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喜紅
摘要:目的 對HPLC及UV測定鹽酸左氧氟沙星片的含量進行比較。方法 高效液相色譜法選擇色譜柱為Agilent C18(150 mm×4.6 mm,5 μm),流動相為醋酸銨高氯酸鈉溶液(pH=2.2)-乙腈(85∶15),流速為1.0 ml/min,檢測波長為294 nm;紫外分光光度法選擇294 nm波長測定含量。結果 HPLC法中鹽酸左氧氟沙星片在2.05~51.15 μg/ml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回歸方程Y=523247X-23331(r=0.9995),加樣回收率平均值為100.36%,RSD 1.8%。結論 HPLC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均準確性、重復性高、精密度好,可考慮將紫外分光光度法作為鹽酸左氧氟沙星含量測定的替代方法使用。
關鍵詞:高效液相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鹽酸左氧氟沙星
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L-型光學活性異構體,因其抗菌譜廣、抗菌作用強、不良反應率較低,而被廣泛使用[1]。2015版藥典推薦高效液相法來分析本品及其相關劑型,考慮到基層藥物監(jiān)測機構尚不能完全普及高效液相設備[2]。本文對比分析高效液相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鹽酸左氧氟沙星的含量。
1 資料與方法
1.1 儀器與試藥 島津LC-2010CHT型高效液相色譜儀;島津UV-2450型紫外分光光度計;超聲波清洗器;乙腈為色譜醇;磷酸、醋酸銨、高氯酸鈉均為分析純;鹽酸左氧氟沙星對照品(批號:130455-20116);鹽酸左氧氟沙星片(四川科倫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1.2方法
1.2.1高效液相法
1.2.1.1色譜條件[2] 色譜柱選擇Agilent C18(150 mm×4.6 mm,5 μm),流動相:醋酸銨高氯酸鈉溶液(取醋酸銨4.0 g和高氯酸鈉7.0 g,加水1300 ml使溶解,用磷酸調節(jié)pH值至2.2)-乙腈(85∶15),檢測波長:294 nm, 進樣量10 μl,1.0 ml/min流速,柱溫為室溫(25℃)。
1.2.1.2溶液的制備 ①供試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20片鹽酸左氧氟沙星,研細后混合均勻,精密稱取上述供試品50 mg置于50 ml容量瓶中,加入0.1 mol/L鹽酸溶解適量并定量稀釋至刻度,經(jīng)微孔濾膜(0.45 μm)過濾,取續(xù)濾液待用。②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鹽酸左氧氟沙星對照品10.23 mg于100 ml容量瓶中,用適量0.1 mol/L鹽酸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
1.2.1.3方法學考察 ①精密度試驗:在“1.2.1.1”色譜條件下,對照品溶液過0.45 μm濾膜后重復進樣6次,每次10 μl,分別測定峰面積,并計算6組數(shù)據(jù)所得的相對標準偏差RSD,結果為 1.7%<2.0%,符合藥典規(guī)定,提示本組方法精密度良好。②重復性試驗:選擇同批號鹽酸左氧氟沙星片6份,精密稱定后,根據(jù)供試品“1.2.1.2①”項操作制備供試品溶液,采用“1.2.1.1”項色譜條件,進樣10 μl,采集6份樣品的色譜圖,計算溶液的相對標準偏差RSD=1.3%(<2.0%),符合標準規(guī)定,提示本組方法具有較好的重復性。③穩(wěn)定性試驗:于2 h、4 h、8 h、12 h、24 h取供試品溶液,采用相同色譜條件,進樣10 μl,根據(jù)測得的色譜峰面積,供試品組RSD為1.6%<2.0%,提示供試品溶液在24 h內較為穩(wěn)定。④回收率考察:精密移取“1.2.1.2①”項供試液2 ml于10 ml容量瓶中,保存至3個錐形瓶內,依次加鹽酸左氧氟沙星對照品溶液1 ml、2 ml和3 ml,加0.1 mol/L鹽酸定容至刻度,過0.45 μm微孔濾膜后取續(xù)濾液,進樣10 μl,對峰面積進行測定,得到回收率分別為:100.24%、100.48%和100.23%,平均100.36%,RSD 1.8%,與藥典標準相符。
1.2.1.4線性關系考察 采用移液管精密移取“1.2.1.2②”下對照品溶液0.20 ml、0.50 ml、0.80 ml、1 ml、2 ml、5 ml于10 ml容量瓶中,使用0.1 mol/L鹽酸稀釋至刻度,澄清后,采用0.45 μm微孔濾膜過濾,得到系列標準溶液。結合對應色譜條件,進樣10 μl,測定樣品色譜峰面積,以峰面積和濃度為坐標,建立標準曲線,得到方程為:Y=523247X-23331(r=0.9995),提示,鹽酸左氧氟沙星濃度在2.05~51.15 μg/ml范圍內與峰面積存在良好的線性關系。
1.2.2紫外分光光度法 精密取鹽酸左氧氟沙星對照品10.31 mg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后定容至刻度,配置不同濃度的對照品溶液,以水為空白對照,測定其吸光度,并以吸光度及濃度進行線性回歸,得到線性方程為:Y=43234X-25431(r=0.9997),結果表明,鹽酸左氧氟沙星濃度在2.06~51.55 μg/ml范圍內與吸光度存在較好線性關系;另取鹽酸左氧氟沙星20片,研細后精密稱取100 mg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后定容至刻度,取上述溶液5 ml于50 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刻度作為供試品,以水為空白對照,測定吸光度。參考“1.2.1.3①~④”項過程并結合2015版藥典,對紫外分光光度法進行精密度、重復性、穩(wěn)定性、回收率實驗,結果上述RSD均<2%,與藥典標準相符。
1.2.3樣品中鹽酸左氧氟沙星含量測定 結合上述檢測條件,分別測定鹽酸左氧氟沙星對照品溶液與3批鹽酸左氧氟沙星片供試品溶液(取供試品0.1 g),高效液相色譜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均采用自身對照法對供試品內含有的鹽酸左氧氟沙星含量進行測定。
2 結果
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鹽酸左氧氟沙星片中鹽酸左氧氟沙星平均含量(與標識量比較)為(100.29±0.015)%,而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的平均含量為(100.27±0.031)%,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結果可知,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的鹽酸左氧氟沙星含量略低于紫外分光光度法,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高效液相法通過色譜柱的分離作用,將鹽酸左氧氟沙星制備過程中的有關物質、雜質等干擾有效分離,進而可提高其檢測的準確性,但本組結果提示,紫外分光光度法所測含量與高效液相方法所測結果較為接近,可能是因輔料及鹽酸左氧氟沙星片中相關雜質在293 nm處吸收較弱,對本品影響較小導致。
綜上所述,高效液相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鹽酸左氧氟沙星含量的方法準確性高、精密度好、重現(xiàn)性均符合相關要求,但因高效液相法對設備要求較高,對基層機構來說,可考慮將紫外分光光度法作為本品含量測定的替代方法使用。
參考文獻:
[1]洪麗萍,蔡亞蘭,黃加秀,等.RP-HPLC法測定鹽酸左氧氟沙星片的含量[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32):256-257.
[2]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二部)[S].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5:154-155.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