以上,一般3月底至4月初為播種育苗適期。
2.2 浸種、催芽、消毒:蘆筍種皮堅硬,吸水慢,一般播前用25~ 30益的溫水浸種2天,每天早晚各換水1次,待種子吸足水分,置于25~30益下催芽,有60%~70%的種子露白即可播種。新發(fā)展地區(qū)必須進行種子消毒,方法是用0.05千克70%的托布津或50%的多菌靈加5千克水,浸1千克種子,浸5小時后,用清水洗干凈。
2.3 苗床選擇準(zhǔn)備:苗床應(yīng)選擇在地勢平坦、肥沃疏松、富含有機質(zhì)、陽光充足、地下水位低、保水、排水性能好的土壤。苗床:大田比為1頤(10~15),每畝苗床應(yīng)普施腐熟廄肥5000千克左右,過磷酸鈣25千克,氯化鉀15千克,耕翻入土,精細整地作畦,畦寬120~150厘米,高30厘米,畦溝寬30厘米。
2.4 播種:播種時采用縱畦橫開溝方法,溝距10厘米,溝深2厘米,株距7~10厘米,播深1厘米,每穴1粒,播后覆土2~3厘米,蓋上地膜以增溫保濕。
2.5 苗床管理:始終保持苗床土壤濕潤,7~10天后及時揭去地膜,以利幼苗生長,揭膜后經(jīng)常保持土壤濕潤,直到幼苗出齊。當(dāng)幼苗長齊后,可施1次草木灰或泥焦灰,及時拔除雜草,待苗高10厘米時,隔15天左右用1次稀薄人糞尿(50千克充分腐熟的人糞尿加500千克水),或施尿素每畝3千克,每隔15天左右追1次,連追2~3次,追肥可結(jié)合澆水,促苗早發(fā)穩(wěn)長。如發(fā)現(xiàn)莖枯病或其他爛根等,可4天1次交替噴300倍退菌特等殺菌農(nóng)藥3次。苗高25~30厘米,每棵4根左右時即可定植。
3.1 整地作畦:定植前全面深耕,結(jié)合耕地,每畝施腐熟有機肥3~4立方米,餅肥50千克,氮、磷、鉀復(fù)合肥100千克,深耕40厘米,耕后耙平,南北行開挖定植溝,行距150厘米,溝寬50厘米,溝深40厘米。移栽前溝內(nèi)填表土10厘米左右,每畝再施腐熟有機肥5000千克、復(fù)合肥70千克、晶體敵百蟲1.5千克或呋喃丹2千克,再加表土10厘米,土、肥、藥充分拌勻,再在土、肥、藥混合層上加表土約2~3厘米,稍踏實至定植溝深7~8厘米準(zhǔn)備定植。
3.2 適期定植:定植前一天,苗床噴1次300倍退菌特,澆透苗床水,挖苗時盡量少傷根,定植時大、小苗分級,分別頂,分別管理。合理密植,每畝大棚定植2000株左右,根據(jù)大棚中間高、兩邊低的結(jié)構(gòu)特點,按每棚定植6行的標(biāo)準(zhǔn),即中間兩畦各栽2行,株距40厘米,旁邊2畦各栽1行,株距25厘米,平均株行距1米。特別強調(diào),壯苗、強苗分開定植,栽植深度10~15厘米,定向栽植,便于管理。定植時將苗的肉質(zhì)根均勻伸展,鱗芽的一端順定植溝同一方向,排成一條直線,在上面再加肥沃的表土壓實,使根土密接,并澆透腐熟的人糞尿(1頤20)或0.5%尿素水,再覆土5厘米左右,等植株成活抽出新莖后,結(jié)合中耕追肥再培土與畦面相平,鮮芽盤距畦面以100厘米為宜,不能太深或太淺。
查苗補缺。及時中耕松土,去除雜草。排澇降漬。施用平衡肥和秋發(fā)肥??疵缡┖闷胶夥?,開溝深施。重點施好三肥。
4.1 催芽肥:結(jié)合壟間松土,培土施好催芽肥,每畝施土雜肥5000~6000千克,復(fù)合肥50千克。
4.2 接力肥:5~6月上中旬每畝施尿素10千克,為秋季延長采筍期,提高中后期產(chǎn)量奠定基礎(chǔ)。
4.3 秋發(fā)肥:8月份重施秋發(fā)肥,每畝施土雜肥5000~ 6000千克,復(fù)合肥75千克,尿素10千克,促使蘆筍健壯秋發(fā),為下年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積累營養(yǎng)。
用600倍的蘆筍青、800倍的多菌靈、800~1000倍托布津防治青枯病。蘆筍害蟲以斜紋夜蛾為主,可用5%抑太保乳油、5%卡死克乳油1500~2000倍液于幼齡時噴殺,對成蟲可用糖醋毒液誘殺。徹底清理地上枯株,鏟除病害來源。
6.1 采收標(biāo)準(zhǔn):綠蘆筍采收,在幼莖高21~24厘米時齊地面割下即可。采收期一般維持40天左右。
6.2 采收工具:采筍工具為采筍刀和盛筍器。各地用的采筍刀為碳鋼制作,木制刀柄,刀刃鋒利,刀身長10厘米,刃寬2厘米,刀身刻有原料長度標(biāo)記,防止下刀深淺不一。
10.16627 /j.cnki.cn22-1215/s.2017.03.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