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小蘭
(渭源縣會川幼兒園 甘肅渭源 748201)
摘 要:隨著教育教學改革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學前教育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幼兒園教學能力的改進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建友好民主的師幼關系是未來學前教育改革的重點方向。本文針對幼兒園游戲教學活動中師幼關系的發(fā)展模式展開探討,力求對幼兒園教育教學提供有益的理論借鑒。
關鍵詞:幼兒園 游戲教學 師幼關系
引言
師幼關系是幼兒園教育教學的最基本人際關系,師幼關系的發(fā)展水平將決定幼兒園教育活動的成敗,因此,幼兒園必須加強對良性師幼關系的創(chuàng)建與維護,從而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在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影響下,幼兒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互動交流十分有限,幼兒常常產生對幼兒教師的懼怕心理,從而不利于幼兒更好地接受幼兒教師的教育和培養(yǎng),最終造成了幼兒園教育教學水平的落后。現代化教育理念對幼兒園師幼關系的創(chuàng)建帶來了極大啟示,幼兒教育機構必須采取科學合理的教育理念,運用民主和諧的教育思想,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從而構建民主和諧的師幼關系,確立幼兒在游戲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發(fā)揮幼兒教師的引導性作用,實現幼兒教學的寓教于樂,增強幼兒游戲課堂的交互性和人性化的色彩。
一、尊重幼兒主體性,加強平等交流
良好師幼關系的創(chuàng)建首先要著眼于對傳統(tǒng)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合理現象的糾正與改革。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幼兒教師普遍認為幼兒的年齡過小,注意力和意志力水平較低,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強調幼兒對教師命令的嚴格服從,在游戲活動中,幼兒必須完全按照幼兒教師的指導開展統(tǒng)一活動,忽視了幼兒個性化的成長需要,導致幼兒對課堂教學內容興趣不濃,參與積極性不高,從而造成幼兒園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困境。因此,幼兒教師必須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尊重幼兒的教育主體性,運用感性化的教學策略激發(fā)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使幼兒能夠全身心地參與到課堂游戲中來,輔助幼兒樹立自信心,培養(yǎng)幼兒獨立自主的思想意識,創(chuàng)建幼兒園新型師幼關系[1]。
首先,幼兒教師在開展游戲教學前,應廣泛搜集全班學生的意愿和想法,在作出教學決策時應爭取絕大多數幼兒的喜愛與贊同。幼兒教師可以就多項游戲活動詢問幼兒的意見,請幼兒舉手表明自己喜歡的游戲項目,并在一節(jié)課范圍內,盡量實現多個游戲環(huán)節(jié)的循環(huán)互動,從而調動幼兒的參與熱情。其次,幼兒教師應大量運用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策略。教育心理學的理論研究表明,幼兒教育的關鍵在于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自主意識,孩子成長的幼年時期將面臨“自主感和依賴感”的對立,只有抓住獨立教育的關鍵期,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才能減少幼兒對教師和家長的依賴心理。因此,幼兒教師應尊重幼兒自主開展活動的意愿,引導幼兒通過合作互動獨立完成教學內容,從而弱化幼兒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領導形象。幼兒教師可以扮演幼兒朋友的角色,平等地參與游戲活動,從而增進師幼之間的感情,加強師幼之間的交流互動[2]。
二、注重教學趣味性,實現寓教于樂
保證幼兒園教學趣味性是構建幼兒園良好師幼關系的前提基礎。在以往的幼兒園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過分強調“智育”的重要性,忽視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沒有凸顯出游戲教學的感染力,而是將提高幼兒的認知能力作為課堂教學的重點,加大了幼兒對教學內容的理解難度,同時使幼兒產生了對幼兒教師的懼怕心理,不利于師幼關系的和諧發(fā)展[3]。
因此,幼兒教師要合理安排游戲內容,注重在游戲教學中啟發(fā)幼兒的情感內驅力,注重培養(yǎng)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感受性,而不要將抽象的知識直接灌輸給幼兒。比如,幼兒教師可以運用“講故事”或“角色表演”等游戲活動將知識和道理以感性化的語言和豐富多彩的形象表現出來,從而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啟迪幼兒的智慧,滋養(yǎng)幼兒的心靈。
三、提高教學啟發(fā)性,保證教學質量
幼兒教師在開展游戲教學時,要注意保證教學質量,維護好游戲秩序,尤其要注意在游戲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幼兒的情感啟發(fā)和思維啟發(fā),從而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實現幼兒多項認知能力的協(xié)調發(fā)展,提高幼兒園教育教學水平。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干擾,幼兒教師在開展游戲教學時,過于重視游戲的方法和流程,忽視了對幼兒思想情感的啟發(fā),從而導致幼兒園游戲教學流于形式,沒有真正實現對幼兒的啟發(fā)教育。另外,幼兒教師往往錯誤地認為,游戲教學就是引導幼兒自由活動,只要小朋友們高興就實現了教學目標,從而導致幼兒園游戲教學一盤散沙的局面,不僅不利于提高幼兒的自主管理能力,還一定程度上耽誤了幼兒教育的關鍵期,使幼兒養(yǎng)成錯誤的學習習慣,不利于幼兒的成長發(fā)展[4]。
因此,幼兒教師在開展游戲活動前,應首先向幼兒明確游戲活動的目標、過程以及要遵循的課堂秩序,并科學地對幼兒進行分組,確保幼兒能夠合理地開展游戲活動。幼兒教師要對幼兒的學習情況展開全程跟蹤指導,以便于及時掌握幼兒在活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另外,幼兒教師應在活動開始前,為幼兒布置思考題目,引導幼兒對游戲活動展開積極探索,從而提高幼兒的認知水平,實現幼兒園游戲教學過程中知識性與趣味性的融合。幼兒教師應不斷加強自身專業(yè)水平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從而構建良好和諧的師幼關系[5]。
結語
綜上所述,幼兒園游戲教學活動中的師幼關系仍然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需要幼兒教師立足教學實踐,不斷加強教學反思,在重視教學質量的同時,更要注重對新型民主的師幼關系的創(chuàng)建與維護,力求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知識性與趣味性交融、紀律性與交互性共存的新型游戲課堂,提升幼兒教師在幼兒心中的親切度,增進幼兒對幼兒教師的喜愛與信任,從而提高師幼之間的合作水平,促進幼兒園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冬冬,敖雯.幼兒園中師幼關系的現狀及對策分析——以曲靖市屬公立幼兒園為例[J].文教資料,2012(22):159-161.
[2]鄧建玲.私立幼兒園師幼關系的現狀及對策研究--以江西鷹潭為例[J].考試周刊,2015(55):192-192.
[3]黃瑾,田方.幼兒園半日活動情境下的師幼互動研究——基于CLASS課堂互動評估系統(tǒng)的觀察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2(10):88-91.
[4]任小麗.幼兒園墻面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生態(tài)師幼關系和生態(tài)內容選擇問題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33):1199-1202.
[5]丁艷紅,楊寧.幼兒園教師教育觀念與師幼互動質量關系的研究——基于廣東省部分地區(qū)的調查[J].幼兒教育·教育科學,2016(1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