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州市越秀區(qū)小北路小學 顧 曄
挖掘負面情緒中的正面價值
——運用 “冰山理論”的個案研究
文/廣州市越秀區(qū)小北路小學 顧 曄
在我們?nèi)粘5慕逃ぷ髦?,常常遇到各種各樣的孩子,他們有時候的行為表現(xiàn)常常令我們頭疼、抓狂、憤怒到不知所措,對他們有付出有說教,但很多時候卻收效甚微,有時甚至成為彼此心靈的傷害。浩,就是一個這樣的孩子。他多動且自控能力弱,父母離異。他會在課堂上隨意走動,隨意地發(fā)出各種怪叫引人注意,有時甚至會躺在地上打滾。
自從接觸了薩提亞的冰山理論后,讓我找到了與孩子們相處的方法,也能更好地察覺、傾聽、接納孩子,并以正向引導的方式聯(lián)結(jié)孩子,讓他們感知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并得到正向發(fā)展。
薩提亞的冰山理論認為,人的各種各樣的行為和應(yīng)對方式來源于他內(nèi)心的一些情緒感受。情緒是內(nèi)心的感受經(jīng)由身體表現(xiàn)出來的狀態(tài)。情緒的出現(xiàn)來源于一個人內(nèi)心所持有的一套信念系統(tǒng),是在其成長的過程中經(jīng)由生活體驗而產(chǎn)生的一種處事模式。如同一座冰山,揭開冰山的秘密,我們會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觀點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
往往我們在與人溝通時,并沒有去體會、察覺、聯(lián)結(jié)下面的冰山。有時甚至對自己冰山下的渴望、期待、觀點也沒有覺察。
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只有察覺了自己的感受,能接受自我,并能聯(lián)結(jié)到自己的期望與渴望,才能做到平穩(wěn)真誠地表達,才能讓學生接受你的感受與情緒,才有好好溝通的開始。
薩提亞認為,人隱藏于 “冰山”底下的,還有許多內(nèi)在的經(jīng)驗層次。從“冰山”圖上看出,只要透過自我一層層地檢視,讓自己了解深層的內(nèi)在,才能表達出更真實的自我。它以體驗為主的模式,讓大家達到理解與學習。通過學習,我把它運用到具體的教育實踐中。
比如面對在課堂上突然大聲喧嘩、隨意插話的浩,要怎樣才能有平和真誠地應(yīng)對呢?我先是深呼吸,讓自己的呼吸平穩(wěn)不卡住,深呼吸之后覺察自我內(nèi)在是否平靜且穩(wěn)定,承認自己的感受 (生氣、沮喪、無奈),與自我內(nèi)在的渴望 (自己愿意努力)對話之后,稍稍停頓。這個時候我再走過去,用堅定平和的語氣告訴他: “你剛才這么大聲吵到我了(傳遞我的信息),不過我很好奇你是忘了上課不能喧嘩嗎? (好奇孩子的行為,表達規(guī)則,而不是直接批評)你是不是有什么問題想與我討論? (聯(lián)結(jié)孩子的感受)可以等大家討論完我們私下再討論嗎?”(引導孩子遵守規(guī)則)整個過程我說話的聲音會趨于平穩(wěn)溫暖,神態(tài)淡定,眼神專注,對話會表達出真實信息,談話比較開放,孩子的感受也會跟著平穩(wěn)下來,課堂也容易回歸到正途。
在教育的過程中,很多老師不允許孩子表達感受。比如不準孩子生氣,不要孩子焦慮,不要孩子沮喪。但身為一個人,感受乃與生俱來,即使你不允許它出現(xiàn),它也不會消失。所以遇到孩子生氣、焦慮的時候,我們首先應(yīng)該察覺自我并盡快平靜下來,保持對孩子擁有更多的好奇,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尋找孩子情緒背后的動機。
比如浩,當其他孩子開始練習的時候,他又開始摔打鼠標并大聲喊叫了。當我走近他,發(fā)現(xiàn)他的電腦屏幕上疊放著一堆的小動物,我不知他是有意惡作劇,還是放多了不會操作。
我深吸一口氣讓自己平穩(wěn),不作無謂的猜測。平和地問: “我很好奇你怎么讓這么多小動物疊在一起的?” (用很好奇而不是為什么,能引發(fā)孩子回答的欲望)
浩也不看我,只酷酷地答:“就這樣放進來了!” (他操作了,也讓我感受到了他有想學的愿望)
“你把老師剛才教的 ‘導入角色’學會了,我很好奇你下一步想讓它做什么呢?”我說。 (正面肯定,繼續(xù)用好奇來引導)
