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 照耀生命花開
劉紅枚重慶巴蜀中學教師
年輕時候的我,像極了一個不會帶孩子的母親,想要孩子好卻不懂方法。面對學生,不自覺地會喜歡那些成績好表現好的學生,對那些調皮的或成績暫時落后的學生,會生氣動怒偶爾還會說傷害學生自尊的話。那個時候,不是學生出了問題,是我自己出了問題——我的情緒輕易被學生點燃,我對教育學生產生了無力感。后來,通過進一步地學習,我的教育藝術有了提升。我明白自己的原生家庭對自身產生的影響,明白每一個學生家庭對他的影響,明白每一個學生經歷和環(huán)境對他的影響。而作為一個女老師,做了媽媽之后,褪去年少的尖銳,母性的溫柔流淌,一個無條件愛孩子的“母親”般的老師才出現。
過去看到學生的問題會動怒,現在明白了每一個問題學生都經歷了生命的創(chuàng)傷或者不被關懷、被忽略的苦楚,于是內心多了心疼和悲憫,也多了耐心和陪伴。學生就如自己的孩子,每一個生命都是世界上唯一的花兒,老師要做的,就是像媽媽一樣,為其施肥、拔草,然后靜靜陪伴,守候它的花開。
魯迅先生曾說:“教育植根于愛,愛是教育的前提。”我想,老師對學生的愛,不是因為學生表現好成績好才愛,而是因為每個孩子都是唯一,他值得母親對他無條件的愛。無論學生發(fā)生什么狀況,作為老師的我們就在那里,用尊重的理解的信任的心陪伴他,用科學的因材施教的循循善誘的方法引領他,讓學生體驗到他生命的力量感、喜悅感和付出時的幸福感,當自信心和內在力量被激發(fā),他便有了不一樣的人生。而當學生進步的時刻,當學生幫助別人的時刻,當學生思維爆發(fā)的時刻,當學生考上理想大學的時刻,當一批又一批學生回來看望你的時刻……你知道:在學生與你相遇的這個階段,用母親的胸懷,用愛和教育教學藝術去陪伴他,就是著眼于學生一生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