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云南省保山市教育教學研究所 王忠付
留心觀察 抓住每一個教育機會
文 | 云南省保山市教育教學研究所 王忠付
“走入學生的心靈中去,你就會發(fā)現(xiàn)那是一個廣闊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許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難題,你都會在那里得到答案。”正如魏書生所言,我們應抓住每一個教育機會,去豐富孩子們的知識和經(jīng)驗。
一位幼兒園老師曾和我交流:某天早上上課前,因沒到上課時間,她便坐在后面的桌子旁畫范畫,孩子們一個個圍了過來,大呼小叫地贊美著老師手里的畫。她問道:“老師畫的畫好看嗎?”“好看!”“老師畫的畫為什么好看呢?”她反問道,“涂色均勻!”“好,下面你們就看老師是怎樣涂色的?!苯酉聛淼拿佬g課上,孩子們畫得出奇的好。其實,類似這位幼兒園老師所說的教育機會,在我們的家庭教育當中,也是無時不有的。
朋友的小孩,性格乖巧,學習努力,但是有時卻常常因為“粗心”犯一些錯誤,遇事也缺乏自立、自信。某天上學忘了戴紅領巾,被值日生攔在學校門口記下了名字,因為下周一要在全校被通報點名,還可能會被班主任老師批評,所以這位小朋友一直在擔心和焦慮,“要是時光能夠倒流回到那天起床時該多好,那樣的話就不會忘了戴紅領巾了”。周一起床后,小孩一直說頭疼,當時朋友問我要怎么辦才好?我從以下幾個方面給朋友提了建議。第一,引導孩子學會擔當,鼓勵孩子勇敢地面對,讓孩子明白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后果,要有勇氣在錯誤面前不回避、不退縮。第二,教育孩子學會自立,讓他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處理。為他提供合適的參考意見,讓他知道應該怎么處理這個事情最為合適,但父母不要直接介入具體怎么做這個環(huán)節(jié)。第三,促進孩子的習慣養(yǎng)成,讓孩子知道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非常重要。通過這次“教訓”,讓他明白“粗心大意”是很不好的習慣。
朋友按照我的建議處理,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孩子不但改掉了“粗心”的毛?。欢矣龅嚼щy也能自己先想辦法了,不再像過去一樣只是一味地向父母尋求幫助。類似的事情,只要是有小孩在上學的家庭,父母多少都遇到過的,這種時候是該責備、批評、奚落孩子,還是直接和他說“沒什么大不了的”,還是馬上打電話找老師說情,或者干脆幫他請假回避……這些都是不可取的,假如這樣做,就錯過了一次非常好的教育機會。
教育的機會無處不在,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有可能成為父母捕捉具有教育價值的細節(jié)。去外面玩,可以教孩子注意環(huán)保;學校組織捐款,可以引導孩子培養(yǎng)愛心……“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焙⒆拥倪M步和收獲便是像“細流”“跬步”,在一點一滴的積累中成長起來。如果家庭教育過程中有更多的細節(jié)被關注,父母也適時地抓住了每一次的教育契機,那么教育成功的家庭就會更多。
抓住教育的契機,就是抓住教育的本質(zhì)。一個好端端的孩子,對老師的說教或父母的嘮叨不會留下任何印象,而一個犯錯的孩子,卻會因受到正確的引導而刻骨銘心!正如愛因斯坦說過的一句話:“什么是教育,當你把受過的教育都忘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