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玉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弊鳛榕c新課程同呼吸共命運的語文教師,我們應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強他們的閱讀欲望,使他們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努力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直接感受作品中的生活氣息,喚起情感體驗,進而探求蘊涵在作品中的內(nèi)涵。如果學生不能把一篇文章讀通、讀順,又談何有感悟和理解?
但是,現(xiàn)在講求課堂效率,向40分鐘要質(zhì)量。于是,許多課堂上的朗讀過于簡單化,缺乏整體性,過于注重技巧上的指導,走馬觀花、蜻蜓點水,甚至將朗讀脫離文本的感悟,單一將它作為一種課堂呈現(xiàn)形式。有的課堂上就少了教師們的侃侃而談,多了瑯瑯書聲。但是教師一味地讓學生讀書,學生讀得口干舌燥,卻茫然不知其味,真可謂“讀書不得要領,勞而無功。”如何使朗讀指導簡捷而有效、巧妙而實效、新穎而高效?現(xiàn)結(jié)合一些實例談談自己粗淺的認識。
一、創(chuàng)設朗讀情境,調(diào)動學生聯(lián)想
著名教師于永正老師這樣說過:語文教學的所謂“亮點”,首先應該在朗讀上。加強朗讀教學,能促使學生主動融入閱讀情境,感受語言的神奇、內(nèi)容的豐富多彩,感悟美、體驗美,從而促進學生閱讀意識、能力與品質(zhì)的提高。要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就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課文內(nèi)容所需要的情境,只有在合適的情境中,才能引導學生入境、入情,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的全部的想象和聯(lián)想,當他們進入情境、進入角色,便容易“情動辭發(fā)”的讀出感情,達到朗讀的效果。
二、珍視個人體驗,感悟文章內(nèi)涵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朗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币虼耍诮虒W中,教師應努力地為每個學生保留屬于他自己的、獨特的情感體驗。學生如果有了長久的積累,就能形成屬于他自己的良好語感、個性化的情感體驗和豐富的精神世界。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時,要注意引導學生結(jié)合自身體驗,更好地感悟品味文章。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教師可抓住文本中的這些“經(jīng)典”詞句,引導學生細讀揣摩、涵詠品位其妙處,品讀出字面背后的意思,進而把課文讀出感情來。
如在《地震中父與子》中,父親在還有余震危險的瓦礫堆下,不顧他人的勸阻不停地挖掘在廢墟下的兒子阿曼達。在教學時教師抓住“她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币痪湟龑W生細品揣摩,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執(zhí)著崇高而又偉大的父愛的形象浮現(xiàn)在學生眼前。最后,無需教師多講,孩子自然知道通過朗讀感受父親偉大的愛。
三、朗讀形式多樣,細致精讀感悟
為了激發(fā)學生朗讀興趣和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教師在設計朗讀訓練時,應根據(jù)教學階段和教學內(nèi)容靈活選用訓練形式,以達到引導全體學生主動參與目的。但是,選擇哪種合作形式要根據(jù)文本特點和所表達的情感需要。
1.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去選擇朗讀訓練的形式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比較活潑好動,可以多采用一些如表演讀、開火車讀、接龍讀、同桌讀或小組合作讀、比賽讀、齊讀等形式。如低年級《雨點》這篇課文,可以采用師生合作讀,本文共有八句話,教師讀單句,學生讀雙句。教師:雨點落在池塘里,學生:在池塘里睡覺;教師:雨點落在小溪里,學生:在小溪里散步……
2.根據(jù)教學階段去選擇朗讀訓練的形式
在品讀階段,主要是解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本,并在讀中體會文本語言的精妙。此時宜采用個別讀、引讀、輕聲讀、看圖讀、角色讀等形式,讓學生在讀中看、讀中想、讀中議、讀中品悟,體會所讀文本語言特色以及所表達的含義或思想感情。如:五年級《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可采用教師引讀的方式:教師:當父親看到漂亮的三層教學樓變成廢墟,悲痛欲絕的時候,支撐他的就是這句話——(學生齊讀)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教師: 當父親傷痕累累,一次一次想要放棄的時候,回想在他耳邊的還是這句話——(學生齊讀)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教師: 當兒子在漆黑的廢墟下害怕,無助,給他巨大力量的仍然是這句話——(學生齊讀)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3.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選擇朗讀訓練的形式
一般的記敘文、說明文篇幅較長,以默讀為主、選擇重點段落朗讀為輔的方法。詩歌、散文采用誦讀、精讀的方式。讓學生領讀、自由讀,甚至是搖頭晃腦地閉目吟誦,讓學生在頭腦中浮現(xiàn)詩歌所描寫的場面、景色。童話故事、戲劇就可以分角色朗讀。
四、注重評價作用,深層品讀升華
提高學生朗讀水平除了方法指導外,對學生恰當?shù)睦首x評價也是一項很有效的措施。一些學生一開始朗讀就出現(xiàn)困難,甚至部分學生懼怕朗讀,連最起碼的單獨起立面對大家大聲朗讀的勇氣都沒有。因此評價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評價充滿贊賞。對待讀的不流暢、沒感情的學生,教師要從學生的發(fā)展出發(fā),用欣賞的眼光來肯定與激勵學生,適時、適當?shù)募钣欣诩ぐl(fā)學生們的朗讀興趣,樹立自信。
2.評價巧妙機智。在朗讀中出現(xiàn)些小錯誤,漏個字、加個字都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墒?,如果學生的朗讀錯誤百出,對朗讀材料明顯處理不當,教師也一味地夸“棒!”“好!”就是不負責任;如果見學生的表現(xiàn)與自己的要求相差甚遠,可以用“誰再來”的方法另請高明,頻繁地更換學生,直至找到高手,同樣也是不可取的。遇到這種情況,教師應當機智地誘導評價學生或找其他學生做示范,做到引而即發(fā)。
3.評價多元生動。教師、學生都可以成為了朗讀評價的主體,課堂上既可以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可以有學生間的互相評價,還可以有學生的自我評價。無論采用哪種評價方式,都要讓評價者給被評價者做出合理的解釋,指出其優(yōu)劣,說出其理由。這樣,學生評價他人、被他人評價的機會增多,受評價的空間增大,多讀多悟無疑會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總之,朗讀教學是傳授知識、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在強調(diào)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教師更應該注重朗讀教學,以朗讀點亮我們的語文課堂。在課堂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的領悟、理解和運用能力。在教學中優(yōu)化朗讀教學, 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