我靜靜地看著畫面,等待他的下一步操作。他的手還是不耐煩地亂按鼠標,但嘴里已不再亂叫了。(觀察、體會)
我自說自話: “這些小動物很可愛哦!” (試著聯(lián)結(jié)他的感受)
浩不耐煩地說: “一點都不可愛?!边呎f邊亂按鼠標。
我仍好奇地問: “怎么不可愛了?” (傾聽、接納)
“都不會動的!”他生氣地說。(能表達自己的感受)
從 “冰山”的層次演繹,聯(lián)結(jié)孩子的感受,聯(lián)結(jié)孩子的渴望,常能達到我們教育的目的。所以與孩子溝通過程中,除了理解、接納他的情緒外,還要去挖掘他們冰山下的感受、期待與渴望。
剛剛在課堂練習中有點焦慮的浩,我與他接下來的溝通是這樣的。
我理解了原來是這些小動物不會動,所以他生氣了。 (接納他生氣的情緒,察覺他的感受)
我仍然保持著溫和的語氣說:“要想讓它們動起來,就得告訴它們你的意圖呀!” (理解他的期待)
“它們怎么聽得到呀?”他的聲音也開始平和了。 (很好地表達與溝通)
“可以通過指令在腳本區(qū)編寫你的意圖呀!”我邊說邊輕輕抓著他的手一起操作,讓酷貓移動起來。 (引導他)
他一邊操作一邊興奮地說:“動了動了,這里還有很多其他指令哦?!?(激發(fā)他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我面對他把手指輕輕放到嘴邊,做了個 “噓”的手勢,他笑笑馬上安靜下來,繼續(xù)跟一群小動物玩去了。
下課前我把浩的作品在全班作了展示,從他開心雀躍的表情中,就能感受到他的快樂與幸福。
冰山理論告訴我們,人出現(xiàn)的各種負面情緒,除了極少數(shù)的幾種之外,其余都有其正面的價值和意義,它不是為我們指引方向便是給我們力量,有些甚至兩者兼?zhèn)洹?/p>
下課后,我把浩留了下來,我們一起分享了這次愉快的合作經(jīng)歷。
“老師,今天我太高興了!”浩說。
“嗯,你都能讓酷貓與小狗賽跑了!”我微笑著說。 (真誠地鼓勵與贊美)
“強的作品也很漂亮,我下次要比他做得更好!”浩說
我望著浩,問: “你好奇強的作品為什么那么好嗎?”他期待地看著我, “那是強好好聽課了,他知道在腳本區(qū)可以編寫讓小動物聽話的程序呀!所以他沒有浪費時間,就能做出好作品了呀!” (引導他思考,把學習的責任回歸到他自身,而不是依賴老師)
浩有點羞澀地低頭,輕聲說:“原來這樣呀!”
“是的!”我堅定地說。
“那我下次一定好好聽課!”浩認真地說。
“好的。不過你今天突然大聲喧嘩吵到我了,也吵到同學了,當時老師是有點生氣的?!蔽彝届o且專注地說, “但你能馬上安靜下來我還是很高興,所以后來你遇到困難的時候我也很愿意來幫你了。不過呢,我還是有點小小的遺憾,你對我的鼠標使用暴力了!”(試著讓他察覺別人的感受,接納別人的情緒,理解別人的期待)
他不好意思地笑著說: “老師,我下次注意了!”
“那我們來個約定好嗎?下次你生氣的時候,聽到老師溫和的聲音你要抬頭看看我的表情哦,然后做三個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可以不?” (引導他如何平復(fù)自己的情緒,并且遵守規(guī)則)
他愉快地答應(yīng)了。
通過讓他做深呼吸去接觸、感受內(nèi)在的變化,意識到自己的情緒,接納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壓抑,這樣身體反而會舒緩,慣性地大喊大叫也會得到改變。慢慢地如果能聯(lián)結(jié)自我的 “渴望”,那就會生出正向的力量,從而好好愛惜自己。事實證明,在以后的課堂上,他接收到我的提示之后能慢慢安靜下來,遇到問題也能等待我的幫助。
學習心理學接觸薩提亞冰山理論的這幾年,在運用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我自己變得越來越平和有耐心了,也更容易理解與接納他人。對孩子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也不再急躁,一次次地溝通,一次次地察覺、感受、接納。這看似漫長與艱辛的過程,卻讓我收獲了更多的愉悅。
薩提亞的理論告訴我們,挖掘孩子負面情緒中的正面價值更重要的意義在于,我們可以借助這些正面的價值幫助孩子從中有所學習,獲得成長。孩子都想成功,都想成為一個有價值、被愛、被接納且有意義的人。作為老師,這個目標和我們對他們的期望一致,所以我們理所當然和他們攜手并進。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