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子華 姬棟巖 馬騰 周妹 索欣
摘要:目的:探討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抽取我院2014級護理本科學生76名,分為對照組38人,實驗組38人。對照組采取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實驗組采取任務驅動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結果:實驗組理論考試成績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分均高于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基于微信平臺的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因需施教、能有效體現“學生為主體”的緊跟時代潮流的新型教學模式。
關鍵詞:微信;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內科護理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7-0199-02
《內科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應用性學科,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示教—練習”教學模式,易造成理論脫離臨床以及制約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性等問題?!叭蝿镇寗咏虒W法”又被稱為基于任務的學習(Task-based Learning,TBL),是指在教學中以教學任務為中心,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和掌握技能,從而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其顯著特點是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協作學習能力,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更能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溝通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等。然而,在整個任務驅動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布置任務和關注結果,更應注重任務實施的過程及學生即時的配合與反饋。這樣,基于微信平臺的技術支持,可使學生在執(zhí)行任務時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避免了任務驅動法的缺點。
我院從2001年開始招收護理本科學生,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已初步嘗試了情景模擬、病例分析、PBL等多種教學方法,雖然有了一些成效,但在教學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考慮到我校的實際情況及課程本身的特點,同時結合目前網絡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的趨勢,本項目課題組全體人員旨在通過有效利用微信平臺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在內科護理學教學過程中有效應用任務驅動法,以探索更為有效的教學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F報告如下。
一、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選擇我校2014級護理本科專業(yè)學生76名為研究對象,以班級為單位,隨機抽取1班(38人)為實驗組,2班(38人)為對照組。兩組學生的性別、年齡、生源地、班級綜合測評排名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2.研究方法。兩組《內科護理學》教學均由同一名教師承擔,課程的教學大綱、教學內容、理論考試試卷、教學課時等均相同。對照組采取傳統教學模式,以教師講授為主;實驗組采取基于微信平臺的任務驅動教學模式。(1)提出任務: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及大綱要求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并給出實際教學案例,將教學案例提前一周發(fā)放給學生,同時布置任務。(2)分析任務: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給出的案例及結合任務進行分析和討論,通過各種途徑查閱文獻或資料,依托微信平臺將個人想法、意見、問題及疑惑進行交流,授課教師可以將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收集和整理。(3)執(zhí)行任務:課堂上,小組成員協作配合,根據案例中的情境進行任務分配,協作完成,教師在整個執(zhí)行過程中主要負責監(jiān)控過程的有效性,對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予以糾正和講解。(4)總結評價:學生在完成任務后,分別采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的方式進行點評。教師總結各組學生在執(zhí)行任務的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的辦法,對于難點和重點知識,教師要詳細講解,引導學生反思。
3.評價指標。對兩組學生分別進行理論考試成績分析及自主學習能力的測評,其中研究量表采用第二軍醫(yī)大學姜安麗等編制的護理專業(yè)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測評量表,該量表Cronbach,sα系數為0.86,具有較好的效度。
4.統計分析。利用SPSS20.0軟件,獨立樣本t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二、結果
1.兩組理論考試成績比較。
2.兩組不同教學方法實施前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分情況。
三、討論
1.兩種教學模式對學生專業(yè)課水平的影響。傳統的教學模式過分依賴教師指導,傾向于課堂上教師的“教”,注重對知識的傳輸及積累,卻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分析、整合與運用,也不能更好地去適應復雜多變的臨床實際。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微信平臺可以通過文字、語音、圖片、視頻等多種方式進行信息的傳導,實現其即時、互動的強大功能,非常適合大學生學習所用。而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更傾向于學生的“學”,在確定任務、分析任務和執(zhí)行任務的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其獨立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協作溝通的能力。利用微信將教師和實驗組學生組成一個群體,使其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可以充分互動,將每人收集到的資源共享,也可將遇到的問題或困惑提出,及時解決;這樣無形中將問題解決在課余,為課堂教學節(jié)省時間。同時,通過微信平臺與教師、同學交流討論,也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習更有方向、有目標。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的理論考試成績在進行了任務教學法的實驗干預后明顯高于對照組,而且差異有顯著性。
2.兩種教學模式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接受了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干預后,得分明顯提高,而且差異有顯著性;而對照組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沒有得到有效提高。主要原因在于基于微信平臺驅動下的任務能有效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利用業(yè)余時間靈活地進行學習,增強學生自我管理及監(jiān)控能力;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下,實驗小組在完成任務的學習過程中,并不是獨立的,它需要在全體成員的協助配合下共同完成,各小組在微信平臺分享各自的工作進展和成果,也有利于小組內及小組間發(fā)現彼此的不足,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增強團隊意識。通過任務驅動鍛煉,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及與他人協作的能力。
綜上可見,任務驅動教學法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任務為中心,這種教學方法打破了原有的傳統模式,將教學重點融入每一項任務中,展現在學生面前,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調動了積極性和主動性,既強化了教學效果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單玉香,唐鳳平,劉佳,等.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護理研究》教學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4,12(7):660-661.
[2]王娟,李華義,時建瑞,等.任務驅動教學法在社區(qū)護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研究,2015,29(1C):365-367.
[3]桂金艷,廖琦.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現狀[J].護理研究,2015,29(3C):1035-1037.
[4]黃小娥,劉俊香,譚慶.任務驅動法在急救護理實訓教學中的運用[J].吉林學,2014,35(31):761-762.
[5]黃婉霞,張梅珍,賀艷,吳岸晶,等.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兒科護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評價[J].護理研究,2016,30(1C):70-72.
[6]章稼.任務驅動教學法對《運動治療技術》課程教學效果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6):55-56.
[7]梁少斌.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助產專業(yè)學生實習前強化訓練中的應用研究[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3,31(5):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