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錦睿
摘要: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注重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所以要求學生在德智體美各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而管樂教學的實施是美育培養(yǎng)的重要手段。中小學生對于審美的概念并不了解,因而管樂教學的新模式的主導思想就是要重視管樂教學的審美作用,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從而幫助學生全面化發(fā)展,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
關鍵詞:中小學管樂管樂教學新模式美育
管樂教學作為美育培養(yǎng)的重要手段,在新模式的實施過程中,需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點,豐富的審美情感,對美感有一定了解,對丑與美,善與惡,真與偽有較強的鑒賞能力,讓學生了解音樂的形象和表現(xiàn)手段,從而進一步激發(fā)自身的音樂想象力,達到美育的基本要求。在這個實施過程中,要充分根據(jù)中小學生的情感特點,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讓學生能夠通過管樂教學真正體會到音樂美,情感美,以及美的本質。所以,建立中小學管樂教學的新模式很有必要。
一、我國當前中小學管樂教育的基本情況介紹
以北京地區(qū)為例,介紹當前我國管樂教育的基本情況,從而體現(xiàn)出管樂教學建設的基本現(xiàn)狀,探索如何建立中小學管樂教學的新模式。在北京中小學中,管樂教學有三種新模式。其一,由北京市教委與學校共同建立的水準較高的金帆銀帆藝術團,管樂團僅是其中一個分團,其中大部分的資金都是由教委與學校負責,購買樂器和聘請專門人員進行教學。第二就是社會上的文藝公司與學校合作建立學生藝術團,學校提供場地,公司進行培訓。最后一種是學校聘請專門人員進行教學,建立學生樂團。
其中第一類教學模式,僅是很小的一部分學校能夠實施,第二類被大部分學校所采納,第三類也只占一小部分。從以上介紹中可以看出,這三種方式都需要學校提供場地機會,讓學生接受管樂教育,但這都需要學生有足夠的資金支持進行,不管是樂器還是課時費用的投入,都不只是短暫的。所以,要將管樂教學實施的更加全面,讓更多的學生能夠體會到音樂的美,幫助他們健全發(fā)展,平衡各方面的關系很重要。
二、建立新模式的主導思想
管樂教育的主要任務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具備初步對美學的了解,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從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所以,新模式中需要注重讓學生體會到美,讓他們從音樂中學會鑒賞音樂,對音樂的表現(xiàn)手段,形象,有一定的初步了解。在這個過程中,學校需要讓學生們充分的了解到管樂的魅力,組建樂團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要讓那個學生們明白真正的音樂。
三、建立新模式的教學任務
(一)德美兼顧
美育的實施從來都不是一個獨立的教學部分,常常與德育一起并肩實施,讓學生從心靈深處體會到美,從而樹立良好的道德價值觀,了解社會。學校在實施管樂教學過程中,除了教授他們基本的管樂知識外,還要重點培育學生的意志和品質,促進學生科學世界觀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學習管樂器不但要求學生由很好的音樂天賦,還需要學生能夠吃苦耐勞,管樂的學習需要長久的堅持,學生需要有堅定的毅力。
(二)專業(yè)化發(fā)展
管樂的專業(yè)化發(fā)展,在我國建立并不完善,尤其是在中小學領域。之前也介紹了三種教學模式,不管是哪一種,學校都無法獨立實施。在中小學教育中,管樂的教育水平是最低的,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我國的教育水平都十分的落后。究其根本,都是我國沒有建立起專業(yè)化發(fā)展,要進行專業(yè)化發(fā)展,就需要從根本做起。如今,抓緊對中小學管樂的教育,就是為了在將來能夠趕上國際水平。不過,也因為目前的落后,使得我國在該領域有更多的專業(yè)化發(fā)展空間。
(三)加強交流
近年來,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大型還是小型的運動會或是各類音樂節(jié),管樂隊都深入其中,而且都讓人領會到管樂的魅力。此外,在中小學的藝術節(jié),校慶,還是升旗儀式,接待來賓這些活動中,管樂隊也都散發(fā)著鏗鏘有力的聲音。這些都證明一點,那就是在交流,管樂奏著自己獨特的魅力,并且已有一定的影響及地位。新模式的實施,必定也要承擔起這部分的責任,所以,需要加強樂隊的指導。
(四)提高升學率
管樂教育也是學校的資源之一,管樂教育目前在國內只是初步,但是學習管樂卻掀起熱潮。當學校具備這樣完善的管樂教育能力時,無疑也提高了學校的教育水準,能讓在眾多學校中脫穎而出,表現(xiàn)出明顯的優(yōu)勢。建立起管樂教學的新模式,進行良好的管樂教育,能夠提升學校的升學率,也能夠讓學生更加完善的發(fā)展。
四、管樂教學新模式的方法
要想建立管樂教學的新模式,就要建立起集體授課與單一授課相結合的綜合授課方式,要以課堂學習和樂隊合奏練習為主要教學內容,做到同一程度授課與多層次授課相結合。此外,教學方式也要多樣化,善用啟發(fā)性,直觀性,鞏固性和量力性原則,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的發(fā)揮自我特性,建立起興趣,體會到音樂的美。
個人專業(yè)水平的訓練基本功的訓練是學習管樂器演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一定要做到方法正確、認真練習。姿勢、口型、氣息、發(fā)音、長音、節(jié)奏、音階等方面的練習都需要強抓。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應用課堂式集體教學為最佳,首先要將理論講清,學生了解姿勢、口型、氣息等問題,讓學生明白自己所要掌握的是什么,心無疑慮。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水平,布置練習曲的吹奏。另外,讓學生練習一些具有一定的音樂表現(xiàn)力的樂曲,這有助于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表達音樂思想的能力。
學習管樂器和學習專業(yè)知識一樣,都需要進過漫長的積累,達到一定的水準。而且都要經(jīng)過三個階段,都要從初學開始。中小學學生在第一次接觸管樂器時,都是十分的疑惑的,相比于傳統(tǒng)音樂,管樂的學習更加的具有實踐性。在學習的過程中,都需要教師尊重學生的個性,明白學生的差異,從而進行一定的調整,整體系統(tǒng)性地進行教學,一樣都需要把學生當作主體,循序漸進的教授他們,讓他們逐步積累經(jīng)驗。
參考文獻
[1]王紹海.中小學管樂教育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方向[J].樂器, 2010,04:48-51.
[2]侯道輝.專業(yè)學生中培養(yǎng)多能型管樂演奏人才的思考[J].音樂創(chuàng)作,2011,05:186-187.
[3]崔華.重慶市中小學管樂團師資隊伍建構情況[J].音樂時空,2015,2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