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稀 宋萍
摘要:目的 分析心梗介入治療后患者實施心臟康復護理的效果分析,為臨床提供依據(jù)。方法 我院自2013年3月~2015年12月心梗介入治療的心臟病患者取2000例作為實驗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對實驗組進行心臟康復的護理干預,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的護理干預。仔細觀察并記錄患者的護理效果和患者的滿意度。結果 我院的進行心臟康復護理干預的1000例患者,由于心臟缺血再次住院的為5.88%,其中臨床療效等級為痊愈的有700例,臨床效果為有效的有240例,臨床效果為無效的有60例,護理的總有效率為94%,患者的滿意率為96%,對照組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因為心臟缺血再次住院的為23.63%。臨床效果為痊愈的有400例,有效的有400例,無效的有200例,護理的總有效率為80%,患者的滿意率為84%。數(shù)據(jù)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心梗患者經(jīng)過心梗介入手術后進行心臟康復護理,對提高患者的痊愈率有積極的作用,可以減少患者因為心臟缺血而再次住院的概率。
關鍵詞:心梗;介入治療;心臟康復護理
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心臟病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患者的年齡也逐漸年輕化。心臟病是一種慢性病[1],它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痛苦,現(xiàn)在使用介入的方法,給心梗的患者帶來了福音。使用介入手術,創(chuàng)口小,痊愈快,治療的成功率更高[2]。心臟康復護理是一種全方面的護理,它對心梗介入手術的成功有積極的作用。我院自2013年3月~2015年12月使用心梗介入治療的心臟病患者2000例作為實驗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對實驗組進行心臟康復的護理干預,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的護理干預。仔細觀察并記錄患者的護理效果和患者的滿意度。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自2013年3月~2015年12月使用心梗介入治療的心臟病患者2000例作為實驗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其中女性900例,男性1100例,年齡在50~75歲,平均年齡(55±5.5)歲。隨機分為兩組,每組1000例,其中實驗組患者的平均病程(6.35±2.5)d,對照組的平均病程有(6.52±2.3)d。兩組患者的平均病程的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實驗組進行全面的心臟康復護理干預,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的護理,觀察患者的護理效果和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兩組間患者的病史,糖尿病的其他并發(fā)癥以及年齡,性別以及生活習慣對實驗造成的影響,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2護理干預
1.2.1對照組對照組的患者主要使用常規(guī)性的護理,要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特征,另外要針對心梗介入后手術的特點進行并發(fā)癥的護理,禁止吸煙,要多進行鍛煉身體。
1.2.2干預組對護理干預組患者進行全面的綜合護理。①評定患者的生命體征的情況,通過患者入院時進行的體檢和之前的病歷對患者進行了心梗介入治療后的具體情況進行一定的評估。②為患者提供良好的病房環(huán)境,并進行心理疏導,避免患者因為恐懼和擔憂而抗拒治療,延誤病情。③進行心臟康復運動,在心梗介入手術一段時間后,要進行一定量的運動,要做些如太極拳,瑜伽之類的比較舒緩的運動,對心肺的功能有一定的益處。④在出院后要注意身體健康,不要過于勞累,要根據(jù)醫(yī)囑進行深呼吸練習。平時早起早睡,注意保暖等。⑤飲食護理,患者要多進些易消化的食物,主要以健康的飲食為主,即低鹽,低糖,低脂的飲食方式。多飲水,促進新陳代謝的速度,定期去醫(yī)院進行復查,并按時服藥。
1.3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的方式表示,兩組間的比較采用t檢驗,治療前后數(shù)據(jù)的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頻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組間差異采用χ2檢驗,設P<0.05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實驗結果我院的進行心臟康復護理干預的1000例心梗介入手術后心臟病的患者,其中因心臟缺血再次住院的有5.88%,臨床療效等級為痊愈的有700例,臨床效果為有效的有240例,臨床效果為無效的有60例,護理的總有效率為94%。對照組患者因為心臟缺血而再次住院的有23.65%,臨床效果為痊愈的有400例,有效的有400例,無效的有200例,護理的總有效率為80%,數(shù)據(jù)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的護理效果,見表1。
2.2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的比較 見表2。
3討論
心肌梗死的患者進行心梗介入手術后,在一段時間內(nèi)需要臥床休息,在臥床的時間里容易出現(xiàn)肌肉無力的情況[3],而且,患者容易產(chǎn)生煩躁,焦慮的情緒[4]。進行心臟康復護理,護理人員會給患者提供舒適的病房環(huán)境,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與患者交流,講解治療的過程[5],并介紹我院的成功案例,增強患者戰(zhàn)勝病魔的自信心。另外,護理人員會指導患者進行一定的鍛煉。在本實驗中選取的2000例患者中實驗組因為心臟缺血再次住院的為5.88%,臨床療效等級為痊愈的有700例,臨床效果為有效的有240例,臨床效果為無效的有60例,護理的總有效率為94%,患者的滿意率為96%,對照組的患者,因為心臟缺血再次住院的為23.63%。臨床效果為痊愈的有400例,有效的有400例,無效的有200例,護理的總有效率為80%,患者的滿意率為84%。數(shù)據(jù)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實驗結果與對照組的實驗結果相比,實驗組的護理對患者更有效。
綜上所述,心肌梗死的患者進行心梗介入手術后,進行心臟康復護理可以減少心梗介入手術的并發(fā)癥,增加手術的成功率,減少手術后病情的復發(fā)率。
參考文獻:
[1]馮金城,周利華,譚新平,等.心臟康復護理對心梗介入治療后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下半月),2014,(9):123-124.
[2]趙春燕.急性心肌梗死PCI術后患者的中西醫(yī)結合康復護理[C].第三屆世界災害護理大會論文集.2014:2521-2522.
[3]黃長靜,何民,張宜錦,等.心臟康復護理對心梗介入治療后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4):129-130.
[4]曾曉花.健康教育對老年急性心梗行心臟介入患者的影響[J].中國藥物經(jīng)濟學,2013,(2):118-120.
[5]蔡偉萍,霍世英,支晨,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臟行介入治療前的護理[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3):470-471.
[6]楊苓,魏雪梅,肖嫻,等.替羅非班在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后應用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當代醫(yī)學,2011,17(17):135-136.編輯/李樺